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曹雪芹抬出比干、西施,就是林黛玉的两个精准定位

屏山品红楼美 2024-07-15 19:54:51

宝玉初见黛玉,在对方的眼里,有一段对人物形象的具体描写,黛玉的为: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一段历来被解读为对黛玉形象、仪态、神韵的描写,其实这么理解太浅显了,最后的两句才是重点中的重点,核心中的核心。

这里面抬出来了两个人物:比干、西子。

比干

比干是商朝的名臣重臣,帝王太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纣王的叔叔,是帝乙的托孤之臣,官至丞相,封于比国,因此称比干。

比干是历史上公认的能臣、贤臣,后世历代被追封追谥,道教尊比干为文曲守财藏真福禄真君,所以,比干是文曲星、是财神、是福禄真君,总之,中国传统最为人们所推崇的美好愿景,都集中在了比干一人的身上。

比干的结局很惨,因为谏纣王而被杀,其家人逃出朝歌,避难于长林(今天河南省淇县),在石室生下一个男孩,取名泉,从此比干的后人就姓林,泉就是林姓始祖,曹雪芹令林如海姓林,且为诗书之族、且探花及第、且担兰台寺大夫,就是在告诉读者说,林如海是比干苗裔,继承了比干的文曲星基因。

历朝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名士,多前往拜谒比干庙,表达对其的瞻仰崇敬之心,比干尤其在文臣士子心中,已经成为忠贞诤谏的图腾,是学习的榜样,是文人的典范。

比干为多窍之心,这个窍,在传统文化的意味里,窍越多证明人越有智慧,俗语说“七窍玲珑心”,就是比喻一个人拥有很高的智慧,比干恰恰是智慧的代表。

所以,曹雪芹形容黛玉的心同样玲珑多窍,较比干还多一窍,这是怎样的智慧呀!而且别忘了,这个“林”字原本就已经和比干联系在了一起,是再说,林家历代为治世之能臣,林黛玉虽说是女子,但曹雪芹眼里的女子“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王熙凤、秦可卿、贾探春、薛宝钗纵然都是治家的好手,但她们和黛玉比,缺了一些“窍”,也没有林氏的基因和家风加持。

这一句话,就是给黛玉最精准的个人能力、才干、水平和对于贾家意义的定位。

西子

西子即西施,本为越女,被送至吴王宫,成为夫差的宠妃,西施身上有两个标签:

一是顶级的美丽,是瘦弱型美人儿的代表。将黛玉比西子,是说黛玉是瘦弱型的美人。

二是她是被政治所害的女性。西施虽为夫差的宠妃,但吴国的灭亡并不是西施造成的,她和妲己、褒姒这种惑乱后宫的女性完全不同,夫差之死、吴国之败,是夫差刚愎自用的结果,历史从来没有让西施来承担责任。《墨子·亲士篇》甚至将西施和比干、孟贲、吴起并列,称西施“西施之沈,其美也。”还在为她的命运深深惋惜。史书和文人墨客多赋诗西施,这些作品的基调,都是将西施定义为一个受害者。

将黛玉比西子,是在说黛玉的美丽和人格的高洁,可惜她和西施一样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被贾府所害的一个牺牲品。

至于病如西子,西施应该是没有什么病的,越国不可能为吴国送一个病秧子过去。这里的病1,应该是一种女人的弱态似病的美,古人对女性的审美,尤其是文人对于女性的审美,在许多朝代都推崇女子纤弱之美,在今人来看这是一种病态不健康的审美,但这确实存在于大部分朝代,像唐朝的女子以丰腴为美的自信时期是短暂的,更多的是“楚王好细腰”“缠足令女子颤巍巍”的病态审美。所以,这里并不是说真的有病。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图片来源:《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0 阅读:28

屏山品红楼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