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中华日益强盛,科技光速发展,华夏儿女的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涨;然而,这美好的背后却是无数英雄的抛头颅洒热血,如今“山河已无恙”,那些英雄们又在哪里呢?江苏无锡曾有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每天过着看似平凡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忽然有6辆国产坦克来迎接老人。“坦克迎接”是什么待遇?人们这才知道,老人是一位抗战老兵,民族英雄。
老人叫“钱建民”,江苏无锡人,1940年考入“陆军机械化学校”(黄埔军校)17期,在战车学生队学习战车驾驶及战车指挥;仅是这简短的几句介绍,“出身黄埔”就足以反映出老人年轻时的英姿飒爽,不止这些,他还有一件珍贵的“战利品”,二战时日军18师团的“关防大印”。对历史有研究的朋友或许知道,所谓的“日军18师团”可谓声名显赫,这支部队堪称当时日军的王牌;当然,这支部队同样臭名昭著,因为其还是制造南京大屠杀的主力部队之一。
日军18师团,之所以称其“声名显赫”,主要是指其战力强悍,在新加坡战场上,这支部队曾以3万兵力迫使8万余众的英军缴械投降;之后,这支部队又侵入缅甸兴风作浪,当地军民无不谈及色变,亦对我军造成了严重威胁。众所周知,日军发动了侵华战争,殊不知日军侵略的区域覆盖整个东南亚,与我国毗邻的缅甸也在其中;当时“日18师团”开赴缅甸,企图彻底切断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军事上也称为“彻底切断中缅公路及我军后勤补给运输线”。
我军自然做出抵抗,但实事求是地说,前期我军由于武器装备的相对落后,日军屡屡获胜,气焰十分嚣张。例如“前哨战”中,我军在搜索过程中遭遇一队日军,双方不期而遇,几乎同时开枪,同时进入战斗状态抢占有利地形,结果却是我军惨败。此后,日军更是飞扬跋扈,日军18师团自誉为“丛林战之王”,年仅22岁的“钱建民”也在此时奔赴战场;当然,1943年的缅甸战场不仅有“钱建民”这样的中国远征军,还有美英等国军队与日军作战。
当然,日军虽然战力强悍,但面对多国军队,尤其被飞机轮番轰炸后,也只得龟缩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对战争、军事有研究的朋友或许知道,“丛林战”打起来非常困难,一是环境恶劣,二是茂密的草木不利于我军传统的作战方式。日军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以“18师团”为代表的日军在丛林中建起牢固的防御工事,企图利用地形负隅顽抗;以当时的战场情况来分析,最有效的进攻手段是“坦克强攻”,黄埔学习“战车”的钱建民有了用武之地。
简单地说,外国援助的坦克由此进驻丛林,“钱建民”也参加了秘密训练。这还引出一个地方,缅甸的胡康河谷,当地人称之为“魔鬼居住的地方”,俗称“野人山”;听这名字就不用多做介绍了,这里丛林茂密,高温潮湿,是一块面积巨大的“无人区”,钱建民的训练就在这种环境中进行。这里的恶劣环境不用多做形容了,“钱建民”一行人为了快速适应热带雨林的环境,训练和生活都在“野人山”中;一次野外拉练,钱建民所在的坦克部队行至毗邻“野人山”的一片原始深林,忽然发现茂密的草树中竟然藏着一些茅草屋。
最初时,“钱建民”一行人以为这是当地人居住的地方,但军事侦察还是必要的;谁也没想到,这些茅草屋出入的竟然都是穿着绿色服装的日军,同时日军也发现了“钱建民”一行人,战斗就这样打响了。前面说了,“钱建民”一行人可是开着坦克来的,日军见到坦克简直吓傻了;当然,结果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十余辆坦克轮番开炮,这些日军完全不是对手。
战斗来得猝不及防,结束的也十分迅速,谁能想到,“野外训练”中的坦克居然开进了日军老巢;这场战斗可谓意外收获,共歼灭敌人500余人,缴获2辆装甲车,其他物资无数,“钱建民”还缴获了一枚日军印章,竟然是日军18师团的“关防大印”。为此,当时的美国指挥官还奖励给“钱建民”一辆吉普车,这也是中国远征军中唯一写着“第一”的吉普车;就这样,日军18师团的“边防大印”一直被钱建民珍藏着,直到1945年的转移难民战斗中,“钱建民”不幸被被冷枪击中下巴,眼睛被溅起的玻璃刺伤,最终导致双目失明。
就这样,“钱建民”告别战场,回到无锡老家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此后71年中,乡里乡亲几乎没人知道“钱建民”的过去,甚至连他的女人也不清楚父亲的真正身份。就在大家都认为“钱老”只是一位普通的残疾老人时,那枚日军18师团的“边防大印”竟然被女儿整理衣物时翻了出来;老人是“英雄”的消息不胫而走,甚至震动了部队领导,随即各种形式的慰问接踵而至。
但“钱老”却很平静,他说:为人民服务不后悔,唯一的遗憾是,身为坦克兵,却因为双目失明不能亲眼看看咱们国家自己造的坦克,唯一的心愿是能亲手摸摸咱们自己造的坦克;如今中国科技突飞猛进,“中国制造”的坦克更是傲视群雄,“英雄”的心愿一定要完成,于是就出现了前文“6辆国产坦克迎接老人”的一幕。这里无需多言,为抗战老兵、为民族英雄,也为时年94岁高龄的“钱建民”老人,奉上最崇高的敬意。
2018年2月9日,“钱建民”老人含笑离世,享年96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