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恒大汽车在港交所正式复牌,这意味着恒大汽车将重回资本市场舞台。自恒大造车以来,一路困难重重,但恒大一直坚持造车之路,恒大汽车到底能驶向何方?
从2018年正式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来,恒大汽车累计投入600多亿元,在天津、上海和广州建设世界先进的智能制造基地、汽车研究总院等,同步研发14款车型,致力于打造核心技术世界领先、产品品质世界一流的纯电新能源汽车,为国家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了让世界百年的汽车工业沉淀在打造民族品牌上发挥效能,恒大汽车秉持“全球汽车资源为我们所用”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搭建起了最强“朋友圈”。
最直观的就是人才,恒大汽车成立全球研究总院及全球电池研究总院,在全球引进超三千名国际顶尖科研人才,在中国、瑞典、韩国、日本等地同步开展研发工作。全球一体化研发模式,让恒大汽车在多个领域逐步占据了行业领先地位。
比如通过国际收购与合作等模式,从德国本特勒收购全球领先、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3.0底盘架构。与德国博世、爱达克强强联合,开发了更适合中国市场的H-PLATFORM 3.0极智纯电平台,让恒驰站在超前的起跑线上起跑。
恒驰还与携手博世、大陆、安波福、佛吉亚、宁德时代等近200家全球知名供应商,引进德国西门子、舒勒、库卡等世界领先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邀请15位世界顶级汽车造型设计大师合作,确保恒驰产品品质和性能世界一流。
智能驾驶是恒驰一大发力点,其与博世、安波福等联合研发打造 L4 全域自动驾驶技术,联手百度开发恒驰智能网联系统,拥有全球首个宇航级旗舰智能座舱、AI助理“小驰”、超算力平台等尖端科技。
截至2022年底,恒大汽车共申请了3512件研究专利,其中已获得授权专利2632件,在整车制造、底盘架构、智能网联、动力电池、自动驾驶等领域拥有世界先进的核心技术。
2022年是恒大汽车遭遇困境的一年。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恒驰5在当年9月实现量产,10月开启交付。与此同时,恒驰6和恒驰7两款车型的整车开发及各项试验工作已基本完成。
而一度被资本市场诟病的地产包袱,恒大汽车已于2023年5月完成了地产业务剥离,成为了一家纯粹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这也为接下来的引进战略投资者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恒大造车一路走来,在设计、研发到制造等关键领域都高举高打,充分说明了恒大造车的决心和努力。现在已经剥离地产业务“轻装上阵”的恒大汽车,相信将逐步恢复市场信心、获得资本青睐,迎来发展新篇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