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推介:Environment&Health|2025年第3期

科创中国 2025-03-26 14:43:40

由美国化学会(ACS) 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RCEES) 合作出版的高起点新刊Environment & Health(《环境与健康》)2025年第3期于3月21日正式上线,本期包含1篇Viewpoint文章, 1篇Perspective文章和9篇Research文章,主题涵盖多个领域,欢迎大家阅读!

March 21, 2025 Volume 3, Issue 3 Pages 213-333

Environment & Health(《环境与健康》)致力于揭示环境暴露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探索潜在的公共卫生影响,为可持续发展和建立更健康的世界构建一个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期刊聚焦不断变化的有害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重点报道具有重要意义的高水平原创研究,以及与环境和健康政策相关的创新理念。期刊将发表Research Article、 Review、Policy Analysis、Perspective和Viewpoint等多种类型文章。所收稿件将经过严格、快速的同行评审。

VIEWPOINT

Developing Methylmercury-Targeted Strategies to Safeguard Rice Consumers

制定以甲基汞为核心的风险防控策略以保障居民健康

南京大学钟寰教授提出,在实施汞减排等以“无机汞”为核心的风险防控措施的同时,有必要构建甲基汞靶向防控策略,双重管控可有效降低居民的稻米汞暴露风险。

Wenli Tang (唐雯莉),Huan Zhong (钟寰)*

南京大学

PERSPECTIVE

Need for a Holistic Approach to Assessing Sustainable, Green, and Healthy Buildings

采用整体方法评估可持续、绿色和健康建筑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建筑存量必然会增长,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优化其隐含能源、运营能源和资源消耗。此外,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也会显著影响居住者的健康、生产力和幸福感。印度理工学院甘地纳加尔分校土木工程系及化学工程系Sameer Patel副教授发表文章讨论了建筑的环境可持续性、其对居住者健康和生产力影响,以及现有的全球政策和评估框架对其的规范和促进作用。作者建议制定一个全面综合的评估框架,对于确保建筑的可持续性、居住者的健康和能源效率至关重要。

Nishchaya Kumar Mishra,Sameer Patel*

印度理工学院

ARTICLE (封面文章)

Characterization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Airborne Fungi in a Semiunderground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半地下城市污水处理厂空气传播真菌的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复旦大学李丹教授团队报道了“半地下污水处理厂空气传播真菌的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半地下污水处理厂的真菌气溶胶主要来自初级和生化处理区域,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和处理流程依赖性,同时提出了针对真菌气溶胶的多指标综合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Xiang Zhang (张翔),Bingjie Lu (卢冰洁),Shuo Yang (杨硕),Bingjie Lin (林冰洁),Guang Chen (陈广),Lihua Wang (王丽花),Zhengliang Peng (彭峥梁),Huijie Lu (逯慧杰),Chao Wang (王超),Dan Li (李丹)*,Jianmin Chen (陈建民)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ARTICLE

Disruption of Copper Redox Balance and Dysfunction underIn VivoandIn VitroAlzheimer’s Disease Models

在体内外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中铜氧化还原平衡的破坏及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由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引起。铜(Cu)是参与神经系统的重要金属,其稳态是维持其正常功能的关键。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王文雄教授团队通过成像技术在细胞和小鼠AD模型中都观察到了Cu价态的变化。这项研究发现Aβ暴露通过将Cu(II)还原为Cu(I)并破坏线粒体,导致细胞内稳态失衡,进而触发溶酶体的解毒作用。Cu(I)/Cu(II)比值的变化可能为A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潜在的标志物。这项工作为Aβ和AD诱导的铜氧化还原转化及其毒性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Yiteng Xia, Karl W. K. Tsim, Wen-Xiong Wang*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

ARTICLE

Protein Biomarkers of DNA Damage in Yeast Cells for Genotoxicity Screening

用于遗传毒性评价的酵母细胞DNA损伤蛋白生物标志物

清华大学周小红副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组可用于遗传毒性评价的酵母细胞DNA损伤蛋白生物标志物,覆盖8条全部已报道的DNA损伤修复通路,通过分钟级的多通路激活数据,可用于遗传毒性机制筛查。

YushiJin (金雨时), BoyuanXue (薛博元), XiaohongZhou (周小红)*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ARTICLE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Exposure Alleviates Geriatric Depressive-Like Symptoms through Regulating Neurogenesis and Neuroinflammation

环境多样性通过调节神经再生和神经炎症在改善老年抑郁中的作用及机制探索

首都医科大学高艾教授团队揭示了丰富的环境对老年抑郁症的缓解作用及其潜在机制,特别是在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和增强海马体神经生成方面,为社会隔离相关的老年抑郁症提供了新的环境调节策略。

Wei Zhang (张微), Guangyu Jiang (姜光宇), Huiwen Kang (康惠文), Jingyu Wang (王婧宇), Ziyan Liu (刘紫妍), Ziyan Wang (王子延), Danyang Huang (黄丹阳) , Ai Gao (高艾)*

首都医科大学

ARTICLE

Gestational Exposure to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of Emerging Concern and the Risk of Developing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Sex-Specific and Trimester-Specific Associations

妊娠期暴露于多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妊娠期糖尿病风险的关联:一项针对性别及孕期特异性关联的研究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陆少游团队系统评估了孕妇血清中双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酯、三氯生、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及新烟碱五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风险的关联,并进一步探究了孕妇特征及胎儿性别对暴露与结局关联的修饰效应。

Jinfeng Fu1 (付金凤), Yao Yao1 (姚瑶), Zhihong Huang (黄志鸿), Zhihui Guo (郭智慧), Xinxin Tang (唐欣昕), Xulong Chen (陈栩龙), Xinjie Li (李欣洁), Yiming Ge (葛伊明), Bingjun Lu (陆冰军), Yujie Sha (沙玉杰), Shaoyou Lu* (陆少游)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妇儿医院(龙岗),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

ARTICLE

Independent and Combined Associations between Metals Exposure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among the General U.S. Adults

金属暴露与炎症标志物关联关系:基于全美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的横断面研究

本研究基于NHANES的3451名成年人数据系统评估了尿金属与血液学炎症标志物的独立和组合关联,发现了平均血小板容积 (MPV)、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NLR) 可能是金属混合物暴露最紧密的潜在炎症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成年人血常规检查结果所表现出的更高的炎症水平与其个体的尿液中检测出的高水平金属暴露呈现出显著的统计学相关性,其中钴、镉、锡、钡、铊和铀等重金属的暴露水平对于炎症水平的变化有重大贡献。

Xinrui Feng (冯馨锐), Yaoyu Luo (骆曜宇), Min Zheng (郑敏), Xiaojie Sun (孙小杰)*, Xiantao Shen (沈先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ARTICLE

Association of 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 Exposure with Coronary Stenosis and Prognosi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全氟和多氟烷基类化合物暴露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郭会彩教授团队报道了PFAS暴露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PFOS暴露增加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风险和不良预后的发生。

Haoran Li (李浩然) #,Ming Yang (杨铭)#,Jiaxin Zhao (赵嘉欣)#, Zhenzhen Tan (谭真真),Longfei Li (李龙飞),Ziwen An (安子文),Yi Liu (刘诣), Xuehui Liu (刘学慧),Xiaoguang Zhang (张晓光),Jingchao Lu (鲁静朝),Ang Li (李昂)*,Huicai Guo (郭会彩)*

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神经和血管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环境与人类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ARTICLE

Impacts of Gestational F‑53B Exposure on Fetal Neurodevelopment: Insights from Placental and Thyroid Hormone Disruption

妊娠期F - 53B暴露通过胎盘屏障破坏及其对甲状腺激素调节影响子代胎儿神经发育

F-53B是一种新型的全氟辛烷磺酸代用品,广泛存在于人群的血清中,尤其是孕妇的母体血液和脐带血中。本研究发现母体F-53B暴露能够破坏胎盘结构和运输功能,并通过表观遗传改变影响甲状腺激素的胎盘运输导致胎儿神经发育障碍,提示早期大脑发育期间暴露于F-53B对子代早期学习和智力的不利影响。

Sujuan Zhao (赵素娟), Yumeng Sun (孙雨梦), Jiayao Duan (段佳瑶), Tianxu Zhang (张天旭), Yuchun Xiao (肖语醇), Yumin Zhu (朱玉敏), Yibo Jia (贾亦博), Wenjue Zhong (钟文珏), Lingyan Zhu (祝凌燕)*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ARTICLE

Toxic Alerts of Endocrine Disruption Revealed by Explain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基于可解释人工智能揭示的内分泌干扰毒性警报

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化学系Andre Silva Pimentel团队使用局部可解释模型无关解释方法(LIME),通过机器学习模型揭示了导致化合物内分泌干扰的子结构。这一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提升了可解释机器学习算法的可解释性。这推动了环境毒理学领域的发展,在该领域中需要对新型化合物的潜在暴露风险进行仔细评估。此研究还特别指出了一些子结构作为导致内分泌干扰的毒性警报,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及不利影响。

Lucca Caiaffa Santos Rosa, Mariam Sarhan, Andre Silva Pimentel*

Pontifícia Universidade Católica do Rio de Janeiro, Brazil

0 阅读:1

科创中国

简介: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