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动漫影视梦

陆凯看历史 2023-07-05 08:00:08

文/匹夫

编辑/匹夫

前言

“中国梦”是当今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追求的一个崭新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梦想,也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为之而努力的方向。

动画和影视作品,既是一种文化软力量的主要体现,又是一种国家的文化经济的支柱,对于完成“中国梦”,实现国家的文化振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动漫影视的世界里,怎样才能真正地完成“中国梦”?首先,动漫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文化行业;其次,对中国动漫进行了一场具有国家特色的重生。

中国梦与动画产业的崛起奋进

动画作为一种以创新为导向的行业,是一种有着广阔前景的非烟草行业,它是一种以“创意”为主要内容,以动画和漫画为主要表现形式。

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电影技术,来进行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有潜力的、有希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有活力的文化行业。

中国动画的发展经历了将近百年的历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动画产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同其他动画产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却是一片光明。

由于中国动画庞大的消费群尚未得到充分的开拓与征服,由于中国动画行业本身的发展架构尚未完善,中国动画电影与动画行业其实仍处于初期探索的状态。

我国早已制定了一套具有“软性”文化力量的政策,而动画的发展就是其中的一项战略。

动画电影作为国家文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的文化身份、与世界电影电影的竞争和贸易顺差密切相关,与我们国家的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教育密切相关。

因此,不管是美国,日本,韩国,法国,还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都与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力量的争夺密切相关。

“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这个“电影产业”当然包括动漫作品在内的电影文化产业。

将电影及动漫产业上升至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显示了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极为重视。

文化软体力量是什么?文化的软实力,其本质是指一个国家的核心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民意等方面的影响力。

中国电影要想真正的“腾飞”,就必须要有动画经济的大跨越,这其中就有动画行业。

动画对于青少年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它将会对中国青少年的文化立场、价值观与思想产生巨大的作用,并将会决定中国动画发展的“软力量”的层次。

然而,纵观21世纪头十多年来国内青年动画观看状况,中国动画观众对于本国动画作品的支撑程度与中国动画的“软性”还相去甚远。

在中国青年最喜欢的动画中,百分之六十是日本和韩国动画,百分之二十九是欧美动画,百分之十一是中国大陆和港台的动画;

因此,中国动画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工业,就得让中国青年们喜欢自己的动画。

中国有四千万的年轻人,他们根本不爱自己的祖国的动画片,这么多人,还在痴迷于日、韩、欧等国的动画片,他们凭什么指望我们的动画片能发展成一种行业?中国动画的梦想会不会变成现实?

在新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看似步入了“ACG”的年代,政府大力扶持动画行业,大力投入动画行业,在华东、华东等省份建立起了动画园区,为动画行业提供了大批的动画专业技术人员。

但中国动画行业却始终停留在一种“政教合一”的状态,能够产生国际影响的动画产品少之又少,能够走出去的动画产品更是少之又少。

日本动画则是全球动画的领导者,尽管近年来日本动画的品质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它的动画行业总体上还是很繁荣的,现在它已是日本三大动画行业之一。

“日本的动漫产业不仅仅是日本的动漫产业,而且是日本的经济。也就是,动漫产业也是日本经济的代名词。”

日本动画拥有顶尖的动画大师、完善的动画项目、高效的动画创作机制、广泛的观众群体以及极佳的动画创作环境。

这十多年来,我国动画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每年都有超过十多万名的毕业生,跟日本比起来,我国动画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以技术为主,缺乏文化创意,缺乏创意。

仅日本东京就有20余所动画学院,每年就有10万名动画工作者。日本动画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是中国动画产业可以借鉴的。

中国动画要想重新站起来,在得到政府持续支持的同时,也要对21世纪头十年的发展进行深刻的思考,为何政府投资那么多,结果那么差。

日本的动画行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着10%以上的比重,但是,我们的动画行业,只有极少数的动画可以盈利,其他的动画行业,都是赔钱的。

因此,要使中国的文化工业振兴之梦和中国的动画工业振兴之梦得以实现,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动漫梦与文化产业的民族风格

中国动画影片一直是人们记忆中的经典,也是最让人兴奋的,而国产动画影片《大闹天宫》才是中国动画影片的真正顶峰,它伴随并影响着几代中国人。

时至今日,《大闹天宫》已被重新拍摄,并被制作为多部动画电视剧,显示出国家动画的艺术吸引力。中国动画梦想的时间和空间,应当植根于中国国家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

只有在符合中国年轻人和成年人的前提下,才能让动画以国家形象和国家风格为背景,符合国家的美学需求,在中国取得了很大的市场,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才能逐步地走出国门,逐步地成为一个行业,逐步地参加到全球的竞争中来。

中国动画梦想最牢靠的还是自己的国家土地,国外的经历也只是作为一种参照,并在形态和生产制度上加以参照。

走民族道路,发掘民族文化精神,表现民族个性和民族历史内蕴,唯有民族的中国动漫,才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首先,中国动画有着深厚的国家文化底蕴。只要有中国动画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能够被写进动画历史上的,就一定是中国原创作品。

1926年,中国首次推出动画电影《大闹画室》,为中国动画历史掀开了新的一章。

随后,中国首个长篇动画片《铁扇公主》于四十年代问世,并在东南亚、日本等地广受好评,为中国动画片的国际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九五七年,中国动漫业界就曾发出“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呼声,并开启了建立国风的历程。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富有国家特色的动画。

1953年,中国首次拍摄了《小小英雄》、1954年拍摄了《小梅的梦》、1955年拍摄了《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66年拍摄了《神笔》等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80、90年代中叶,中国动画一直走在国家主义的路线上,《葫芦兄弟》、《宝莲灯》、《隋唐英雄传》、《梁祝》、《雨石》、《风云决》等中国动画精品,无不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其次,中国国家的精神和灵魂是中国动画的根源。中华民族精神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价值观。

它包括了儒家、道家、法家、释家和墨家等数千年来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想,它是我们民族生活、个性、习俗、历史、哲学和智慧的一部分,它体现在我们民族的爱国、忧患、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于奋斗、勤劳等民族特质上。

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血液,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特有的个性和尊严,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任何一部动画电影,都要体现出中国人的精神,刻画角色,发掘剧情,都要以这个国家的精神为中心,这个国家的历史,就是中国动画创作的源头,也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瑰宝。

中国动画的艺术风格,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外形设计,都是借鉴了一些有价值的传统艺术,比如皮影,剪纸,石刻,木雕,壁画,年画,刺绣等等,还可以借鉴《山海经》,《庄子》,《封神演义》,以及各类习语,以及经典小说等。

其实,中国的好动画作品都是以国家为主题的,比如《哪咤闹海》、《大闹天宫》、《神笔马良》、《崂山道士》、《阿凡提》、《小蝌蚪找妈妈》、《红军桥》、《邋遢大王历险记》、《牧笛》、《善良的夏吾冬》、《曹冲称象》等等。

90年代中叶以后,中国动画对日本、欧等国家的动画进行了大规模的学习,不但在技术表达上有所借鉴,而且在内容上也完全是照搬照抄,丧失了自己国家的文化意蕴与特色,为漫画界所唾弃。

比如《宝莲灯》,虽然是仿照迪斯尼公司的风格,但却体现了自己国家的特色,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我为歌狂》却是仿照日本公司的风格,完全是按照日本公司的漫画来设计的,这让很多人对这部电影嗤之以鼻。

要使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与其所处的时期的文化氛围相适应。时代精神指的是当下的社会、科技、文化和大众审美心理所体现出来的特点。

任何一部文艺作品,其主要的读者和观众都是同一时期的一批人,因此,动画艺术要符合当代人尤其是儿童、青年人及广大动画爱好者的时代心理审美旨趣。

日本动画能走到这一步,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很好的与时代相融合,创作出前卫、科技化、时代化的作品。

日本动画巨匠宫崎骏,他的每一部动画,都与这个世界的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干与千寻》、《龙猫》、《天空之城》、《风之谷》、《萤火虫之墓》等等。

都与战争、人与自然、机械与人类之间的联系密切,而这些联系,也与日本的传统文化以及日本近代化之后发生的变化密切相关。

中国动画可以借鉴外国动画的优秀之处。动画是一种国际性的产业,它不仅是一种国家的,更是一种国际的。

在这个全球一体化与网路高度发展的年代,动画创意与科技、造型与制作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交融。

“中国动画”要想真正地成为现实,就不能“闭门而立”,而要从“中国动画”的形态特征出发,对其加以有效地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动画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动画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借鉴日本动画的繁复和细腻的色彩,也可以借鉴欧美动画的简洁、幽默、夸张和幻想,还可以借鉴皮影戏和京剧脸谱等元素,来创作动画。

在表现形式上,中国动漫一向是以“水墨画”的写意性为主导的,这与国际动漫的现实主义流派在对故事情节的还原和还原上有很大的不同。

在欧美和日本,大部分动画都是以写实为主,比如《风中奇缘》、《小马王》、《风之谷》、《天空之城》、《东京教父》等等。中国的动漫,大部分都是以写意性为主,比如《哪咤闹海》、《天书奇谭》等等。

综上所述,中国动漫缺乏现实主义类型的题材,而具有不同题材、抽象性的题材的动漫更是少见。

参考文献:

[1]宋奇慧《2007年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基本态势》

[2]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3][日]中野晴行《动漫创意产业论》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