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品芝麻官很容易考取吗?很难,即使一切顺利,也要28年时间

熠书史话 2024-11-18 21:50:01

在中国古代社会,读书人的终极目标往往是步入仕途,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进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在众多官职中,知县作为一县之长,虽然品秩不高,仅为七品,但却是连接中枢与地方、朝廷与百姓的重要纽带,承载着治理地方、教化民众的重任。然而,从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到最终实授知县,这其中的艰辛与曲折,远非影视剧中所描绘的那般轻松。本文将以清代为例,详细探讨这一漫长而复杂的历程。(当然那些天赋异禀、考运爆棚的幸运儿,不算数,就说普通人)

清代民间儿童多在8岁至12岁之间入学,以10岁入学为例,孩子们开始接受系统的儒家教育。在私塾或家族学堂中,他们首先要背诵四书五经,这是科举考试的基础。待基础扎实后,便开始学习写作八股文,这是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八股文讲究格式严谨、内容空洞,对文字驾驭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一般而言,经过两年的刻苦练习,学生便可尝试参加县里举行的考试,即“县试”。县试是科举考试的起点,通过者才能获得“童生”资格,进而参加更高一级的府试和院试。

县试三年两考,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兼考经史策论。这两级考试虽然难度相对较低,但对于初次应试的考生来说,依然充满挑战。顺利的话,一个孩子在15岁左右便能通过县试,获得童生资格;而到了17岁,通过府试也并非难事。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清代很多名人都是在20岁之前便通过了院试,获得了秀才的功名。秀才虽然只是科举考试的初级阶段,但已经具备了参加更高一级考试——乡试的资格。乡试是科举考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生员齐聚省城贡院,竞争异常激烈。由于录取名额有限,全省上万名考生中,最终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举人的,往往只有几十人,录取比例极低。

对于大多数读书人而言,乡试是他们科举生涯中的一道坎。很多人屡试不第,终其一生都未能跨过这道门槛。即便是那些才华横溢的读书人,也往往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成功。以26岁作为考中乡试的年纪来计算,这已经是相当顺利的了。然而,这仅仅是迈向更高层次——会试的起点。会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级别考试之一,由礼部主持,在京城举行。会试的录取比例虽然略高于乡试,但竞争依然十分激烈。正常来说,参加两次会试能够通过的,都算是运气好的。即便是像纪晓岚、林则徐这样的天纵英才,也都在第一次会试中遭遇了挫折。因此,以参加两次会试而言,考中贡士的时候往往已经年近三十。

通过会试后,读书人便获得了进士的功名,这标志着他们正式步入了士大夫阶层。然而,获得进士功名并不意味着就能立即授官。清代新科进士的平均年龄为32岁,但由于候选队伍庞大,新科进士往往需要等待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获得实职。特别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进士的平均候补时间超过六年,长的则要八九年。所以说这里按30岁算都算是说的年轻了。

即便最终获得了官职,也并不意味着就能立即实授知县。这时已经36岁了,吏部只是按照流程发给官凭,至于能不能实授最终还得由地方督抚说了算。进士到省后至少要经过二年的考核期,表现优异者才能被实授知县,也就是说当上知县时已经38岁了。因此,一个普通读书人想要顺利当上知县,至少需要二十八年时间。这二十八年里,他们需要经历无数次的考试、还不能经历太多的失败,才能最终踏上仕途。

在这漫长的科举之路上,读书人不仅要面对知识的考验,更要承受来自家庭、社会乃至内心的巨大压力。他们中的许多人或许终其一生都未能实现自己的仕途梦想,但正是这种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知识的无限热爱,才使得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选拔了大量的人才为国家所用,更在无形中推动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科举制度的局限性。它过于注重形式化的考试和八股文的写作,忽视了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发展。然而,无论如何,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历史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

综上所述,从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到最终实授知县,这其中的艰辛与曲折远非影视剧中所描绘的那般轻松。它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去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但正是这种磨砺和锻炼才使得那些最终成功步入仕途的读书人们更加珍惜自己的机会和责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