图文|青梅侃史
编辑|青梅侃史
前言534年,北魏大臣高欢将袁善剑拥立为皇帝,逼迫袁善建迁往邺城。高欢在晋阳设立了宰相府,设立了“霸府”,掌握了一切军事权力,所有的军事和国家的命令都是从这里发出的。
高欢之子高洋于550年篡魏立齐,推翻了孝静帝。北齐仍都于邺,晋阳号为“别都”。晋阳是高氏的起家之地,当时的北齐天子经常出入晋阳和邺城,晋阳一度是豪族聚集的地方,十分繁华。
在高欢和高洋等历代皇帝有意控制晋阳之后,晋阳就变成了东魏和北齐之间的一个重要的政治重心,从而构成了“晋阳二都”的独特格局。
山西东魏北齐墓葬壁画发现概况娄睿墓的墓道、天井、甬道及墓室墙壁上都布满了彩色的壁画。由于时间的推移,有些壁画受到了天然和人类的损坏,有脱落、错位和散失的痕迹,但是大多数壁画仍然保留着,面积大约200多平米。
墓室的东、西两面壁画完整,共分为三个层次,上部和中部为鞍马行进的图像,描绘了骑着骏马的雄壮人物、胡人驼队和奔腾的骏马;下面画的是护卫的仪仗和吹鼓手。
在大门的墙壁上,雕刻着一朵巨大的花朵。在墓室的大门和甬道中,分别绘制着武士和守门人的图像,而在甬道的东面,则雕刻着各种动物的形象,如畏兽和獬豸。
该墓共分四个层次,最上层绘有星空和银河图案;二、三层画有青龙,有神仙,有雷公,有十二星。最下面一层是墓中的主图,可惜由于长年被淹,已无法复原,但仍然可以看见北壁上描绘的是一对夫妇的宴会图,东西两面各有一辆马车。
从发掘的墓志来看,楼锐夫妇的墓葬年代是公元570年。据史料记载,这是一位皇亲国戚,是武明皇的皇后之子,伪东安王娄睿,足以弥补历史上的不足。
墓室两侧的壁画比较均匀,门口是两尊神兽,四周雕刻着一朵宝莲,后面是仪仗,布局并不受甬道和庭院的限制;
96个青壮年士兵,服装样式统一而色彩不同,有的手执三旒旗、有的肩扛长号、有的佩剑、有的带弓、有的牵马,聚散成组,神态各异。门墙上绘有建筑图案。墓门门拱处彩绘畏兽与莲花。
门壁上画着一幅建筑物的图画。墓门拱上绘有动物和荷花。大门呈半圆形,中间用金色画着一只畏惧的动物,两边画着一只嘴衔着吉祥草的神鸟。
中央描金彩绘畏兽图像,下方则是原本的青龙和白虎,后来青龙和白虎都被绘制成了神兽的模样。
墓葬中发现了一张木板床和散落的木板,墓葬中的壁画完好地保留了下来,上方绘有一副星象图案;
北墙中央画着一对夫妻,他们坐在床榻之上,身前摆满了各色菜肴,左右有侍女端着酒杯,左右有侍女拿着羽毛扇子,还有一些女子在弹奏着不同的乐器。
东壁绘牛车侍女图、西壁绘鞍马仪仗图;南壁墓门上方绘左右对称向下俯冲的畏兽形象,门洞两侧绘神态谦卑的门吏。
坐落在太原市南郊区的金胜村的太原南部郊区的一座北齐壁画墓,是太原市文化局在一九八七年对其进行的一次发掘,现已发掘出64件各种类型的古器物。
该墓为一座面朝南的砖房单室墓,有墓道、甬道和墓室。甬道墙面上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灰尘,但没有涂料。墓葬的四个角落用仿木质构造的柱子,顶部涂漆并涂漆。
墓中的壁画共分为三个层次,最上面的是星象,大部分都已经剥落;中间画有龙、有羽人的仙人,围绕着祥云、宝莲。
在最下面的一面墙上,画着三个女人坐在帘子里,旁边是一男一女两个侍女。从所发掘的文物及壁画的内容及绘画技法来看,该墓当属北齐晚期,但因无墓志,故难以作出确切的判断。
山西东魏北齐墓葬壁画的文化内涵北朝墓地壁画上的打猎形象,与北部草原牧民的生存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漠北地区的鲜卑人进入中原后,依然保留着骑马狩猎的习惯,而且在狩猎次数和射物上都有很高的要求。
这类主题在平城时期的墓葬壁画和葬具中较为常见,到了迁洛期以后就几乎绝迹了。九原岗墓地出土一幅大面积的猎兽画,既与墓主的身份关系密切,又对判断墓主的身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东魏北齐墓出土的猎画,体现了南朝后期胡风回潮,文化荟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中国人从远古时代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永生不灭。自汉代至今,已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意象样式。
魏晋以来,统治中原的各个胡人,在国家大统一的同时,也将自己对天堂的幻想融入到自己的文明之中,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图案。
东魏山西北齐时期的一些壁画,描绘了许多神禽异兽和神仙鬼怪,它们具有镇墓辟邪,引人升仙的功能。绘制位置包括墓道两壁上层、墓道入口处或近墓门处、墓门外侧、门楣外侧、门券、墓室四壁靠上位置等等。
象虞狄回洛墓,楼锐墓有青龙,白虎图,徐显秀墓有神兽引路,九原岗墓上方,是一幅复杂的“升天图”,雷公、雨师、风伯、畏兽、骑龙仙人等等俱在其中。
在墓顶穹窿状的室内,经常会有逼真的描绘出日、月、星的景象。水泉梁、楼锐两座墓葬均绘制了十二岁生日的图像。
其中,以娄睿墓中出土的鲜卑服饰为例,主要表现为鲜卑帽、无裆裤、开裆裤、长靴等;
一类是以北方少数民族服装和汉族服装相结合而成的服装样式,例如,袴褶的褶裥加大,裤管加宽;
二是汉族的传统服装,比如徐显秀墓宴会上的女子穿的就是汉族的服装,主要表现为胡人服装。
此外,九原岗墓葬中的“仪卫行”图案中所描绘的人物,更多地体现了对动物皮毛服装的偏爱,这与先前出土的北朝壁画中的人物服装有很大的区别。
这些不同的服装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中同时出现,折射出东魏、北齐等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交融的时代大环境。在这些壁画上,有大量的胡人像,其中有中亚民族,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在这些绘画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的宗教色彩。山西是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期间的一个重要阶段。
譬如虔信佛教的娄睿,他墓中的墓门、甬道前半部分以及甬道后段券洞内,都绘制了许多佛教符号,如莲花、摩尼宝珠等。
徐显秀墓北壁饮酒图中,宫女们穿着一身珍珠图案,上面绣着各种花卉图案,西壁上骑着一匹骏马,驮着一颗珠子的“菩萨像”,东壁画的是一幅挂在马车顶部的珠子形状的镜子,这些都是与祆教相关的。
山西东魏北齐墓葬壁画的艺术成就与价值北朝是中国古典美术的一个觉醒与意识的时期,文人画家杨子华,曹仲达,田僧亮,都是一位杰出的画家。然而,现存的一些墓壁画,却是我们了解北朝美术水准的宝贵材料。
山西发现的楼睿墓壁画,徐显秀墓壁画,九原岗墓壁画,水泉梁墓壁画,都是中国历代墓壁画艺术的巅峰之作,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娄睿墓的壁画描绘得很逼真,大部分的人物神情都很严肃,很少有狂放不羁的表现。脸更高更厚,除了眉毛、眼睛、鼻子或胡子以外,无一笔过多;
衣服上的纹路很多,大袖的褶皱也很简单。笔法刚劲,轻灵,使整幅画显得清新流畅,显示出“简易标美”的新北齐风格。
徐显秀墓葬中的壁画,其形态特征十分鲜明。其用笔简洁而迅速,精准地抓住了人物的动感形态,具有写生的意义。墓门之上,两侧各有一尊畏兽,形态夸张,栩栩如生,渲染手法十分成熟。
徐显秀墓壁画与娄睿墓壁画都运用了铁线勾勒和色彩晕染的手法,徐显秀墓壁画则更是表现出明显的“简易标美”的疏体风格,是北齐疏体画风的代表作。
徐显秀墓中的壁画,注重整体的构图,凸显出一种恬静、内敛的意境,这种一字一卷的布置方式,对唐墓的布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墓道两壁的狩猎图达70平方米,是国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北朝墓葬狩猎图。在墓室两侧墙壁上的“升天”图案,是迄今所见最完整、最系统的一幅北朝飞升图;
画中的鬼神、仙人形象千奇百怪,呈现出一幅“杂物异,山神海之灵”的壮观景象,展示了北方民族丰富的心灵世界。
这幅壁画是迄今所见最完备、最具体的一幅北朝时期的建筑图画,以一种可视的方式,将南朝时期的木造营造的形式、构造、材质组成等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山西东魏北齐墓葬壁画的地域特色与形成因素在壁画的布置上,有分栏和长栏两种形式,其中以分栏形式最为常见,特别是在墓葬中较为常见。在墓道、天井、走廊、门墙、墓门、墓室等墙壁上广泛存在着大量的壁画,使墓壁的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这与东魏北齐墓中的绘画风格有很大区别,与北魏有很大区别。在北魏,王侯墓的壁画多见于墙壁、走廊,少数为顶部。
东魏、北齐时,墓室壁画已延伸到墓室,太原娄睿墓、徐显秀墓等,均有大型的交通或礼仪图案,忻州九原岗的墓室中,不但有将军、仪卫的图案,也有华丽的“升天”、“猎”的图案,显示了墓主的特殊身份。
纵观娄睿墓、徐显秀墓、九原岗墓、水泉梁墓,我们可以看出,按照墓中各个部分的功用含义,在墓外的墓道中,描绘了与墓主人地位相符的出行仪仗队列、鞍马游骑队伍等;
在墓穴的底部,画着以墓主为核心的人物的日常活动,一般在北壁上画着一幅画,画的是一位坐在帐篷里举办宴会的人,周围有侍女和乐师。
这一层之上,画着四神、十二地支、神兽等与飞升、成神有关的东西,而在墓穴的顶部,画着太阳、月亮、星星等与自然有关的东西。通过分栏式的布置,可以达到各种内容的表现。
墓地与壁画之间并非单纯的主体构造与点缀,而具有较高的抽象一致性,壁画则是对其进行了延伸与强化。就像是用于放置明器的房屋与坟墓,通过壁画来放置这些物质的可视图像,极大地扩大了表现的空间。
结语山西东魏地区的北齐墓中,以其内容多、内容深而著称,是研究北朝绘画艺术、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和军事制度的宝贵史料。
通过对山西墓地壁画上所表现出来的画面,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东魏与北齐之间的社会变迁,它是一个文化大融合、民族大融合的民族“大熔炉”。
山西从远古至今,一直是华夏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模式的关键所在,而东魏、北齐等国的历史遗迹,其丰富的物质基础有待进一步挖掘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