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加拿大这个国土面积在全球位居第九,不过却仅有3800万人口的国家,竟然让掌控着美元霸权的美国陷入了经济战的泥潭呢?
3月12日深夜,加拿大宣布对美国298亿加元商品加征25%关税这一消息,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向了华尔街。
但更为戏剧性的是,仅仅6小时之后,白宫却突然,撤回了对加拿大钢铝50%的加税威胁。在这场被称作“北美版过山车”的贸易博弈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致命博弈呢?
当懂王在社交平台咆哮“加拿大必须成为美国第51州”时他或许低估了对手的反击力度。
安大略省供应美国东北部80%的电力纽约州30%的用电依赖加拿大输电网。3月10日,该省宣布对输美电力加征25%附加费直接导致密歇根州电价飙升20%。
若全面地进行断供,这样美国东北部的150万家庭,将面临陷入黑暗境地的状况;这个时候特斯拉在纽约的超级工厂,或许会不得不停止生产。
懂王挥动着的钢铝关税这根大棒,最终所砸伤的恰恰是美国自身。
加拿大每年,向美国出口700万吨钢铁,以及114亿美元铝材,分别占美国进口量的25%与41%。
加税后美国汽车业首当其冲,——每辆皮卡,其成本骤然,一下子暴涨1500美元,福特汽车无奈,只好暂停了密歇根工厂的生产线。
铝罐价格上涨,使得百威啤酒每箱贵了2.4美元沃尔玛货架上的罐头食品,被悄悄地替换为墨西哥产。
这场贸易战已让美国付出沉重代价。
标普500指数,在三周之内,蒸发了5万亿美元市值,小企业的信心指数,跌至2020年疫情以来的最低点位。
摩根大通把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往上调至百分之四十。中西部那些农场主,他们的年收入预估会急剧减少百分之三十八。
加拿大看似柔弱的反击,实则极为精准:针对摇摆州的农产品,施加了关税,这使得威斯康星州的奶农损失了12亿美元,而佛罗里达的柑橘出口量更是暴跌了47%。
当美国商务部长威胁“不排除切断跨境输油管道”之时加拿大亮出文化武器——在安大略省,酒类专卖店里,瞬间撤下了全部的美国威士忌,紧接着便以加拿大冰酒,将货架满满地填充;而在魁北克省,《纽约时报》被从公立图书馆移除出去,取而代之的,乃是加国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反乌托邦类小说。
德国消费者,用APP去扫描商品的条形码,以此来抵制美货,而特斯拉在柏林的工厂,其订单量急剧减少了76%。
这场博弈暴露出美国霸权的致命弱点。
加拿大利用《美墨加协定》向WTO申诉,欧盟260亿欧元反制关税清单砸向美国威士忌和摩托车。
供应链的齿轮早已咬合得如此紧密,美国铝业协会承认,对其加关税,反而让中东的竞争对手获利,本土的铝厂或许会裁员10万人。
德国基尔研究所发出警告,关税大棒每挥动一下,美国GDP就会呈现出萎缩的态势,且每挥动这么一下,美国GDP就会萎缩0.5%。
候任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的宣言颇具深意:“我们不会用国土去换取那偷生之法。”从安大略的那些输电线,到魁北克的那些水电站;从温哥华的那座镍矿,到纽芬兰的那个渔场,每一项反制措施都精准地刺入了美国的产业动脉。
美国妄图用19世纪的关税思维来应对21世纪的全球化困境,却让世界看清了这样一个真相:强权已不再等同于霸权,相互依存才是生存的不二法门。
参考资料
加拿大政府公告、OECD经济预测报告、《华尔街日报》产业链分析、路透社金融市场数据、彭博社能源市场监测、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模型、美国铝业协会公开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