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晚年入京连遭打击,载沣一句话让他吐血,临终哀叹令人深思

逢纪来看过去 2024-10-29 18:28:3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 | 编辑 | 麻麻赖赖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晚清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洋务派重要代表。他的政治生涯跨越了多个朝代,历任多个要职,如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等。张之洞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积极推动教育和工业的改革,其中包括创办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厂等重要工业企业,以及武汉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教育机构的前身。他的贡献如何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他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在晚清的风雨飘摇中,清朝内部政治环境愈显脆弱。随着朝政的逐渐衰败,朝堂上的争斗和权力的转移成为了日常。这一时期,清朝要应对外部列强的压力,还要面对内部的政治不稳。

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朝内外的广泛关注慈禧太后的决定,她指令湖广总督张之洞与直隶总督袁世凯进京,担任中枢要职。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张之洞和袁世凯被视为大清帝国中最具权势和声望的官员。

光绪皇帝身体日渐衰弱,慈禧太后年事已高,国家的未来悬于一线。在这样一个敏感时期召集这两位权臣入京,暗示了潜在的政治风暴。

对于年届七旬的张之洞而言,从个人健康还是从政治生涯的角度,这可能是他的最后一场大戏。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召命,经历丰富的他也不免对慈禧太后的真正意图抱有深深的戒备。

在启程前往北京的同时,张之洞积极利用自己多年建立的广泛关系网,通过各种渠道探听朝廷的最新动态。他希望能够洞悉慈禧太后召他入京的深层理由。

经过一系列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张之洞终于获得了一条关键信息,虽然带有猜测的成分,但似乎了解到了背后的复杂用意:“朝廷意在以张制袁。” 慈禧此举可能是为了利用张之洞的威望和经验,以平衡或制约袁世凯可能存在的野心。如果此事属实,张之洞的地位将稳固无忧,还可能因此立下赫赫功绩。

面对这样的局势,张之洞心中有所波澜,表面上保持着从容不迫的姿态,准备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发挥关键作用。如果这个策略真能如慈禧所愿成功执行,那么他自然是乐于见到这一天的到来。多年宦海沉浮,他在内心深处过于乐观地估计了这次京城之行的成果。

1907年8月初五,张之洞历尽千里迢迢,终至京城。两日后,他按照礼节进宫谢恩,并与慈禧太后会面,这是他自四年前后未曾有过的近距离接触。

此时的慈禧太后已非昔日之盛,面容枯槁,不复当年的威严与精神。她的态度也较往昔大为不同,不再有过去那种情感的流露和泪水的交加。

会面时,慈禧太后直接切入正题,提出当前教育及政策中出现的满汉矛盾:“海外留学生和满人的冲突不断,此事如何解决?”她的语气中透露出迫切和不满。

张之洞回应时保持了他一贯的从容和深沉,他建议:“立宪制度若能尽快推行,此类社会风潮便会逐渐平息。”他的话语中流露出他对改革的坚持和期待。

慈禧太后对张之洞的回答未作深入讨论,只是点了点头,随后转入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客套寒暄,不久便结束了这次简短而形式的召对。

张之洞离开寒冷的宫门,心情沉重不已。慈禧太后的虚弱状态和淡漠的接见让他感到不安,使张之洞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种权力更迭的关键时刻,他知道自己必须保持警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政治风波。

慈禧的态度变化让他对自己的地位和使命产生了疑虑。召对过程中,光绪皇帝的缺席尤其令人关注,流言蜚语中光绪被限制在瀛台的消息让张之洞更是忧心忡忡。一个体弱多病的皇帝和一个失去活力的太后,朝廷稳定性会大幅度下降。

张之洞在这政治风云变幻的关键时刻,感到压力山大。他找到了自己的姐夫,鹿传霖,一位资深的政治家,希望能从他那里获得一些洞见。鹿传霖告诉他,醇亲王载沣的儿子,小醇王将很可能被立为新帝。这一消息令张之洞深感不安,因为他清楚,慈禧太后可能选择一个年幼的幼主以便再次掌控朝政,这将对朝廷的权力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个动荡的时刻,张之洞观察到满洲的年轻贵族和少壮派开始集结力量,对汉族官员形成压制。他意识到在这一波新的权力游戏中,自己必须极为谨慎,防止被排挤在外,或陷入政治漩涡的危险境地。

张之洞预见了这些问题,当慈禧太后最终决定将皇位托孤给小醇王的儿子溥仪时,他还是感到有些无奈。他多次尝试提出自己的忠告,试图影响太后的决策,希望能够使朝廷采取更为稳妥的措施,太后的决定让他感到自己的努力似乎都未能奏效。张之洞对小醇王的政治能力以及汉族官员在新朝政中的地位感到担忧,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

慈禧的逝世在1911年掀起了帝位继承的波澜,她的去世留下了权力真空,使朝政更加混乱。

继位的溥仪由于年幼,无力承担治国重任,权力被摄政王醇亲王载沣接管。醇亲王的摄政激化了朝内的权力斗争。慈禧曾策略性地封载沣为“监国摄政王”,意在通过这一身份巩固其对朝政的控制。

当张之洞得悉慈禧太后决定让载沣摄政的消息时,他心中不由得一阵凛然。载沣的能力广为人知地不足以肩负大任,他的上台势必会激化满汉两族之间已经紧张的关系,对清朝的未来投下一片更加不确定的阴影。

与此同时,张之洞与袁世凯之间的政治矛盾逐渐浮出水面。作为直隶总督,袁世凯的政治野心和手腕使他成为朝中重要的政治力量。慈禧太后去世后,袁世凯选择暂时离开北京,张之洞留下来面对愈发复杂的政治局势,感到孤立无援。

生活中的种种压力累积,加上政治上的孤立,使张之洞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宣统元年五月的一天,长期积累的忧愁和压力终于让他倒下,肝病复发,病情严重。

当消息传到载沣耳中,他匆忙前往探望这位昔日的朝中重臣。外界可能认为这是出于人道关怀,实际上,载沣此行似乎带有更深层的政治意图。

当载沣拜访张之洞时,以官方的口吻进行了人事变动的通报,关于津浦路的领导层变更是主要议题。他宣布撤销了津浦路总办道员李德顺以及督办大臣吕海圜的职务。

张之洞对这一决策并无太多异议,这两位官员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当载沣提出自己的娘家侄子长麓作为继任者时,张之洞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长麓的历史并不光彩,他之前在卢汉铁路项目中涉嫌贪腐,为人放荡不羁,缺乏必要的能力和道德水准。

载沣此举带有强烈的家族利益色彩,似乎在无声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大清朝廷是满族人的天下,他们可以随意安排,汉族官员如张之洞只能接受这一现实。这种露骨的家族主义和民族优越感让张之洞感到极大的侮辱和无力,他感觉自己被迫接受一个混乱的、不公正的政治局面。

载沣的态度和决策让张之洞极为气愤,他在载沣离开后感到一阵剧烈的胸痛,吐出一口鲜血,这是对现状深深的无奈和心痛。一股无力感和绝望油然而生,他长叹一声:“此乃亡国之音。”随着政治的腐败和道德的沦丧,他的健康状况也在这种压力之下急转直下。

张之洞的最终岁月充满了政治阴影和个人的忧伤。他依旧是朝中的核心大臣,他一生的努力和成就却在载沣及其满族势力的政治机器前逐渐黯淡。在他生命的晚期,这位晚清著名的洋务派领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力。

在他临终前,有亲近的人问他是否有什么遗憾。张之洞沉着回答:“我并不感到痛苦。我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学术研究和国家政务,竭尽我所能。我的初心从未改变,始终坚持着正直和忠诚。”他在生命的末日,仍保持着一位儒学学者的从容和一个政治家的清醒。

张之洞的逝世让许多人深感悲痛,他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个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先驱。他的去世是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些抹黑他政绩的满族贵族,包括载沣,在历史的评判中也将不可避免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和后果。载沣因其短视和无知的政治行为,终将在历史上留下负面的印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