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小说:《问道无常之我命由我不由天》第四卷悟道
第四十一章 觅迹寻方前文链接:第四卷第四十章
邱处机回到庵堂,看看桌上摆放的一摞书籍,找出那本《方志秘考》来,准备继续在“京兆府”一章中寻找,看到底有没有变龙甲的线索。
此时,山中已是万籁俱寂,弟子们早已经歇息了,师兄马钰的庵堂内也没有灯光,不知道是正在打坐还是已经睡下了。
邱处机已经习惯了夜晚不寐,在磻溪时,他于静夜中往往是打坐入静,只在静修上用功夫,如今却是要在这本薄薄的书中去寻找渺茫的线索。
“线索自然是少,但是用心找却未必就没有,如果这本书上没有线索,我只能去山外城镇中再去找。”翻开书页的时候,邱处机这样想道, “这就如修行一般,总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但是用心做去,却总会有水到渠成的一天。正所谓‘无处不修行’,打坐是修行,诵经是修行,努力去做事又何尝不是修行?”这样想着,就只一心在字里行间寻找,不放过一点点线索。
赛先生编写的书有些简陋,这么多章看过来就一直都没有图画,此时向后看去,也尽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看看已经翻到最后几页,邱处机的热情也不由慢慢淡了: “这本书中没有线索,少不得明天就要出山去寻找!”
正这样想着,却看到一页黑色的笔墨中,突然有一条细细的红色印迹向后延展开去,好像是不经意间写字的时候蹭上了些红颜料。一纸墨色中这道红色十分显眼,邱处机连忙向后翻去,接下来的这页有一个淡淡的红点,首行文字上标注着“变龙甲”的字样,旁边还有赛先生写的一行小字: “罕见之毒物,欲图,未果。”看来赛先生原本是想要画下图画来好让人容易辨认的,不知道是他自觉画工不佳还是怎么,最终却没有画成。
看到这儿,邱处机心中一喜, “赛先生到底还是提到了变龙甲!”他仔细读去,只见上面写道: “变龙甲,余初闻此名于山上清风小镇,有七岁孩童误中此红瓜之毒,当地郎中无药可救,余急施针,勉强救回,无奈中毒时久,孩童虽得救活却终生不能下地独行,怅然离去。”
“原来赛先生也曾针灸救回中毒孩子的性命,只是救得晚了,那个孩子虽然被救活,却终生不能自己行走。唉,这样的话恐怕孩子的父母更伤心。”邱处机想道,接着看下去,见后面继续写道: “余欲教授当地郎中学此针灸之术,众皆以难而辞。”
看到此处,邱处机想,一定是那些郎中看到赛先生只是把人救到这种程度,而针灸之法尤其难学,所以不想再以这样的手段去救人。 “不过以赛先生的性格,难道没想到要对这变龙甲的性状多加分析,去寻找更好的解毒方法吗?”
接下去看,只见赛先生写道: “余不忍,多方寻觅解毒良方,终未果。恰济南府有旧友寻来,无奈只得归去,然变龙甲毒性之强,实前所未见……”
接下来赛先生只是写自己回到山东后如何挂念变龙甲一事,他查阅了无数医书药典,却都因为变龙甲只在龙门山小范围内生长,很多典籍上都没有记载。赛先生又写道: “唯有施针一法,余行医四十载,才于针灸之上略有建树,想龙门山方圆百里,却恐再难有施针之人。”
“这和当地郎中说得倒是颇为一致。”邱处机想道,此时文字已经到了页末,他觉得赛先生对变龙甲的记述或许就到此为止,心中难免有些失望,待翻到后页,赛先生居然又接着写了下去。
原来,第二年春天,赛先生再次来到陕甘一带山中采药,这次他对变龙甲分外留心,在龙门山中采了几个冻干的变龙甲的果子。他知道冻干的药材在药性上与鲜果差别不大,所以在没有鲜果的情况下,对变龙甲的药性做了几次实验。在书中他记载到: “变龙甲,性热,大毒,少量即可致人昏迷,可致残。减至三钱量时可致四肢麻痹,无疼痛感,及时施针可复原。”最关键的是最后一句: “遍寻,终无可解毒之物。”
赛先生对变龙甲的记述颇多,接下来的内容都是围绕着变龙甲实验中用量的变化、投放次数以及每次不同结果的记载,写得十分详尽,与其他常见药材的记载尤其不同。
“赛先生是寻根究底的人,终究也还是没有找到解毒的药方。”看到此处,邱处机虽然知道结果最终或许就是这样,却还是忍不住有些失望。
因为看得十分投入,眼睛有些酸痛,于是他站起来,打开门走了出去。
月亮已经斜斜地坠到了西边山峰处,东边天空透出一片火红来,眼看太阳即将从那一片火红中喷薄而出,新的一天开始了。
邱处机顾不得欣赏这凌晨时的山中壮美,只是背了手在院子中漫步,看到天边那片壮丽的红色,不由又想到变龙甲: “那一大片红色,变龙甲成熟时不也是这样诱人的红?谁又能想到这样漂亮的果子会有巨毒?在山中走得久了,饥渴时少不得就要摘下来用它充饥止渴,宜迟这样的成年人尚且没能避免诱惑,更不要说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了!”
想到此,他心里就好像有无数根细针在扎着一样,阵阵疼痛和不安,在院子里就再也待不下去了,转身又回到庵堂,准备再搜寻一番。
邱处机打定了主意,如果再没有线索,今天就一定要出山,去城镇中再多寻些医书典籍来。 “虽然赛先生说他看遍医书也没有找到线索,现在我却不能就这样放弃,总要找出解毒的方法来!”邱处机性子执拗,此时一心扑在寻找解药上,心无旁骛,一定要找出线索。
看看《方志秘考》只剩最后两页,邱处机于是就随手翻下去,想着只是看看赛先生又写些什么, “前面他已经写尽了自己的实验和对解毒方法的寻找,我想不出后面他还会写些什么,大概变龙甲也只能写到这种地步了。”
继续翻下去,写变龙甲的一章居然还没有结束。赛先生显然热衷于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尤其是对于有毒性物材的探索,他竟没有像对其他普通药材那样只是寥寥数笔就草草结束。
在接下来的篇幅里,赛先生又把对变龙甲的实验延伸至熟变龙甲的毒性,对其藤叶做了详细分析: “变龙甲藤、叶均性寒,微毒,用之碾粉,饲于鸡鸭,可见麻醉之态,两个时辰可解。”
“这个有所了解就可以了,倒没有多大实际用处。”邱处机想,虽然对赛先生细致的钻研态度实在是敬服,不过总还是期待能够见到更有价值的线索。看赛先生娓娓道来对变龙甲从果实到根须的实验,却没有自己最希望看到的材料,仍然难免失望。
慢慢地翻到最后一页,文中这样写道: “与镇上郎中深谈此事,谈起世上毒物自皆有解毒之法,不过如今人力已尽,我却无有所得,深以为恨。”最后几个字力透纸背,可见赛先生写到此处,心中遗憾见诸于笔端。
邱处机看看只剩下最后几段文字,不由继续读下去,原来赛先生费尽心思之后,并没有找到变龙甲的解毒方法,无奈时间颇紧,他只得整理了采集的药材准备东归,在路上始终惦记着这件事,一路愁闷不已。
有一天赛先生走到一个叫黄门桥的地方,恰好遇到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那老人虽然年迈,却耳聪目明,看到赛先生愁眉不展,就忍不住问了他几句。赛先生也不隐瞒,就把自己遍寻变龙甲的解毒方法却一无所得的经过说了一遍。那老者听了竟然笑道: “这变龙甲原本有解药之方,只是这么多年,如今却不知道是不是还在那人手里?”
“原来有解毒之法!”看到这里邱处机不由心中一喜, “只要有方子,我自然不管千辛万苦都要寻来!”
接下来,赛先生写道: “老者言: ‘龙门山中之变龙甲伤人已久,奈何其根坚深,乡人受其荼毒,也曾毁果斩藤,以绝后患,无奈山石坚硬,终不能尽除。前朝之时,黄门桥乔家庄上有一郎中,其家世代为医,藏有此解毒之方,当时乡邻中毒都赖他家解救。只是索费极高,有那中毒的人家如若贫穷,少不得就要倾家荡产去换那解药。后来,战乱频仍,那家人似乎遭了兵劫,自此不知所终,再有中毒者来求,更是难得见其一面。’”
“求药都要索以高价,如若求方不知道要多高的价钱!到时候我拿什么给他?”看到此处,邱处机不由想道。
“余再三求告,老者说那家郎中姓乔,原本就在乔家庄中居住,此时却已经多年没有听到过他家人的音讯。”赛先生写道。
赛先生听了那老者的话,又怎么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当下就问清去往乔家庄的路,一路打听着去了。到了乔家庄,赛先生找到了乔郎中的住处,无奈多次叩门,却始终无人应答。看那宅门前野草丛生,倒好像一直都没有住人一样。赛先生斯文,看着院中没人答应,也不好硬闯,无奈之下只得怏怏离去。
“既然有那人的下落,不管怎样我总要走一趟。”邱处机想道。
此时天色微明,院子中已经听到有弟子在说笑、忙碌。马钰打开庵堂的门,看到邱处机正自坐在桌前看书,不由一笑: “师弟真是用功,若是没有出家能考取个状元也说不定!”
“师兄取笑了!”邱处机笑道,他虽然一夜没睡,面容看起来倒没有什么异样,仍然谈笑风生: “我这一夜都在寻找变龙甲解药的线索,现在总算是有了一些眉目。”接着就把事情经过给师兄说了一遍,又说道: “师兄近日若不去终南祖庵,我倒想趁早去乔家庄一趟,看看能否找到解毒药方。”
“我去终南祖庵还需要一段时间筹备。”马钰说道, “你安排去吧。”
“那我就先去乔家庄一趟。”邱处机说罢就简单收拾了行装,准备出发。
正在这时,尹父带着尹和娃走了过来: “二位道长,”尹父拱手说道, “多蒙收留,今天我就带孩子回家去了。”
“用过早饭再走吧。”马钰拿出当家人的态度说道,又对邱处机说道, “师弟也不要太急,再陪尹家父子一会儿。”
(未完待续,欢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