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连长胡尚礼,三次派班长寻找面粉,成功引诱毙伤20余日军
世人皆知八路军战术灵活,智取敌军,却鲜有人知在山西太岳军区,有这样一位连长,他三次派人去寻找面粉,却引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伏击战。
1941年夏日,日军正在山西肆意"强化治安",妄图蚕食我抗日根据地。一位年轻的八路军连长胡尚礼,带领着他的八连,悄然潜入太岳区沁源北部的王和地区。
就在日军闭门不出、草木皆兵之际,胡连长却让一班长三次前往古寨,只为讨要150公斤白面粉。一班长心知肚明,这一带根本不产小麦,要到面粉谈何容易?可胡连长却一再坚持。
究竟这150公斤面粉有何玄机?胡连长为何三番五次派人去要一个不可能要到的东西?这看似简单的要面行动,又怎会让日军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
一、巧施连环计:胡尚礼的"三要面粉"之谜
1941年的山西,日寇正在实施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这不过是他们蚕食抗日根据地的遮羞布罢了!在太岳军区,日军不断向我根据地渗透,妄图一步步蚕食我军阵地。
6月的一天,38团八连悄然进驻太岳区沁源北部的王和地区。这支部队的指挥官,便是后来声名远播的胡尚礼连长。
当时的形势十分微妙。日军得知八路军进入王和地区后,竟一反常态地闭门不出。这倒让胡连长颇感意外:"这帮日寇,平日里不是很嚣张吗?今天怎么倒像只缩头乌龟了?"
这时候,八连指导员张道荣找到胡连长,两人在营房内密谈许久。待张指导员离开后,胡连长立即叫来了一班长。
"去古寨一趟!"胡连长开门见山地说,"告诉维持会,让他们给咱连队送150公斤白面粉来。"
一班长听了这话,顿时愣在原地。要知道,王和地区根本不产小麦,从何处要来白面粉?可胡连长却说:"必须要到!要不到今天,明天继续去要!"
第二天一早,胡连长又派一班长去古寨要面粉。消息很快传到了日军耳中:八路军派人来要面粉了,看来是真的缺粮啊!
到了第三天,胡连长再次让一班长带人去要面粉。只是这一次,他特意叮嘱道:"催完面之后,立即到村北占领阵地。记住,不准敌人进村,也不准村里人出村!"
这时候,聪明的一班长才恍然大悟:原来连长这三天"要面粉"是在给日军下套!日军见八路军接连几天派少量人员外出活动,必然会认为我军在此驻扎的只是一小股部队。
果不其然,就在一班长第三次去要面粉的当天,八连的侦察员发现,日军果然按捺不住了。一支由100多名日军和五六十名伪军组成的队伍,正向古寨方向急速行军。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趁八路军分散之机,一举将这支"小股部队"剿灭!
殊不知,胡连长和张指导员早就算准了日寇的心思。此时的八连主力,已经在预设阵地严阵以待。当日伪军大摇大摆地进入伏击圈后,胡连长一声令下,密集的火力瞬间覆盖了整个战场。
这场伏击战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最终,八连不仅毙伤了20多名日军,还缴获了大量战马、枪支等军用物资。而这一切,竟是从一个看似普通的"要面粉"计策开始的。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这才明白过来:胡连长派人三次去要面粉,哪里是真的要粮食?分明是设下了一个连环计!第一次去要面粉,是为了让日军知道八路军的存在;第二次去要面粉,是让日军确信我军人数不多;第三次去要面粉,则是要打消日军的顾虑,让他们放心地扑向陷阱!
二、埋伏显神通:一场出其不意的伏击战
这场以"要面粉"为诱饵的伏击战,堪称八路军智取敌军的经典战例。当日军大摇大摆进入伏击圈的那一刻,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伏击战。
胡连长早在战前就仔细研究过这片地形。古寨三面环山,只有一条主要进村道路。这样的地形,正好设伏!他将全连兵力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担任阻击,一部分负责包抄,还有一部分充当预备队。
战斗发生在一个晴朗的上午。当一班长第三次去古寨要面粉时,日军果然按捺不住了。他们认为,八路军三番五次派人来要面粉,说明这支部队的给养已经出现问题,正是一举剿灭的好机会!
日军中队长带头冲在最前面,后面跟着100多名日军和50多名伪军。他们快速向古寨推进,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
进村的必经之路上,胡连长早已布置好了三挺轻机枪。这三挺机枪呈品字形分布,可以形成交叉火力。步枪手则隐蔽在灌木丛中,掷弹筒也选择了最佳射击位置。
当敌军进入伏击圈后,胡连长没有立即下令开火。他要等敌人完全进入包围圈,断绝其退路。直到敌军的主力完全暴露在火力范围内,胡连长这才举起了手中的信号枪。
"砰!"一声清脆的信号枪响,三面火力突然倾泻而出!
日军这才意识到上当了,但为时已晚。三挺轻机枪首先开火,形成了一张密集的火力网。紧接着,八连的步枪手和掷弹筒也纷纷开火。整个战场顿时硝烟弥漫,枪声大作!
日军仓促应战,但他们已经陷入了被动。想往后撤,后路已被切断;想强行突围,又遭到猛烈的火力打击。最要命的是,他们根本搞不清楚八路军的兵力部署,只能盲目还击。
战斗进行到最激烈时,日军中队长被一颗子弹击中,当场毙命。副中队长见状,立即指挥部队撤退。但此时想撤,已经晚了!胡连长早就料到敌人会往这个方向撤退,预备队已经在那里设好了埋伏。
这场伏击战整整持续了一个小时。最终,日军不但折损了20多人,还丢下了大量军用物资。尤其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三八式"步枪,这一次就缴获了十多支。
更重要的是,这场胜利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此前,日军在这一带可谓是横行霸道,动辄烧杀抢掠。这次吃了这么大的亏,他们再也不敢轻易出动小股部队了。
对于八连来说,这场伏击战的意义远不止于消灭了20多个敌人。它证明了,只要运用得当,即便是较小规模的部队,也能给予敌人沉重打击。而这,还仅仅是胡连长一系列精彩战术的开始。
三、奇兵天降:出人意料的民兵配合
在这场震惊日军的伏击战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两位当地的民兵领袖李德昌、郑世威,在战斗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德昌原本是当地的一名年轻农民,但他对家乡的地形了如指掌。他和郑世威带领的民兵队,早在八连到来之前就一直在这片地区活动。他们对日军的活动规律、巡逻路线都了解得清清楚楚。
"李大哥,你说日军每次外出,都要经过这条小路?"胡连长在战前专门找到李德昌了解情况。李德昌不但详细介绍了日军的行动规律,还带着胡连长实地考察了地形。
郑世威则是另一位能人,他组织的民兵队虽然只有二十几个人,却个个都是射击好手。在当地,他们还有个响亮的绰号叫"飞虎队"。这支民兵队最擅长的就是利用地形优势,打敌人措手不及。
胡连长在制定伏击计划时,特意将这两支民兵力量纳入其中。李德昌的民兵负责在村外设立暗哨,监视敌情;郑世威的"飞虎队"则被安排在战场侧翼的制高点,负责切断敌人的退路。
当日军中队长带队进入伏击圈的时候,李德昌的民兵已经提前通过秘密联络方式,向八连报告了敌军的具体人数和武器配备。正是这个情报,让胡连长能够准确判断战机。
战斗打响后,郑世威的"飞虎队"立即显示出了他们的特殊作用。他们占据高地,居高临下射击,日军根本想不到在这个位置还有伏兵。当日军仓皇后撤时,正好撞在"飞虎队"的枪口上。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民兵的战术创新。他们在山坡上设置了一种特殊的联络方式:用竹筒制成的"哨子"。这种哨子发出的声音和山里常见的鸟叫声几乎一模一样,日军根本分辨不出。
战斗中,李德昌和郑世威的民兵就是用这种方式相互通报敌情。当发现日军调整部署时,立即用"鸟叫声"示警;当发现敌人漏洞时,又用不同的"鸟叫声"提醒战友。
这种军民配合的战术很快在太岳军区传开了。此后,八路军在这一带的许多战斗中,都充分发挥了民兵的特殊作用。有的民兵负责侦察敌情,有的负责切断敌人退路,有的则专门设伏打援兵。
最让日军头疼的是,他们根本分不清谁是普通农民,谁是民兵。白天在田里干活的农民,晚上可能就是拿着步枪的神枪手。这种军民一体的作战方式,让日军防不胜防。
李德昌和郑世威的民兵队后来还总结出了一套"农具战法":他们把农具改装成武器,锄头可以挖战壕,镰刀可以切断电话线,连耙子都能变成简易的拌马索。这些看似普通的农具,在关键时刻往往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这次伏击战后,胡连长专门请示上级,为李德昌和郑世威的民兵队记功。他说:"没有民兵配合,这场伏击战不可能打得这么漂亮!"从此,太岳军区的各支部队都开始重视发展和培训民兵力量,使之成为正规军的有力补充。
四、围点打援:连环伏击的战术升级
古寨一战的胜利消息很快传到了日军驻地。平遥城内的日军大队长龟田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调集了一个中队的兵力,还带上了三门迫击炮,准备为阵亡的部下报仇。
世人常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可胡连长却有不同的想法。他断定,日军吃了这么大的亏,必然会派出更多的兵力前来报复。这正是一个"围点打援"的好机会!
胡连长立即召集连队干部开会。这一次,他要在更大范围内布置伏击圈。除了八连主力,还要充分发挥李德昌、郑世威两支民兵队的作用。
"这次不能像上次那样简单地设伏了,"胡连长在地图上指着几个关键地点说,"日军这次一定会带重武器来,我们要提前预设多个阵地。"
果不其然,三天后,龟田果然率领一支庞大的队伍向王和地区开进。这支队伍不但有日伪军各一个中队,还配备了步兵炮。从他们的行军路线来看,显然是冲着八连来的。
但龟田没想到的是,他们刚一进入预设战场,就发现情况不对劲。本应守在村口的"八路军"突然消失了,路边的庄稼地里也空无一人。正当他们疑惑之际,一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寂静!
这是胡连长预先安排的信号。随着这声枪响,八连的火力点突然"活"了过来。十几个火力点同时开火,顿时打得日军阵脚大乱。
更要命的是,当日军想要使用迫击炮还击时,却发现炮兵阵地已经被李德昌的民兵占领了。原来,李德昌带领的民兵早就埋伏在日军必经之路上,专门等着打这些炮兵呢!
龟田见势不妙,赶紧命令部队向西面突围。可他哪里知道,郑世威的"飞虎队"早就在那里等着了。当日军仓皇逃窜时,"飞虎队"的神枪手们个个都抓住机会,专挑军官点射。
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一颗子弹正中龟田的胸膛。这位嚣张的日军大队长,就这样倒在了他曾经不屑一顾的中国民兵的枪下。
整个战斗持续了近一个小时。这一次,日军不但损失了30多人,连他们引以为傲的迫击炮也丢了两门。最重要的是,失去了大队长的指挥,日军在这一带的气焰明显减弱了许多。
这场战斗充分体现了胡连长"围点打援"的战术智慧。他不但准确预判了敌人的报复行动,还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民兵力量,设计了一个更大的包围圈。日军越是增兵增炮,反而陷入了更大的被动。
从此以后,"胡家伏击"的名声在太岳军区越传越响。人们都说,胡连长不但会设伏,还特别善于"后伏"——就是等着打援兵的伏击。日军每次增派援兵,反而给了八连更多的战果。
五、围困沁源:更大胜利的序章
1942年的秋天,日军占领了山西沁源县城,妄图在此建立所谓的"山岳进剿实验区"。他们的盘算很简单:占领制高点,控制交通要道,逐步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然而,胡连长和他的战友们却给了日军一个响亮的耳光。这一次,他们要用一场更大规模的围困战,彻底打破日军的美梦。
"要打赢围困战,首先要断敌粮草!"胡连长接到上级命令后,立即带领八连赶赴沁源。这一次,他们的任务是切断"二沁公路"这条日军的生命线。
这条公路对日军来说太重要了。从沁县到沁源,所有的军需物资都要通过这条公路运输。如果能切断这条补给线,日军在沁源的处境就会变得非常被动。
胡连长和李德昌、郑世威商量后,决定在王家沟一带设下埋伏。这里地形复杂,两边都是高地,正好可以居高临下打击敌人的运输队。
"单纯地伏击运输队还不够,"胡连长对战士们说,"要让敌人的每一次运输都付出代价!"于是,他们采取了一个特别的战术:在公路上布设地雷阵。
这些地雷的布设很有讲究。有的埋在路基下,专门对付载重卡车;有的埋在路边,专门对付日军的护路部队。战士们还在地雷周围设置了各种障碍,迫使日军车队减速。
一次典型的伏击战是这样的:当日军的运输队开进预设战场时,第一辆车往往能安全通过。但当第二辆、第三辆车进入雷区时,早已埋设好的地雷便会爆炸。汽车被炸翻,日军还没反应过来,八连的火力就倾泻而下。
这样的战术效果立竿见影。日军不得不改变运输方式,从汽车改成马车,从白天改成晚上。可是胡连长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他让民兵们在夜间也设置岗哨,只要发现敌人的运输队,立即示警。
最绝的是,胡连长还在公路沿线设立了多个"机动伏击组"。这些小分队可以根据敌情随时转移位置。日军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伏击点会出现在哪里。
就这样,日军的补给越来越困难。为了保护运输队,他们不得不派出更多的护卫部队。可护卫部队越多,目标就越大,伤亡自然也就越大。
到了1943年春节前,日军的处境已经非常窘迫。他们不但在当地取不到任何粮食补给,就连最后的这条补给线也摇摇欲坠。沁源县城里的日军,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一天,敌军司令斋藤气急败坏地派出了一支精锐部队,妄图打通补给线。胡连长得到消息后,立即布置了一个更大的伏击圈。这一次,他把主力部队分成三路:一路切断敌人退路,一路伏击增援部队,还有一路专门打击运输队。
战斗打响后,日军还没反应过来,就损失了40多人。剩下的敌人仓皇逃窜,躲到一处高地上想要负隅顽抗。可他们哪里知道,他们要增援的运输队早已被另一路八路军给围困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围困作战,日军在沁源的处境越来越艰难。最终,他们不得不灰溜溜地撤出了沁源县城。这场持久的围困战,以八路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