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带病冲在第一线,借钱回家看母亲,去世前想看兰考的麦穗
1964年初春,兰考县的风沙依旧肆虐,一位瘦削的身影在朔风中摇晃着前行。他就是焦裕禄,时任兰考县委书记。此时的他已经病入膏肓,却仍然坚持带领群众治理风沙。当地群众都说,这位书记总是走在最前面,从不叫苦叫累。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早已身患重病,肝部剧痛时只能偷偷躲在角落里默默忍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在牵挂着兰考的麦子。他借钱回家看望年迈的母亲,却只待了短短半月就匆匆返回。为什么一个人会如此执着地为一方百姓奉献自己的一切?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历程?这背后又有着怎样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艰苦的成长历程(1922-1946)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山东省博山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焦法信是个放羊的农民,母亲徐俊香则在家操持家务。全家六口人仅靠父亲微薄的收入度日,生活极为拮据。
七岁那年,焦裕禄终于有机会踏入学堂读书。当时的博山县,能够进入私塾读书的孩子并不多,这对贫苦人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供焦裕禄读书,全家人省吃俭用。他每天要走五里山路去上学,但从不迟到。在学堂里,他总是埋头苦读,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几年下来,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1932年,博山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灾。洪水冲毁了焦家的房屋,也冲走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农具和粮食。这场灾难迫使十岁的焦裕禄不得不辍学。为了帮补家用,他开始四处寻找工作。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在当地一家煤矿找到了一份运煤的工作。尽管年纪小,但他从不怕吃苦,每天拉着比自己还重的煤车往返于矿井之间。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很快占领了博山县。焦裕禄所在的村庄成为日军的一个据点。日军在这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民们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焦裕禄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1941年,他的父亲焦法信因无法忍受日军的压迫,选择了自尽。父亲的去世让十九岁的焦裕禄一夜之间成为了家中的顶梁柱。
此时的母亲徐俊香身体虚弱,经常生病。焦裕禄不得不一边应付日军的骚扰,一边照顾生病的母亲。为了给母亲买药,他常常起早贪黑地干活。1943年8月,一场意外改变了焦裕禄的命运。因为无钱上缴,他被一名汉奸怀恨在心,以没有"良民证"为由被强行抓进了汉奸队。在汉奸队里,他遭受了非人的折磨。母亲徐俊香变卖田地,才将他赎救出来。
这一年恰逢庄稼歉收,粮价飞涨。失去田地的焦家生活更加艰难。为了维持生计,他们不得不变卖家中仅剩的家具。有一段时间,母子二人只能靠半斤豆腐度过两天。
1945年日本投降后,焦裕禄亲眼看到新四军解放博山时的情景。部队纪律严明,处处为百姓着想的作风深深触动了他。这让他萌生了参加革命的想法。1946年初,在组织的帮助下,焦裕禄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他革命生涯的新篇章。
二、革命生涯的起步(1946-1962)
1946年初,焦裕禄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往八陡区工作。初到八陡区时,这里百废待兴,土匪频繁骚扰,群众生活困难。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首先着手解决治安问题。他主动请缨参与剿匪行动,配合当地武装力量,成功清剿了几股土匪势力,使当地局势逐渐稳定。
在八陡区工作期间,焦裕禄负责管理区里的粮食统购统销工作。当时正值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粮食供应十分紧张。为了确保粮食收购任务的完成,他走遍了辖区内的每一个村庄,与农民同吃同住,了解实际情况。他根据各家各户的实际生产情况,合理分配收购任务,既保证了国家粮食收购计划的完成,又照顾到了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1952年,组织调派焦裕禄到尉氏县大营区任职。大营区是一个较为贫困的地区,农业生产落后,水利设施缺乏。上任伊始,他就带领区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调查水利灌溉情况。经过实地考察,他发现当地地下水位较高,适合打井灌溉。他随即组织群众开展打井工程,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就带领群众打了200多口机井,解决了3000多亩耕地的灌溉问题。
在大营区工作期间,焦裕禄创新了基层工作方法。他建立了"三问"工作法: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每次召开群众会议,他都让群众先说,干部后说;制定工作计划时,先征求群众意见;工作完成后,再由群众评判成效。这种工作方法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1956年,大营区遭遇严重旱灾。焦裕禄带领干部群众昼夜奋战,开展抗旱保收。他发动群众挖渠引水,改造水利设施,采用保墒技术。最终,大营区不仅避免了绝收,还取得了较好的收成。这次抗旱经验,为他日后在兰考治理自然灾害积累了宝贵经验。
1960年至1962年间,焦裕禄在县级机关工作。这段时期,他主要负责工业生产管理工作。他深入工厂车间,了解生产流程,解决技术难题。针对当时一些企业管理混乱的情况,他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行责任制管理。在他的努力下,多家企业扭亏为盈,工人收入也有所提高。
这些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使焦裕禄形成了务实、深入、严谨的工作作风。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凡事都要亲自调查研究,从不轻信片面之词。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党员干部,要真正为群众做实事,就必须经常地、主动地到群众中去。"
三、兰考之变(1962-1964)
1962年12月,焦裕禄到任兰考县委书记。当时的兰考正面临"三害":风沙、盐碱、内涝。这三种自然灾害严重制约着当地的农业发展,使兰考成为河南省最贫困的县份之一。
上任第一天,焦裕禄就带领县委班子成员实地考察。他们发现,兰考的沙丘遍布全县,一场大风过后,许多农田都被沙子掩埋。盐碱地更是触目惊心,有的地方地表上结着厚厚的白霜,庄稼根本无法生长。每到雨季,黄河和惠济河的水位上涨,低洼地区就会发生内涝,农作物被淹没。
为了找到治理"三害"的方法,焦裕禄带领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他们发现,兰考的风沙主要来自东北方向,需要在迎风面种植防风林带。通过分析土壤样本,他们确定了适合在当地生长的树种,包括白榆、刺槐等耐旱耐碱的品种。
1963年春季,焦裕禄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他创新性地提出"四带"(村庄林带、道路林带、农田林带、水系林带)植树方案,使防风林形成了立体防护网。在他的带领下,全县干部群众共栽植树苗150多万株,建成防风林带120多公里。
针对盐碱地问题,焦裕禄采用了"以水压碱"的方法。他组织群众挖沟排水,改良土壤。在试验田里,他们种植了耐碱作物,如棉花、甜菜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部分盐碱地开始显现出改良的效果,收获了第一批农作物。
为了解决内涝问题,焦裕禄提出了"蓄涝战涝"的治理方案。他带领群众修建了一系列排水沟渠,在低洼地区建设蓄水池,把洪涝灾害转化为灌溉资源。同时,他还推广了抬高田面的技术,使农田在雨季也能保持正常生产。
在农业技术改革方面,焦裕禄特别重视科学种田。他邀请农业专家来兰考指导,建立了农业试验站。在试验站里,他们测试不同品种的适应性,研究改良土壤的方法。他还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
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焦裕禄建立了民主决策机制。每次制定重大决策前,都要召开各界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他还定期召开现场会,检查工作进展,解决实际问题。在他的带领下,县委班子形成了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作风。
到1964年初,兰考的面貌开始发生明显变化。新栽种的树木渐渐成活,一些盐碱地变成了良田,排水系统初具规模。全县农业生产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粮食产量比1962年增长了20%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后来兰考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生命的最后时光(1964年2月-5月)
1964年2月,焦裕禄的肝病已经到了晚期。尽管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他仍然坚持工作。当时正值春季植树造林的关键时期,他每天都要到工地检查指导。为了掩饰病痛,他常常背着手走路,实际上是用手按住疼痛的肝部。
一次下乡途中,焦裕禄遇到了一位拉煤返程的农民。那位农民的马车上还有空位,便邀请他搭车。焦裕禄婉拒了,说自己要去查看沿途的树苗成活情况。实际上,颠簸的马车会加剧他的肝痛,但这些他从未向任何人提起。那天,他步行了20多里路,仔细查看了道路两旁新栽的树苗。
2月下旬,焦裕禄的病情急剧恶化。县医院的医生建议他立即住院治疗,但他坚持要先完成春季农业生产的部署工作。在一次县委会议上,他突然晕倒在会场。醒来后,他仍然坚持把会议开完,直到研究出具体的工作方案。
3月初,组织上要求他到郑州就医。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他患有肝硬化晚期,建议立即住院治疗。但是当时正值麦田返青期,他执意要回兰考查看麦苗长势。在郑州火车站等车时,他遇到了前来探望的妻子徐俊雅。他对妻子说,等忙完这一段就回家休养。
回到兰考后,焦裕禄仍然坚持工作。他带领技术人员到各个公社调查麦田管理情况,为群众讲解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有时疼痛难忍,他就找个没人的地方,用拳头捶打肝部,然后继续工作。县委的同志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总是说:"现在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等忙完这一阵再说。"
4月中旬,焦裕禄的病情已经无法支撑。组织上再次要求他去郑州治疗,这次他终于同意了。临行前,他还召开了一次县委会议,详细布置了抗旱保苗的各项工作。
在郑州医院住院期间,焦裕禄仍然牵挂着兰考的工作。每当县里的同志来看望,他都要详细询问工作情况,特别关心麦苗的长势。有一天,他从病床上挣扎着起来,对前来探望的县委副书记说:"眼下正是麦收前的管理关键期,一定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及时组织群众防旱保苗。"
5月初,焦裕禄的病情持续恶化。医生告诉他的家人,如果想见母亲最后一面,应该尽快安排。但是当时家里拿不出路费,还是县里的同志凑了钱,让他回山东老家。在家待了不到半个月,他就主动要求返回兰考。
5月14日,焦裕禄在医院病床上询问兰考的麦子抽穗了没有。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牵挂兰考的庄稼。当天深夜,他永远地离开了。享年42岁。在他临终前,他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兰考的麦子成熟。
五、兰考巨变(1964-1966)
焦裕禄去世后,兰考的干部群众继续贯彻执行他生前制定的发展规划。1964年夏收时节,兰考县的小麦获得了历史性丰收,平均亩产达到了130公斤,比上年增产40%。这次丰收印证了焦裕禄规划的正确性。
1964年下半年,兰考县继续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群众的植树积极性空前高涨。到年底,全县新增防风林带200多公里,植树180万株,成活率达到85%以上。这些树木开始发挥防风固沙的作用,风沙天气明显减少。
在治理盐碱地方面,兰考县扩大了试验范围。他们总结了焦裕禄提出的"以水压碱"方法,在全县推广实施。通过挖沟排碱、改良土壤,又有3万多亩盐碱地得到改造。这些改造后的土地种上了小麦和棉花,不仅产量可观,而且持续改善了土壤质量。
1965年春,兰考县完善了排涝系统建设。在焦裕禄规划的基础上,新修排水渠道120公里,建成蓄水池50多个。这年汛期,黄河水位上涨,但由于排水系统完善,全县未发生大的内涝灾害。一些低洼地区不仅未受灾,反而利用蓄水灌溉,种植了一季水稻。
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兰考县建立了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他们成立了县级农业技术站,在各公社设立试验田。通过试验推广,筛选出了适合本地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在改进耕作方式上,推广了深耕细作、合理密植等先进技术,为提高农业产量奠定了基础。
1965年底,兰考县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成片的林带横贯东西,阻挡了风沙的侵袭。昔日的盐碱地上麦浪翻滚,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全县粮食总产量比1962年翻了一番,农民收入普遍提高。这一年,兰考县还被评为河南省农业先进县。
1966年初,兰考县开始发展多种经营。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和手工业。一些村庄利用改造后的盐碱地发展畜牧业,建立了养猪场、羊场。有的村庄开办了小型农具修造厂,既服务于农业生产,又增加了集体收入。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兰考县修建了一批农田水利工程。他们在惠济河沿岸修建了提灌站,解决了部分旱地的灌溉问题。全县还修建了50多座小型水库,既可以蓄水防旱,又能防止雨季洪涝。
教育卫生事业也得到发展。全县新建了20多所小学,扫除了一大批文盲。各公社都建立了卫生院,培养了一批赤脚医生,改善了农村医疗条件。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各公社都建立了图书室、广播站,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始终遵循焦裕禄生前制定的工作方针,一步一个脚印地改变着兰考的面貌。从1964年到1966年,兰考县实现了从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贫困县,向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先进县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