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讲:“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
人生之旅,智慧不可或缺,确切地说,若智慧匮乏,生命便满是艰辛。
因若一个人见识短浅、智慧欠缺,那遭遇的麻烦事、糟心事,便足以让其苦不堪言。
相反,若有充足智慧,或者懂得在现世修身养性,拥有宽广胸怀、大度气量。
那来自生活的琐碎事、恼人事、挫折事、苦难事等,都能做到坦然面对、潇洒释怀。
01
看淡荣辱
《伊索寓言》中有个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看到一串串熟透了的葡萄。
它用尽办法想吃到葡萄,可怎么也够不着,最后它放弃了,并对自己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这只狐狸在求而不得时,懂得自我安慰,放下对葡萄的执念。
有不少人像故事中的狐狸最初那样,对名誉、地位等趋之若鹜,一心追逐。
他们在追逐荣耀之路上,不顾一切,眼中只有那高高在上的光环,每一次机会都不想放过,每一个可能带来荣耀的途径都要尝试。
世间逐名者,遇荣则争,以耀其威。不知为己缚也,唯恐其不得。
及其败而颓也,弃之如敝屣,亦以伤矣。
这些人被虚荣冲昏头脑,不断地疯狂追逐,心里只担忧荣耀不够多。
可当命运转折,遭遇挫折打击后,才会悔恨当初为何如此痴迷荣辱。
人心常被虚荣蛊惑,很多时候,不属于你的,拼命争取后,只会受到伤害。
做人,若没有看淡荣辱的智慧,没有权衡利弊的智慧,就容易把自己变成追逐虚名的奴隶。
人生除了追逐荣耀,似乎找不到其他意义,甚至为了这无尽头的目标,丧失了生活的本真快乐。
杨绛说:“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活在当下,应当及时清理心灵的尘埃,为精神减负,切不可什么都往心里装。
别被眼前的浮名、虚荣、幻影蒙蔽双眼,智慧多一些,生活便多几分自在安然。
幸福的生活,从来是充满智慧的生活,而智慧的生活不在于你占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自身拥有多少智慧。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忧愁、苦闷、悲伤,而是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发生了偏差。
02
珍惜眼前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是擅于珍惜眼前的人。
因为往昔无法重返、无法更改,未来尚未降临,再多的憧憬和遐想,都只是无用的空想。
爱因斯坦说:“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在人的一生中,求学问、干事业、护家庭,都需付出实实在在的心血。
也只有做到有智慧、有涵养、有品德、有果敢、有恒心、有谦逊、有抱负、有见识、有胸怀。
这样,才能有所感悟,有所觉醒,进而心明眼亮。
心中不能释怀自己是缺乏智慧,心中不能谅解他人是缺少宽容。
人生总有波折,人性总有善恶,一个人若能做到珍惜眼前,宽容自己,也宽容别人。
才能在顺境中奋勇向前,在逆境中也能保持积极向上。当年王阳明被贬至龙场,那里环境恶劣,瘴气弥漫,随从们都忧心不已,有的甚至生病倒下。
但王阳明却泰然处之,他伐木建屋,教当地人文化知识,还在艰难困苦中悟道。
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豁达超脱的他,哪怕身处困境,依然能安然自若,心无旁骛。
即便在艰难处境中,也能够做到珍惜眼前,不被外界干扰心境,扰乱思绪。
现实越艰难,越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拥有珍惜当下、把握现在的能力。
泰戈尔说:“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再错过群星了。”
王阳明之所以能在被贬谪的艰难中,做到心似明镜,淡定从容,洒脱不羁地生活,心中定是蕴含了无尽的智慧。
目光短浅的人,常因小利而失大智,而拥有大智慧之人,却能做到内心的长久富足。
无论人生是坦途还是坎坷,都能坦然面对。
03
锤炼智慧
笛卡尔说:
“我思故我在。”
一个人若想锤炼自身智慧,首先是锤炼自己的思维。
思维有优劣、深浅之分。遵循自然规律,聆听自然之音,积极探索法则,努力追求真谛。
这样思维才能步入优良、深邃的路径。
然后,让自己的心灵,更舒畅、更和谐且更满足地与自然相融合,激发创造力,萃取出真正的智慧。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智慧的潜力,只是需要我们主动去挖掘,并用心去打磨。
尤其在当下生活中,我们更要有一颗时刻修养心性的恒心,主动承担起修心养性的职责。
因为当一个人真正修炼成熟了,才能具备一种高层次的愉悦、幸福、乐观、潇洒、睿智的素养。
如此,才能彻底摆脱尘世中的困扰、磨难和痛苦。
然后,自由自在、从容不迫、无拘无束地活出精彩的人生。智慧如灯塔,在茫茫人生之海上为我们指引方向;
智慧似利剑,在错综复杂的世事中为我们披荆斩棘;
智慧像钥匙,在心灵的宝库前为我们开启通往幸福的大门。
若智慧不足,我们便如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容易迷失方向;
如手无寸铁的战士,容易被困难击败;
如没有钥匙的寻宝者,无法开启内心的宝藏。
我们要不断在生活的磨砺中寻找智慧的光芒,在经历的挫折中积累智慧的财富,在面对的挑战中锤炼智慧的力量。
无论是在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还是在事业发展中的瓶颈困境,亦或是在家庭生活中的琐碎烦恼,都是我们锤炼智慧的契机。
我们要学会从每一次的经历中反思、学习、成长,让智慧在磨难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成为我们抵御磨难的坚固盾牌,享受人生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