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在现代语境中都有什么艺术价值?

博涛聊历史 2023-02-14 18:25:11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南阳汉画像石图案装饰艺术中所镌刻出的形象既有抽象形式的特征,但又没有完全脱离客观物象的形态,这种形神兼备的艺术表现手法一直是我国造型艺术的基调。南阳汉画像石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形式,它从兴起到消亡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三百余年,在它存在的过程中,在汲取和借鉴了其他艺术形式的同时,自然也会对当时和以后的各种造型艺术产生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影响和渗透,或隐或现地传承下来。

在我国的书法发展史中,“隶变”是一个重要的转折,“隶变”在秦朝己经开始,“隶变”的完成和隶书的成熟都发生在汉代。汉隶的笔画与南阳汉画像石中的形象造型可以从书法的用笔方面进行分析,“隶变”把提按的笔划变化加进了书法的用笔中。这样,书写出的笔划就有了粗细变化,文字更具美感。隶书的笔划有主次之分,一般情况下,在一字中主笔只有一划,形状一般为“蚕头燕尾”,这一笔在所有笔划中显得最粗壮、醒目,其形状书写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字的好坏与美丑。从文字的形态来看,其走势并不都是单纯的直线,而是富有曲线运动的含蓄蜿蜒。

如果我们把一个隶字看作南阳汉画像石装饰图案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的话,文字中那重要的一笔便是南阳汉画像石形象中的主体部分,是汉代艺人们刻意安排的形象重点。而在隶书中那些次要的笔划,形状则相对较细,但其作用却也不可忽视,它们往往与主笔相互对比统一而构成书法整体的美,虽然这些次要的笔划处于相对从属的位置,却往往是书法的兴趣点所在,隶字中的灵动、韵味尽孕育于此。这些笔划正如南阳汉画像石中人物的手臂与腿足,这些不动声色的小变化,却带给人物手舞足蹈的动态特征、从而使画面充满了运动感。

从汉隶的章法与南阳汉画像石的构图方面分析,汉隶的章法一改篆书字体相对拥挤的局面,走向相对疏朗的章法布局,这一点与南阳汉画像石疏朗的构图特点不谋而合。

从汉隶的风貌与南阳汉画像石形象的神韵上分析,汉隶有多种风格,有的清秀端庄、有的方厚阳刚,如金农作品《隶书五言联》、有的稚拙天成、有的自由豪放……显现出不同碑帖的个性风采。众多风格的隶书也有统一的内涵,那就是浑厚、端庄、雄强。这些内涵恰恰也正是南阳汉画像石的神韵所在。

人们往往把汉赋、唐诗、宋词、元散曲并置在一起,赋似乎是汉文学的主要标志。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大体可分骚体赋、散体大赋和抒情小赋三个阶段。汉赋是《诗经》、《楚辞》文化的延续与发展,相同数量文字的多次重复,描述的内容渐次铺开,文章内涵情感渐次升温,是它的主要特征。汉赋和南阳汉画像石在语言构成的方式上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犹如两个看似陌生,却流着共同血液的兄弟,都是汉文化的一份子。

南阳汉画像石也多次用到重复排列形象的手段,形象的重复排列应用,可以多次刺激观众的视觉感官,使观众的审美热情随着视觉的移动而逐渐高涨。南阳汉画像石中的装饰性云纹亦是含蓄而不露声色地孕育着整幅画面的气氛。在南阳汉画像石中,多块画像石内容接近的“大同”和每一块画面富有区别的“小异”之间的对比统一,使整个墓室的画像石艺术风格整体而又充满生动变化今时代的造型艺术语言,你会发现我们其实与刻绘南阳汉画像石的工匠有很多的“共同语言”。

“百花齐放”可以说是我国当今艺术现象的主要特征,多种风格并存,提供了综合艺术造型语言诞生的丰富养料。整体发展的理念、系统工程原理,催动了多种边缘艺术形式的产生。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多媒体及表演艺术成为美术的一个个新的品种并公开展示。

南阳素以手工业著称。始于汉代的南阳丝绸,以其柔软光洁,色泽艳丽,典雅大方等优点而驰名中外。还有在国内罕见的烙画工艺品,尤以其独具风采的铁笔“烙纸”、“烙绢”、“烙板”以及“套色烙花”等品种,深受中外人士赞誉。

目前,南阳工艺美术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的趋势,但发展还很不充分,企业规模小、水平低的问题比较普遍现代化的文化产品生产和组织方式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大部分企业采取家庭作坊式生产经营,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低产品结构单一,缺少具有深厚艺术内涵的特色产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大力继承和发展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南阳本土工艺美术设计能够与本土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显示出地域传统的魅力,才能使南阳的工艺美术设计走得更远。

东汉张衡在其著名的《南都赋》中对当时南阳玉雕的精湛技艺作过精彩的描述“其宝利珍怪,则金彩玉璞,随珠夜光”、“珍羞琅,充溢圆方,琢雕押猎,金银琳琅”,其北雄南秀的艺术风格从古至今,为人称颂。采矿、加工、旅游、购物于一体的一条龙快速发展的新格局,使中华民族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新的光彩。

南阳是中国玉雕的集散地,南阳汉画像石图案装饰艺术语言和规律就有了用武之地。南阳盆地玉石资源丰富,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南阳烙画,古称“火针刺绣”,现代亦称烫画、火笔画,起源于秦汉,鼎盛于明清,发展于现代,素以南阳三大宝之首而蜚声海内外。烙画是用温度在摄氏至度的铁钎代笔,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以不施任何颜料或以烙为主体套色为辅的表现手法,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勾划烘烫,烙画成品栩栩如生、精美典雅,远销到美国、法国、瑞士、德国等许多国家。

南阳的地毯加工业起步于上个世纪年代初。目前南阳地毯产业已由原来的家庭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工地毯生产集团,产品销往美国、德国、日本、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地毯主要生产地南阳镇平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地毯之乡”。取得的这一成绩,说明了南阳地毯的竞争力已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通过记载我们也不难看到,地毯的图案装饰主要以仿欧式或为仿制作品,缺少本地传统独特的艺术特点。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富有自身独特魅力的城市无疑是增加了一样致胜法宝,不仅能以其有个性的城市形象确立其品牌效应,更能增强其影响力及吸引力。城市的整体形象不仅能够反映包括经济实力在内的现代化文明程度,也反映了一座城市及其居民的生活历史与文化态度,更能反映能凝聚民众力量的城市精神。

南阳古迹丰富,文物遍布,旅游事业发展潜力很大。市北华里的石桥镇夏村,有汉代科学家张衡故里,现存有张衡墓和“平子读书台”。市东温凉河畔有纪念汉代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庙,整修一新的张仲景纪念馆巍峨壮观。城西卧龙岗上的武侯祠,亭台回环,碑廊林立,茂林修竹,环境宜人,是中外游客的仰慕之情。

通过对南阳汉画像石图案分类及文化内涵的分析,南阳汉画像石中人物、动物等等丰富的图案内容及各种有关“生存”、“永恒”的文化内涵能为艺术工作者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和深广的想象空间。同时,图案构图平面散点式、分段平行式,疏朗式等等的装饰处理技巧,含蓄、拙朴的线条美、自然生动的“石花”……等等这些装饰法则的巧妙组合所造就的图案肌理美、韵律美、节奏美……等等,成为从古至今的造型艺术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南阳汉画像石中的汉代艺术精神能够继承与体现,南阳汉画像石图案装饰艺术雄浑大气、不拘小节,这种艺术精神也将会一直激励和鼓舞者我们。

在现代语境中,南阳汉画像石图案装饰艺术的艺术价值将迸发崭新的力量。南阳汉画像石图案装饰艺术可以成为展示南阳城市魅力的“金字招牌”,成为南阳游子的“心灵故乡”,起到连接南阳人的精神纽带的作用。汉画文化传承转化为南阳的“符号经济”,可以整合南阳的文化、旅游、文物等厚重资源,丰富南阳文化强市建设的内容,拉长文化产业发展链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南阳汉画像石以其古拙、雄浑、奔放的艺术特色震荡起豪迈、自信、勇武的汉代雄风,至今仍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绽放异彩,同时,这种时代精神和地域化大汉艺术之风和古楚国地域特点的装饰艺术,还有着许多不为人知、还须更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丰富内涵,需要我们现代人去探索、挖掘,最后得以在现代语境中展示它独特魅力。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