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冲字幼子,知识渊博,军事才干出众,是东晋很有作为的将领之一。早年追随哥哥桓温征战,立下不少战功,升迁振威将军、江州刺史、领南蛮护军、西阳谯二郡太守。在他出镇江州十三年后,哥哥桓温去世,朝廷任命桓冲代兄担任职责,桓冲即成为桓氏家族新的“掌门人”。 桓冲出任以后,尽忠王室,主动配合朝廷局势变动,以其自解扬州为起点,桓氏家族势力逐步退出以建康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域, 形成了由谢安主持朝政,桓氏、谢氏两大家族分据荆州和扬州的政治格局。
一、桓氏家族势力独大
历史上东晋一朝,又可称之为门阀政治社会,东晋朝廷从建立初期即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局面,终极一朝,都由世家大族轮流执政。 谯国桓氏继琅玡王氏、颍川庾氏之后,成为主导东晋政局的又一新兴势力。
东晋永和元年(345),桓温代替庾翼,出任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 由桓温出镇荆州开始,桓氏家族初登政治舞台。 荆州位居长江中游,历来军事战略地位极重。随着桓温对荆州的经营,桓氏家族势力日益强大。永和十二年(356),桓温在第二次北伐之后,声望和军事实力剧增,上疏朝廷还都洛阳,进而朝廷加桓温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统领朝廷内外大事。 兴宁二年(364),桓温主持了东晋历史上颇有成效的“庚戌土断”,以及上疏“便宜七事”,对东晋当朝的户籍、职官制度、教育等方面加以整顿。 朝廷又加桓温扬州牧,召其入朝参政。桓温一步步成为东晋权臣,经营荆州大本营二十年,其荆州兵成为朝廷抵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重要军事力量。 桓温在朝廷的个人威望和军事实力越来越大。
兴宁三年(365),桓温移镇姑孰,让弟弟桓豁监荆扬雍州军事、领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假节;弟桓冲监江荆豫三州之六郡军事、南中郎将、假节。 以此为标志,桓氏经营荆州二十年后,正式向东晋政治中心建康靠拢。
太和四年(369),桓温第三次北伐,由于遭到枋头之败,威望和势力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桓温试图通过在朝廷内外树立威望以雪耻, 于是接受幕下郗超的建议,废除海西公,立简文帝司马昱。 朝廷内外受制于桓温,权倾一时。不久,简文帝在东堂去世,遗诏让桓温依照诸葛亮、王导旧事,辅弼国政。 桓温原本想借助简文帝篡权, 未能如愿。 皇太子司马曜即位后,桓温又暗示朝廷加九锡,而此时朝廷重用谢安、王坦之等人,他们知道桓温已经患疾,迟迟不下诏,桓温没有等到朝廷加九锡就去世了。
桓温去世,桓氏家族遭遇重大打击。 但是,此时在长江流域桓氏家族势力仍然相当强大。 朝廷在桓温去世之后, 桓温以前所掌控的地方仍任命桓氏子弟代领,桓氏家族占据着长江中下游的荆州、江州、扬州等重要军事地域 。《资治通鉴》刘宋孝建元年(454)载:“初,晋氏南迁,以扬州为京畿,谷帛所资皆出焉;以荆、江为重镇,甲兵所聚尽在焉,常使大将居之。三州户口居江南之半。”军事、物资,人力,都集于荆、江、扬三州。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四曰:“荆、湘、江、广据江东之上游,地富兵强,东晋之立国倚此也。”东晋时期湘、广两州由荆州统属。 由此观之, 桓氏家族所据地域, 关乎东晋朝的安危与发展。
两晋时期统治的各州郡, 都是以其距离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地理距离来决定战略位置重要与否。西晋重镇主要是冀、幽、平、并、雍、凉、秦等,这些州郡都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前赵和前凉相连接, 都面临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侵扰的威胁, 所以军事地理位置很重要。东晋朝廷退守到建业立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不断向南推进,荆、江、徐、扬各州郡成为东晋军事前线乃至战略重镇。
此时从东晋朝廷外部所面临的形势来看, 北方前秦政权吞并了前燕、前凉,几乎统一了北方,同时又南下侵犯两淮地区和蜀地, 试图渡过长江消灭东晋政权,形势十分危急。桓氏家族在长江流域经营多年, 成为朝廷抵御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及北伐的主要军事力量。 然而, 国家主要军事力量由桓氏一家掌控,容易造成不受控制的局面,且存有政权被颠覆的潜在危机。 对朝廷来说,桓温去世,正是对桓氏家族权势进行调整的一个重要机会, 也是接下来东晋政权发展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桓冲审时度势自解扬州
桓温去世之后,桓冲代温居任,都督扬豫江三州诸军事,扬州刺史、镇姑孰。 桓冲为“温诸弟中最淹识,有武干,温甚器之”,才识俱佳,众望所归。作为桓氏家族新的代表人物, 如何面对朝廷对其家族权势的重新分配问题, 是关系家族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桓冲的态度和每一步抉择,都事关桓氏家族以后的命运。
桓冲代替桓温担负职责后, 极力向朝廷表明立场,尽忠王室。一改桓温在世时的专任专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对生杀大事,都“上疏以为生杀之重,古今所慎,凡诸死罪,先上,须报”,决不恣意专权。当桓氏党羽中有人劝说桓冲,解除当时有声望的人,实行专制,桓冲也没有听取他们的建议。 不久,桓冲做了一个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决定:上疏出让扬州,请求外镇。 桓冲自解扬州的过程,文献记载如下:
谢安以时望辅政,为群情所归,冲惧逼,宁康三年,乃解扬州,自求外出。 桓氏党与以为非计,莫不扼腕苦谏,郗超亦深止之。 冲皆不纳,处之澹然,不以为恨,忠言嘉谋,每尽心力。
桓冲本以将相异宜 ,才用不同 ,忖己德量不及谢安,故解扬州以让安。
桓冲以谢安素有重望, 欲以扬州让之,自求外出。 桓氏族党皆以为非计,莫不扼腕固谏,郗超亦深止之,冲皆不听,处之澹燃。
以上史料记载主要提供了三个信息: 谢安辅政朝廷,此时声望极高;桓冲自觉能力不及谢安;桓氏党羽竭力劝阻桓冲打算自解扬州、 请求外镇一事。“谢安素有重望”“冲惧逼”“忖己德量不及谢安”落笔点都不同程度集中在谢安当时在朝廷的威望和地位, 对桓冲造成压力, 是促使他自解扬州的直接原因。
此时朝廷天子幼小,又丧失元辅,由谢安辅政。为了打压桓氏家族在建康的政治优势地位, 谢安上疏请崇德太后临朝,“安不欲委任桓冲, 故使太后临朝,已得以专献替裁决”。如此一来,阻断了桓冲进入内廷的机会, 桓氏家族没能继续保持桓温时期在内廷的政治优势,丧失了在建康的政治权力,这对桓氏家族继续在以建康为中心的地域立足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从谢氏家族而言,为了门户之计,政治上权力的步步上升势必引起家族势力在地方的扩张。
除了上述造成桓冲自解扬州的直接原因外 ,从桓氏家族方面来看, 在面临朝廷排挤其家族的压力下,保证家族在变故之时不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保障整个家族的发展,减小朝廷的防备,是桓冲主动出让扬州的内在原因。在桓温临死之时,桓冲曾向桓温请示,以后如何处置谢安和王坦之,桓温回答是“伊等不为汝所处分”。 所以,当桓氏党羽力劝勿请外镇时,桓冲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而且态度坚决,这也是桓冲为门户之计最好的选择,即审时度势,自避锋芒。
三、桓、谢分据长江中下游
“扬州统摄京畿,权任要重”。扬州位于长江下游,靠近建康,拱卫京师,战略位置十分突出。依托江、浙富庶之地,是东晋战略大后方的屏障。 东晋以后,扬州历来由朝廷当局者所掌控。兴宁三年(373),“甲寅,诏以冲都督徐豫充青扬五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镇京口;以安领扬州刺史,并加侍中”。 桓冲出让扬州以后,扬州刺史一职由谢安代领。 不久,谢安又解除桓冲在徐州的职任,桓冲自京口移镇姑孰。此后谢氏在建康中心地域政治军事权力增大, 确定了其统领长江下游的地位。
桓冲自解扬州的行为, 对其家族发展和朝廷政局来说,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桓冲自解扬州开始,到太元二年(377),桓豁去世,桓冲领荆州刺史,到达江陵,上疏移镇到上明。桓氏家族逐步沿着当初桓温从荆州开始一步步将势力扩充到以建康为中心的地域的路线, 又一步步退回荆州大本营。 不难看出,桓冲出让扬州,正式开启了东晋当朝与桓氏家族势力的调整,最终形成了以桓冲领荆州,控制长江中游,谢安则控制扬州,负责长江下游和京师防卫。 也可以说,这是东晋当局相权与将权的划分。谢安主政朝廷,桓冲出镇在外,确保东晋军事防御。 正是由于桓氏与谢氏在东晋政权中势力的平衡, 保证了东晋中后期的稳定, 在不久后与前秦的对抗中, 淝水之战,东晋大获全胜,这是桓氏与谢氏在军事上东、西两边协力防御前秦的结果。
东晋政权是由世家大族轮流执政的政权, 世家大族之间力量的彼此消长, 是东晋朝廷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桓、 谢两大家族既有争权夺利的冲突,也有维护士族阶级利益的本能。 在东晋中后期,桓氏家族在政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桓冲自解扬州为转折点,桓氏家族在势力收缩中平稳发展,虽然没有了昔日的权势, 但重新奠定了桓氏在东晋朝的军事地位, 对当时东晋政局来说, 避免了政治纷争,保障了朝廷内部的相对和谐。 总体看来,桓冲不失为东晋历史上有作为的将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