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饭后吃药"错了?医生告诫:过了60岁吃药时要尽量做到这3点!

【参考文献】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药物正确服用指南[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2,38(2):234-

【参考文献】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药物正确服用指南[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2,38(2):234-240.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人合理用药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3):267-276.

您是否也认为"饭后吃药"是金科玉律?家中老人服药时总被叮嘱"一定要吃完饭再吃药"?殊不知,这种约定俗成的服药观念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弊大于利!

特别是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合理用药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和身体健康。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不恰当的服药方式可能导致药效下降,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很多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症缠身,每天需要按时服用各种药物。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用药知识,不少老人陷入了用药误区。

有调查显示,超过65%的老年人存在不规范用药行为,其中"饭后服药"的习惯尤为普遍。正确的服药时间和方式能够显著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相比年轻人明显减弱,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肠道蠕动减慢。这些生理变化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过程。

胃酸分泌减少会影响某些需要在酸性环境中溶解的药物,如铁剂、钙剂等;而胃排空延长则可能导致药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增加对胃黏膜的刺激。

不少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肝脏和肾脏功能减退,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能力明显降低。这就导致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血药浓度升高,更容易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服药方式不当,这种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那么,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服药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医生强调,老年人用药要尽量做到以下三点关键要求:

第一,根据药物特性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并非所有药物都适合饭后服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药物最好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这样可以避免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降压药中的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应在饭前1小时服用,以保证充分吸收;而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则可在饭后服用,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降糖药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应在餐时或餐后立即服用,以发挥最佳降糖效果。心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倍他乐克等宜在饭前服用,以保证药效发挥。

一位78岁的高血压患者张大爷,一直坚持饭后服用降压药物卡托普利,却发现血压控制效果不佳。经医生指导调整为饭前服用后,血压控制明显改善。这个小小的调整,让张大爷深刻体会到正确服药时间的重要性。

第二,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饮食禁忌。老年人往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之间可能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

钙剂、铁剂等金属离子类药物会影响四环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吸收,两者服用应间隔2小时以上。华法林等抗凝药与某些食物如绿叶蔬菜相互作用明显,应保持饮食规律,避免大量食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

葡萄柚汁会影响多种药物的代谢,如他汀类降脂药、钙通道阻滞剂等,服药期间应避免饮用。

李奶奶今年65岁,同时患有冠心病和骨质疏松,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和钙片。她原本习惯早晨一并服用这两种药物,医生告诉她这样会降低阿司匹林的疗效,建议她将钙片改在晚上服用。经过调整,李奶奶的用药效果明显提高,骨痛症状也得到改善。

第三,建立规范的服药习惯,避免漏服或重复服药。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容易忘记服药时间或误判是否已经服药。可以借助药盒、闹钟、家人提醒等方式帮助记忆。

若发现漏服,应根据距离下次服药时间的长短决定是否补服。若距离下次服药时间较短(如已经过了应服药时间的一半以上),则不宜补服,以免药物蓄积引发不良反应。若服药后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王爷爷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每天需服用5种药物。由于记忆力衰退,他经常忘记是否已经服药,有时会重复服药,导致血压波动大。

家人为他准备了一个标有每日剂量的七格药盒,并在手机上设置服药提醒。这些措施帮助王爷爷建立了规律的服药习惯,病情也逐渐稳定下来。

除了以上三点核心要求,老年人在服药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服药时要采用正确的姿势和足量的水。最好采用坐位或站立位服药,不要平躺着服药,以防药物在食管中滞留造成局部刺激。服药时应至少喝一整杯水(约200ml),帮助药物顺利通过食管进入胃部,同时促进药物溶解和吸收。

对于特殊剂型的药物,如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等,不能随意掰开、嚼碎或碾碎服用,这样会破坏药物的特殊结构,改变药物释放特性,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发不良反应。如确实难以吞咽整片药物,应咨询医生或药师,更换剂型或寻求其他解决方案。

定期复查和评估用药情况,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用药评估,根据身体状况和检查结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器官功能会进一步衰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原有的用药方案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积极学习用药知识,提高用药素养。可通过参加社区健康讲座、阅读科普材料、咨询医生和药师等方式,增加对所服药物的了解,包括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知情用药能够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效果。

总结来说,60岁以上老年人用药需要特别关注服药时间、药物相互作用和规范服药习惯这三个关键点。科学合理用药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希望每位老年朋友都能重视用药安全,遵医嘱科学用药,让药物真正发挥其治疗作用,守护晚年健康。如有用药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不要盲目听信经验之谈或道听途说。健康的晚年生活需要科学的用药习惯来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