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聊聊TBD:“蹂躏者”反被日军蹂躏,只可惜了英勇的飞行员

与SBD在中途岛海战中的风光无限不同,TBD成为了悲情的牺牲品。这一战实际上宣告了老式鱼雷轰炸机的没落,战后,剩余的TB

与SBD在中途岛海战中的风光无限不同,TBD成为了悲情的牺牲品。这一战实际上宣告了老式鱼雷轰炸机的没落,战后,剩余的TBD被美国海军基本弃用,即使后来仍有TBF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服役,也没能为TBD复仇。

TBD“蹂躏者”鱼雷轰炸机

TBD三个字母里,前两个是机型,就是鱼雷轰炸机Torpedo Bomber,最后D代表道格拉斯公司。这种飞机研制于1934年,1935年4月15日原型机首次试飞,当时创下了美国海军多个“第一”:第一架被广泛使用的美国舰载单翼机,第一架具有完全封闭驾驶舱,第一架具有动力驱动(液压)折叠机翼。三名机组成员串列座舱,最前面是飞行员,最后面是无线电员兼后炮手,中间是投弹手的座位,在轰炸过程中,投弹手俯卧,滑到飞行员下方的位置,用诺顿瞄准器通过机身底部的一扇窗户观察。

TBD的主要武器,是一枚1935磅(878公斤)的Bliss-Leavitt Mark 13空中鱼雷、或1000磅(450公斤)炸弹,挂在机身腹部中间的半埋式弹舱里,或3枚500磅(230公斤)通用炸弹(两侧翼根和机腹下各1枚),或12枚100磅(45公斤)高爆炸弹(每个翼根下6枚)。防御武器是后炮手配备的1挺7.62 mm勃朗宁机枪,以及在机头整流罩右侧安装的一挺7.62 mm或12.7 mm勃朗宁机枪。

1937年TBD正式进入美国海军服役,美国海军航空局采购了129架,装备萨拉托加号、企业号、列克星敦号、黄蜂号、大黄蜂号、约克城号和突击者号航母。到1940年,美国海军意识到TBD已经落后,于是开始了格鲁曼TBF复仇者的研制,但TBF还没来得及服役,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被拖入二战,TBD此时还剩下100架左右。

突击者号航母上的TBD机群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各国对海军舰船的建设还是以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这类舰只为主体,空中力量并不是海战的主角,除了日本以外,没哪个国家把航母作为海战的主战武器,即便是日本在偷袭珍珠港大获成功之后,也并没有意识到制空权对制海权的巨大帮助,仍把大量精力放在发展超级战列舰上。倒是美国一方面吸取教训、一方面迫于无奈,建立了以几支航母为核心的特混舰队,同时开足马力大建航母和飞机,把海战带入了以空制海的模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也因此,当时一般认为对舰船最有效的方式仍然是鱼雷,因为鱼雷装药量大,攻击的部位主要是对方舰艇吃水线附近,容易使敌舰迅速丧失战斗力。因此在美军一开始的战术中,都是使用鱼雷轰炸机打主攻任务。这在电影《决战中途岛》中也有体现:驾驶俯冲轰炸机的贝斯特多次请求担任主攻,但都被指挥官否决,甚至要求俯冲轰炸机挂载烟雾弹为鱼雷轰炸机指示目标。但被寄予厚望的TBD最后表现却让人大失所望。美国航母上共起飞了3批41架TBD,结果损失惨重不说,仅有的几架发射出去了鱼雷,还一枚都没有命中。

1架TBD降落在大黄蜂号航母时撞在右舷

9时25分,由大黄蜂号起飞的VT-8中队15架TBD由约翰·C·沃尔德伦少校指挥发现了南云舰队,在缺少护航战斗机的情况下向日舰发起了近乎自杀式的攻击,TBD被零式战斗机和日舰高射炮火全部击落,所有飞行员除乔治·H·盖伊少尉落水生还外,其他全部遇难。

《决战中途岛》这一段反映的就是沃尔德伦中队

9时30分,从企业号起飞的VT-6中队14架TBD由尤金·E·林赛少校指挥,向苍龙号和飞龙号展开攻击,11架鱼雷轰炸机被击落,所投鱼雷无一命中,指挥官林赛少校阵亡。

影片中林赛在坠毁前最后的眼神

10时10分,由约克城号起飞的VT-3中队12架TBD“破坏者”鱼雷轰炸机由兰斯·马西少校指挥攻击飞龙号,尽管有发明“萨奇剪”战术的约翰·萨奇少校率领6架F4F的拼死护航、并击落15架零战中的5架,但12架TBD仍有10架被击落,剩下的也因损坏严重返程时于海面迫降,指挥官兰斯·马西少校阵亡,射向飞龙号的5条鱼雷仍然无一命中。

测试投放鱼雷的TBD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命运早有定数。尽管低空飞行非常稳定,但TBD飞行速度太慢,投放鱼雷时不能机动,遇到敌机时无法机动摆脱,作为鱼雷轰炸机,TBD在投放鱼雷前必须以120英里以内的低速在100英尺的高度保持直线飞行,还要测定目标的大小、速度、距离等数据并输入鱼雷投放控制器,等待控制器反馈出投放点才能投下鱼雷,如此复杂繁琐的操作程序和飞行条件限制,给了对方防空火力和战斗机绝佳的射击瞄准机会,再加上缺少战斗机护航,TBD几乎是以一已之力在对抗整个日本航母编队,而且每次还只有10多架,也只有被蹂躏的份了。

企业号航母上的SBD(第1架)和TBD准备起飞

但也正是TBD飞行员的英勇无畏,让大批零战在低空消耗了油料和弹药,当美军赶来的SBD从高空俯冲而下时,天空中已零战的干扰已经大大减少,只能说TBD是以自己的牺牲为中途岛海战创造了条件,而那些牺牲的飞行员,也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推动了海战模式的变革。

事实证明笨重的鱼雷轰炸机在激烈的对抗中难以突破对方的防空火力网,作战效能并不高,这并不是TBD一种的问题,即使是最新服役的TBF同样也难当大任。中途岛海战中有6架TBF参战,这6架TBF部署在中途岛上,属于VT-8中队,在6月4日上午7:10分抵达日本编队上空,结果5架被击落,只有1架扔掉鱼雷后甩掉敌机带伤飞回了中途岛,后面两名机组成员1死1伤。

码字不易,觉得不错就请点个关注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列表

时间结点
时间结点 5
2021-10-20 06:08
不过美国佬的鱼雷也坑人
煤球
煤球 4
2022-04-29 20:51
天哪!没有最丑的只有更丑的![呲牙笑]
陈空陈
陈空陈 2
2021-10-22 22:39
太平洋战争初期鱼雷老是哑火

用户18xxx38 回复 10-29 17:07
这是航空鱼雷。

苍龙 回复 10-25 19:43
日本更坑,经常早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