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目前施行的义务教育为12年:小学入学前1年、小学5年、中学则是各3年。
朝鲜2000年以后小学课程新加入「英语」、「计算机」等科目,结果成了增加学习压力的理由之一。这几个新设科目都是顺应时代要求的重要科目,尤其在衔接高等教育与生产现场的后期中等教育阶段,更是备受重视。
大学生也要接受军事化管理
朝鲜的幼儿园为2年期,并区分为低阶班与高阶班。在1972年以后,每一位满5岁的幼童都能接受高阶班一年的义务教育,至于在就读幼儿园前的阶段,则是集中由托儿所来照护,因此人人都从小就熟悉团体生活。
满6岁之儿童则进入小学,政府会针对学龄儿童进行普查,并发送入学通知书,若不把学龄儿童送往学校,将会受到法律惩处,因此小学的就学率超过98%。
在授课科目方面,国语学科的授课内容为革命传统与革命精神涵养、对祖国之忠诚、激发斗争意识、爱国主义等内容;数学部分是以计算为主的实用数学,且问题题型皆引用自政治、经济与军事。
中等教育机关方面,随时代之不同,各有相异与变化之处。从最初的初级中学4年、高级中学2年到1967年的5年制中学与2年高校,1980年再转变为中等班3年、高等班3年,到了2002年九月随着学期制的实施将学校名称再度更改为「中学」,并延续至今。
到1989年,朝鲜全国一共成立了270多所大学。其中金日成综合大学为朝鲜最高学府,坚守党的唯一思想体制,并强化阶级意识,唯有忠实地为党、为革命奉献,才能具备入学资格。显然,党的政策对大学有重要影响。
此外,大学生的日程与军队相去无几,几乎没有个人生活的余裕,过着彻底的团体生活。学生们从早上8点开始,就要先进行30分钟的读报会,主要内容为政治思想教育,谈论议题多为革命性、积极性、人民性。朝鲜大学生们有90%以上都过着宿舍生活,宿舍的每一层楼都有一名总长,负责挑选党性优者与党性劣者、成绩优秀者与成绩低劣者,然后混合配置房间,每间房为4至6名学生。
军事活动也是学生们不可避免的一项历程。金日成综合大学里,有50多名军事讲座教官,学生每年都要接受280小时的军事理论课程与履行军事技术科目,且每学期末也得接受10天的野外军事训练,在毕业之前,更需要接受为期一个月的枪枝使用训练。
英语成为必修科目

朝鲜一直积极发掘并重用年轻人才。国家的目标是建设成为经济强国与科学技术强国,其实也就是人才强国,那么是如何贯透过教育革命来建设人才强国呢?
从一段平壤学校内教学景象的影片中可看出学生们正努力学习英文,而学生们一周要接受两小时的英语教育课程,培养读与说的能力。
努力学习的不只是学生。能成为英语教师者,基本上需要具有海外留学的经验,为了提升学生们的英语实力,所有教师也必须通过严格的审查与选拔。不知从何时开始,英语已成了朝鲜的必修科目,国家也不吝惜在教育上投注资源,只要一有需求,就会给予全力的支持。考虑到过去菁英阶层的第一外语是俄语,不难发现现在朝鲜的教育政策走的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实用路线。
既然如此,那么其他外语教育又是如何呢?朝鲜的教育政策中,亦涵盖了中文,这是因为中文是朝鲜对外政策中经常使用的重要外语。在国家的奖励之下,如今学习中文的风潮也较以往为盛。
事实上,英语教育从1970年以后就开始了,小学的学习课程中便已出现英语学科,大学亦然,第一外语为英语,第二外语可自由选择中文或日语、俄语等不同语言。虽然外国语大学为了培养其专业性,相关学术研究范畴较其他学校更加深入,但金日成综合大学或其他商业大学、轻工大学等,第二外语则非必修,只列为选修科目。无论如何,英语学习热潮确实更胜以往。
那么,朝鲜为何对英语教育投入如此大的心力呢?其实1999年代的朝鲜,正是面临所谓「苦难行军」的时代,也是在那时转为低生育率的国家;根据预估,大约再过20年,朝鲜将会进入劳动力不足的状况。
然而往后将不再以便宜劳动力为优势,而是改为培养高产值人才当作主力的知识经济时代,所以人才教育的必要性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朝鲜认为必须强化英语教育,以跨入知识经济时代。
透过这一连串过程,我们不难揣测出朝鲜的想法:不惜一切代价,要让自己的国家成为经济强国,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先从社会底层开始图谋变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