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是西晋荆楚农民运动的领袖。他曾是平氏县的县吏,因为李流侵犯蜀地,所以张昌就招募人去讨伐李流。张昌就此起义,并逐渐扩大了势力。
对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民众来说,这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张昌的势力最后被瓦解了。张昌是如何战败的呢?其原因有三点。
1、强迫民众加入
张昌招募民众加入他的队伍时,采用了强迫手段,使得当地民众敢怒不敢言,所以民众作战时,就出工不出力。
张昌在招募人员时,对于不愿意加入他队伍的人采用了灭族的手段,使得民众被迫加入他的队伍。
从表面看,他的队伍在逐渐扩大,但是战斗力却是在减退。
2、未能得到支持
张昌没能得到当地人的支持,故而他没有当地势力的依靠。
例如江夏江安县令王伛[yǔ]等人,不愿追随张昌,并投奔了豫州刺史刘乔。
期思县令李权、常安县令吴凤、孝廉吴畅等人不愿参与张昌的队伍,于是纠合了五百多家人追随王伛。
张昌在失去了当地人的支持后,便只能孤军奋战,因此很难获得战斗的胜利。
3、任用小人
张昌任用小人,使得人心涣散。
当西晋朝廷派人马攻打张昌时,张昌并不慌张,展现了他作战指挥的能力。
他将西晋的朝廷人马击退并占据荆州、江州、徐州、扬州和豫州。此时张昌的队伍是占上风的。
但是张昌做出了一个错误决定,他将行凶盗窃的人派往这些地方做长官。这些人不守法度,却去抢夺当地民众的财物,导致了人心离散。
因此,当地的民众都不支持张昌及其队伍,最后西晋朝廷战胜了张昌的队伍。
张昌的个人能力和指挥水平是很高的,但是他的行政管理水平很差。他在调配人员和收服人心的方面出了问题,所以战败是必然的。
张昌的失败说明了“独脚难行,孤掌难鸣”。一个人想获得成功,必须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参考文献:
《晋书·列传七》
《资治通鉴·晋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