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第一罐头生产国,国人为何却光生产不吃,以出口为主?

楚风文史 2024-11-17 02:03:4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你有没有发现,几乎每个人的厨房里都放着几罐罐头?可有趣的是,这些罐头常常躺在角落里吃灰,直到临近保质期才被想起。

更有意思的是,我国偏偏是世界第一罐头生产大国,年产量高达860万吨,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

你说奇怪不奇怪?明明生产了这么多罐头,我们自己却不爱吃,反而大量出口。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一个法国人的十年执着

1795年的法国海军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长期航海的水手们因为吃不到新鲜食物,营养不良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困境,法国政府悬赏重金,寻找可以长期储存食物的方法。一位名叫阿培尔的法国人接下了这个挑战。

当时的航海条件异常艰苦,水手们只能靠着干面包、咸肉和朗姆酒维持生命。这些简陋的补给不仅营养匮乏,还容易变质腐烂。

据统计,18世纪末期的法国海军,因营养不良和坏血病死亡的水手数量,甚至超过了在战斗中阵亡的人数。这一惨烈的现状,深深刺痛了阿培尔的心。

作为一位饭店老板的儿子,阿培尔从小就对食物保存充满好奇。他注意到,人们烹饪食物时,高温能够杀死致病菌。

但问题是,如何让食物在保持美味的同时又能长期储存?他开始了漫长的实验。起初,他尝试用各种容器密封食物,从玻璃瓶到陶罐,甚至尝试过用蜡封口。

经过无数次失败,他终于发现,将食物放入密封容器中加热,能够显著延长保质期。这一突破性发现让他欣喜若狂,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日子里,阿培尔几乎倾家荡产,投入了所有积蓄进行试验。他需要找到最适合的容器材料、最佳的加热温度和时间。

有时,一批实验品刚做好,没过几天就全部变质,前功尽弃。但他从不气馁,每一次失败都让他离成功更近一步。

终于,在1810年,经过反复改良,他成功研发出了一套完整的食品保存方法,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阿培尔法"。

这项发明不仅为他赢得了法国政府的重奖,更重要的是为人类的食品保存开创了新纪元。

战争让罐头走进千家万户

罐头的大规模应用始于战争年代,这段历史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参战国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如何保证数百万大军的粮食供应?

传统的军粮储存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就在各国军方一筹莫展之际,罐头技术恰似及时雨,完美解决了这个难题。

美国率先建立了军用罐头生产线,每天能生产数十万罐各类罐头食品。英国、法国紧随其后,军用罐头产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战争的残酷反而推动了罐头工业的革新。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设备不断改进;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包装材料不断优化;为了满足将士们的口味,新品种层出不穷。

到战争后期,罐头已经成为军队的标配补给。一位美国将军曾说过:"罐头食品拯救了我们的军队,它不仅填饱了士兵的肚子,更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战后,大量的军工企业转向民用市场,带来了罐头工业的又一次飞跃。欧美各国的超市货架上,罐头种类琳琅满目。从传统的肉类、水果罐头,到创新的即食餐品,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婴儿食品罐头。

价格的平民化让罐头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家庭储备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世纪50年代,罐头已经成为欧美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存在。

中国罐头的特殊成长路

中国罐头工业的发展道路充满坎坷与传奇。1893年,广州茂美罐头厂的创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罐头工业时代。

这家由华侨创办的小工厂,最初只生产豆豉鲮鱼罐头,但其成功却激发了更多企业家的灵感。

随后的二十年间,上海、天津等地相继开设罐头厂,产品种类也从单一的鱼类扩展到水果、蔬菜等多个门类。而战乱频仍的年代里,许多工厂举步维艰,有的甚至被迫关门。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罐头厂被迫迁移到内地,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生产。这段经历看似是倒退,实际上却为新中国罐头工业的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这些内迁的工厂,将罐头生产技术带到了内地,为后来全国性的产业布局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罐头工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期间,为了保障前线将士的补给,国家大力扶持罐头产业。

各地纷纷建立新厂,引进先进设备,开发新品种。产量的激增印证了这一点:从1950年的1733吨到1953年的27854吨,短短三年就翻了十多倍。

更令人惊喜的是,中国罐头凭借其独特的口味和可靠的品质,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苏联成为第一个大规模进口中国罐头的国家,他们特别喜欢荔枝罐头和什锦水果罐头。

这一成功经验很快在东欧国家中推广开来,到1958年,我国罐头出口量达到了95257吨,创造了当时的历史新高。

外卖代替罐头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外卖平台的兴起,让"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美食"成为现实。这种便利性极大地冲击了罐头市场。过去,人们会在家里储存几罐罐头,以备不时之需。

但现在,只要动动手指,热腾腾的饭菜就能送到家门口,罐头的便利性优势荡然无存。

不仅如此,外卖食品的种类之多、口味之丰富,远非罐头可比。从川湘粤到日韩料理,从早餐小点到正餐大菜,应有尽有。这种选择的丰富性,让罐头显得相形见绌。

此外,现代人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度空前提高。虽然罐头在生产过程中要经过严格的杀菌,理论上比外卖更安全,但人们对罐头中防腐剂、添加剂的担忧始终挥之不去。

加上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新鲜至上"的理念根深蒂固,人们总觉得罐头食品不够"健康"。这种心理障碍,加速了罐头在家庭厨房中的边缘化。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消费观念的转变。早期罐头价格不菲,一罐黄桃罐头能买到一斤多新鲜猪肉,算得上是"奢侈品"。

这种价格定位反而给人留下了"罐头就该贵"的印象。即便现在罐头价格已经亲民了许多,但在追求"性价比"的年轻人眼中,还是显得不够划算。

外卖虽然单价可能更高,但新鲜现做的体验感和满足感,是罐头无法企及的。

《——【·结语·】——》

说到底,罐头的故事折射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文化土壤里,会开出不一样的花。

欧美人把罐头当作生活必需品,我们却把它当成应急食品。这种差异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文化因素。

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毕竟我们的罐头产业依然蓬勃发展,只不过是找到了另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中国是世界第一罐头生产国,为何国人却光生产不吃,以出口为主》网易

《中国是世界第一罐头生产国,为何国人却光生产不吃,以出口为主?》搜狐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