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英特尔12代要上线了,11代平台还有价值吗?11600KF攒机之旅

英特尔的12代平台就快要上市了,这次处理器制程采用了10纳米工艺,终于不是祖传的14纳米了。这是Intel第一款在桌面引

英特尔的12代平台就快要上市了,这次处理器制程采用了10纳米工艺,终于不是祖传的14纳米了。这是Intel第一款在桌面引入10nm工艺,还会首次采用大小核设计,最多八个Golden Cove大核心、八个Gracemont小核心,貌似还有移动处理器的属性。同时它还支持DDR5内存、PCIe 5.0总线,几乎各个方面都有改进,这管牙膏没少挤。

但是别高兴太早,这次处理器的接口是LGA1700,这是英特尔一贯的打法,无法兼容以前的主板,甚至散热器扣具也不兼容。另外DDR5内存的价格也不便宜。此时准备装一台12代平台价格不菲,想要性能拿钱来。

而随着12代处理器的上市,11代也将会调整价格,为新处理器让路。而11代平台可以兼容10代主板、DDR4内存,并且可以沿用之前的CPU散热器,性价比会有提升,对于并不想多花钱尝鲜的攒机用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次攒机就是选用11代平台当中性能比较均衡的11600KF,六核十二线程够我平时工作使用了,它的理论性能有19%的提升,还可以超频使用,能兼顾游戏与工作平台。

显卡的价格真是太贵了,所幸平时主玩一些网游,对显卡的要求不太高。盈通大地之神4G D6版的GTX1650价格还算公道,可以应付绝大多数网络游戏。只好先过渡一下,等虚拟货币崩溃了再说吧!

超频平台需要搭配高频内存条,性能才会更均衡,才能发挥超频平台的效能。光威弈Pro16G 3200的高频条是是长鑫的国产颗粒,也是咱国货的骄傲,是第一根全国产的内存条,为国争光的产品一定要支持。

开启XMP后条子能够稳定运行在3400MHZ,AIDA 64跑分成绩提高了不少,延迟也有少许的降低,性能明显提高了。条子的金属散热马甲很漂亮,价位也不贵,有了和国际大牌比肩的勇气,希望这样争气的产品越来越多。

系统盘根本就没考虑SATA固态硬盘,M.2 NVMe固态硬盘价格正在逐步下探,已经趋于合理,并且读写性能好得多,没有必要不选择。

这款奥睿科的迅龙V500 512GM.2 NVMe固态硬盘的价位合理,读能达到2000MB/s、写入能达到1600MB/s,性能比SATA固态硬盘快得多,用作系统盘很合适。

重要部件选择好了,要选择合理的机、电、散来配套。因为11代处理器的制程没有改进,依然是14纳米工艺,功耗与发热都不太理想,所以机箱要风道顺畅,为散热打下良好基础,并且散热器的选择也不建议太过马虎。

机箱就选的这款酷冷至尊的TD500 MESH,它是直通风道,前面板是0.8mm直径的冲孔铁网,既能够防尘,也不影响空气流通。它的侧透板是全景钢化玻璃的,上面还有晶钻切割的条纹,视觉通透、立体感强。I/O操作面板上面两个USB接口都是3.0规格,还是很良心的配置。

机箱自带3把ARGB120mm冷却风扇,显得比较超值,风扇的光效可以通过主板驱动进行调整。机箱内部容积很大,可以安装E-ATX主板、410mm的超长显卡、以及161mm限高的风冷散热器。

电源仓和硬盘仓是合为一体的,硬盘支架可拆卸,便于安装电源。硬盘支架可以支持2块3.5寸/2.5寸硬盘的安装,加上主机板上面的两个固态硬盘位,机箱共可安装4块硬盘。它的顶部和前部都可以安装360规格的冷排,共可安装7把120mm冷却风扇,能形成水平和垂直的立体散热通道。

散热器选的是TT的彩虹D500P,它是5热管散热器,整体镀镍,有很强的金属的质感,同时抗氧化能力也很强。鳍片采用了穿Fin工艺,0.4mm的鳍片非常密集。5根纯铜的U型导热管将这些鳍片连接起来,可将热量迅速散发出去。

散热器是纯铜大底,散热能力要好于热管直触式,风流和风压都比4热管散热器好,虽然貌不惊人,但散热能力却很强,适用于TDP功耗65W的处理器。

散热器自带的硅脂之前装机消耗掉了,这次硅脂用的是九州风神EX750,硅脂采用了针管式包装,易使用易存储。一包有两只,大概能用10次左右。每包一共有两管硅脂和一个用来抹平的小铲子,还有一个清洁布,考虑得非常周到。

这款硅脂有适当的粘度,没有流动性。这款硅脂导热性好,不易固化、无腐蚀性,不导电,挤多了也不怕,是超频玩家的合适选择,也可广泛应用于显卡改造、温度传感器安装等场景。

对于超频平台,硅脂的选择更加重要。是不能马虎的环节,它用于填平处理器顶盖与散热器底座之间的空隙,让热量能够顺利传导。尤其是11代平台超频之后功耗和发热急剧上升,散热不能马虎。

结果对11600KF的功耗与发热预估不足,在超频到4.9GHz之后,功耗妥妥超过200W,已经超过了D500P的解热能力,并且温度也上升到了90℃,长时间工作有些担心。

正在考虑要不要换一款散热器,恰好朋友送了我一把安耐美的机箱风扇,于是冒出了一个想法,能不能把它用于风冷散热器的改造呢?

这是安耐美的高压旋风升级版12CM机箱风扇,扇叶经过了重新设计,使得风压与风量都有明显提升,2000转时风量能达到145.1m3/h,而噪音只有16db,也非常安静。

这把风扇还具有反转弹尘技术,电脑启动后,风扇会反转10秒,将沉积的灰尘甩出去,达到除尘效果。它的扇叶也是可拆卸的,清洗起来很方便。除了智能温控功能,这把风扇还可以手动调节转数,根据负载情况转数有三档可调,自主性非常高。

最后就是电源的选择了,由于预算吃紧,所以要在电源上面压缩资金了,但品质一定要有保障才行。虽然处理器超频之后功耗很大,但显卡并不费电,GTX1650就是以功耗表现好著称,很多品牌的显卡可以不用外接供电,虽然这款盈通大地之神 GTX1650 D6版需要6Pin的外接供电接口,但TDP才只有不到80W,两个耗电大户加一起也不到300W,将电源理想负载80%考虑进去,500W的电源也足够了。

看中了这款九州风神新出的PM500D金牌直出500W电源。虽然是一款非模组电源,但它经过了金牌认证,能源转换效率高,采用了LLC-DC-DC的超稳定架构,能支撑平台稳定运行。

电源具有低电压保护、过压保护、过功率保护、过流保护以及短路保护等多重防护措施,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可避免损失扩大。来自一线大牌的品质,提供了5年的质保,用起来也很放心。电源采用了易弯折的扁铜线,走线作业很轻松。合计有一根(20+4)Pin的主板供电线、一根(4+4)Pin的CPU供电线、一根(6+2)Pinx2的显卡线、一根x3的大4Pin和两根x3的SATA线,足够但也很精简,即便是全模组,也基本要插接这些线材。非模组设计大幅度降低了电源的成本,相应的价格也很便宜,是性价比平台的理想选择。

最后来看看平台的散热情况吧!在处理器默频的状态下,温度为78℃,AIDA双烤半小时没发生死机、关机等情况,可以稳定运行。

在给TT的彩虹D500P风冷散热器加装了一把安耐美风扇之后,温度从78℃降到了74℃,下降了4℃,平台能够稳定运行,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不用花钱更换散热器了。

听到英特尔12代平台要上市的消息就一直关注,结果盼来的全都是失望。接口换新、主板、散热器都不兼容,全都需要购买,单单12600K+Z690就要四千大元,而要想体验DDR5内存的性能,三件套的价格就和我这台11代主机价位相当了。还是租一台便宜点的11代平台吧,我看也不错,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