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三名城管在工作中不慎落入河中,却无一人出手相救,甚至有人说没有“救人证”。这一幕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引起了我们对公民责任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据了解,事发于4月22日下午,三名城管驾驶一辆皮卡车在江阳西路右拐时失控,冲上绿化带后撞断护栏,坠入古潮河中。车内的三人被困在水中,生命危急。然而,周围的路人却只是围观,并没有报警或施救。有的人还说:“没有救人证,不敢救。”直到附近派出所的民警赶到现场,才叫来消防队员将三名城管救起,并将车辆打捞上来。
引发热议
这一事件在网上引发了热议,有的网友指责城管暴力执法,欺压百姓,导致市民对他们失去信任和同情。
城管的职责是维护和管理城市的秩序,包括清理占道经营、违章建筑、垃圾污染等问题。从表面上看,城管是为了让城市更美好、更有序而工作的。但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他们却经常与小商贩、摊主、市民发生冲突和纠纷,甚至出现暴力执法、殴打群众、滥用权力等丑闻。
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典型的城管丑闻案例:
· 2018年1月23日,河南郑州市的城管执法人员“上屋抽梯”,导致在屋顶拆卸广告牌的工人用绳索下滑时坠楼身亡。
· 2017年7月8日,河南焦作市山阳区城管局协管员杨鹏,在清理占道时遇到70余岁的老大爷占道经营,便没收杆秤让其离开。谁料,老大爷突然下跪求得同情。随后,杨鹏也选择了向老人下跪磕头。
· 2016年7月28日,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县发生一起血案,水果商贩张国友在路边卖西瓜时,与当地前来执法的城管人员发生争执,张国友见自己老婆被城管人员摔倒之后,手持西瓜刀将执法人员李某刺伤致死。
· 2014年4月19日上午9点,温州苍南县灵溪镇,城管执法时将一名拍照的群众打倒后,引发群众围堵城管执法车辆。
这些案例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类似的事件没有被曝光或者被忽略。这些事件反映了城管在执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缺乏合理的执法依据和程序。很多时候,城管的执法行为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也没有规范的执法程序,导致执法的随意性和不公正性。比如,城管对占道经营的处罚标准和方式不统一,有时是没收货物,有时是罚款,有时是强制拆除,有时是暴力驱赶。这样的执法方式让小商贩感到不公和无奈,也容易引发抵触和反抗。
·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很多时候,城管在执法中没有充分地与当事人沟通和协调,而是采取强硬和高压的态度,导致执法的冲突和对抗。比如,城管在清理占道经营时没有给予当事人合理的时间和空间,也没有提供合法的经营场所或者补偿方案,而是直接动用武力或者工具进行清理。这样的执法方式让小商贩感到不尊重和无助,也容易引发激烈和暴力的反应。
·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很多时候,城管在执法中出现了违法或者不当的行为,却没有受到及时和严厉的监督和问责。比如,城管在执法中殴打群众、滥用权力、贪污受贿等问题,往往只是被停职或者调岗,并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的监督和问责机制让城管感到有恃无恐,也让群众感到愤怒和失望。
群众为什么会见死不救
这些问题造成了城管与群众之间的深刻隔阂和对立,也造成了城管在舆论中的恶劣形象和声誉。因此,在扬州城管落水事件中,群众不仅没有施救或者报警,还说出“我没有救人证,怕被罚款”这样的话语。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呢?
一方面,这是一种报复心理。群众认为城管在平时对他们不公正、不尊重、不友善,甚至残暴无情,因此在城管遇到危险时,他们也不愿意伸出援手,甚至幸灾乐祸。他们认为这是对城管所作所为的一种惩罚和报复。 另一方面,这是一种无奈心理。群众认为城管在平时对他们施加了各种限制、规定、处罚,甚至威胁恐吓,因此在城管遇到危险时,他们也不敢冒险去救助,甚至担心自己会被牵连或者反咬。他们认为这是对自己安全和利益的一种保护和顾虑。
总之,这是一种缺乏同情心、缺乏正义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心态。这种心态既反映了群众对城管的深刻不满和厌恶,也反映了群众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淡漠和冷漠。
如何看待这件事
那么,在面对这样一个事件时,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
首先,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到城管工作的困难和价值。城管工作是一项艰苦而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城市的环境、秩序、安全等方面,对于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城管人员在执法中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他们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我们不能因为一些个别的负面事件,就否定和抹黑城管的整体形象和价值,也不能忽视和漠视城管人员的人权和尊严。
其次,我们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城管工作的改革和监督中。城管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是城管部门自身的责任,也是社会各方面的责任。我们应该通过合法和合理的途径,对城管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推动城管部门完善执法依据和程序,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加强执法监督和问责,保障执法公正和透明。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支持城管工作,与城管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共同维护和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我们应该正确地处理好人性和道德的问题。无论是城管还是群众,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在面对生命危险时,我们应该抛开一切成见和偏见,以人为本,伸出援手,救死扶伤。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善意和同情,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和良知。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利益或者规则的纠葛,就忘记了最基本的人性和道德。我们应该以此为鉴,反思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树立自己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