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落榜又怎样?他们照样名留青史

吃瓜群众小明 2025-04-14 21:00:56

落榜生,听起来可不太妙。现在高考落榜,轻则一阵训斥,重则一通毒打。

殊不知,落榜生也是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先不说欧洲那个人尽皆知的落榜美术生,直接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就中国古代的落榜生,也是轻则“诽谤朝廷”,重则“毁了朝廷”。

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下吧。

先从重量级嘉宾入手:

上帝次子洪秀全:

清末农民军起义首领。他出身农家,屡试不第。

1836 年,他在广州参加科举考试期间获基督教传教书籍《劝世良言》。

1843 年,洪秀全第四次科举失利,愤而创立拜上帝教。

1851 年 1 月 11 日,他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宣告太平天国建立。1853 年 3 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起与清朝政府对峙的政权。

定都后,洪秀全派兵北伐和西征。但后期太平天国内部矛盾激化,发生天京变乱,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洪秀全重用陈玉成、李秀成等年轻将领以扭转危局,但在中外势力联合绞杀下,1864 年 7 月 19 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但是太平天国运动极大影响力清朝统治根基,为清朝不得不依靠汉族将领。

“天街踏尽公卿骨”的黄巢

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大齐政权开国皇帝。

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喜任侠,粗通笔墨,少有诗才。

曾到京城长安参加殿试不第,后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抱负,写下了《不第后赋菊》。

唐末关东大旱时,参加王仙芝起义军,王仙芝战死后成为起义军领袖,后进入长安,即位于含元殿,国号 “大齐”。

他的起义给唐朝致命一击,加速了唐王朝的倒台。

“短命皇帝”袁世凯

少年时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成绩不佳,本人更喜欢兵事,后训练新军,扶植军阀,在朝战争时发迹。

1882 年,朝鲜发生壬午军乱,袁世凯随吴长庆出兵入朝,因表现出色,被朝廷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驻朝,协助训练新军。1884 年甲申政变,他指挥清军击退日军,后被李鸿章委派为 “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

甲午战后,袁世凯得到刘坤一、李鸿章等人保荐,于 1895 年入主天津小站,用西法编练中国首支新式陆军,这成为他的重要政治资本,后来发展为北洋六镇。

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选择向慈禧告密,导致变法失败,由此获得慈禧信任,地位不断上升,先后任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等职。

在清末新政期间,他推行了诸多改革,如设立学务处举办新式学校、创立近代巡警、成立银行建立近代金融制度等,还联合张之洞等奏请废除科举。

1911 年武昌起义后,袁世凯被清廷起用为内阁总理大臣。他利用局势,一方面胁迫清帝退位,一方面与南方革命党谈判,最终于 1912 年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1915 年,袁世凯逆历史潮流,意图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引发护国运动,在各方压力下,他被迫撤销帝号,1916 年 6 月 6 日病逝。

再看看文坛领袖:

杜甫、李白就不再说了,这两位诗圣诗仙也是科举考试的失败者。

不过也幸得失败,才出现了中国诗坛高峰。不然也只是两名皇家寂寂无名的诗词写手而已。

蒲松龄:

著名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19 岁以县试、府试、院试三场连中第一的成绩考中秀才,

怀揣科举梦,他一次次踏入乡试考场,却屡战屡败。十几次尝试,直到 66 岁仍只是秀才。但他将满腹才情倾注笔端,写成《聊斋志异》,铸就古典文学瑰宝。

唐寅: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二十八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北京准备会试,因科举案受牵连而入狱,出狱后被贬为吏,从此告别仕途,游荡江湖,沉醉于诗画之间。

吴承恩:明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著有中国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

十多岁时就以文才出众而享有盛名,但一次参加乡试、两次参加会试都以失败告终。

嘉靖二十九年,被补为岁贡生,在国子监就读,后任长兴县丞,不久诬为贪腐入狱,后得到平反,任荆王朱翊钜府第纪善,隆庆四年,辞官回乡。

还有医学、商业等多位大佬。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世尊为 “药圣”。

14 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考中秀才后,他满心期待能在仕途崭露头角,三次奔赴武昌参加科举,却都铩羽而归。心灰意冷之际,他毅然转变人生方向,投身医学钻研。

此后二十七年笔耕不辍,反复修改,终写成 192 万字的《本草纲目》,深刻影响世界医药、植物学界。

盛宣怀: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多次乡试未中。但他在洋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办了许多实业,如轮船招商局、电报总局等,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

左宗棠:近代的民族英雄。参加科举考试三次会试落榜,后受林则徐赏识,凭借自身才能成为封疆大吏,对于中国的最大贡献是收复了新疆,这是足以彪炳史册的功绩。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