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会造成哪些严重伤害?

鹰哥爱写文 2024-05-29 10:38:37

《偏见的本质》作者:戈登·奥尔波特

上一节,我们介绍了人类产生偏见的原因,是由于人类喜欢过度分类的天性。这一节,我们来看看,偏见会对人造成哪些伤害?

偏见的广泛度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难以避免偏见,我们总是会做出偏向自己的判断,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当我们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捍卫和辩护时,就会不可避免地排斥每一个反对它们的群体。

但是,这并不等于每个人都是带有偏见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邀请大量成年人列出他能想到的全部所属群体。几乎每个人都能列出一张很长的群体列表,其中,家庭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群体,紧随其后的是居住地、职业、兴趣爱好等群体。

在完成这项测试之后,心理学家继续邀请每个人列出与他所属群体对立的另一批群体,这时,只有21%的人能给出答案,另外79%的人无法说出任何群体的名字,这意味着多数人通常不会对群体之外的人产生排斥或敌意。

在此基础上,心理学家将偏见产生的“敌意”分成了四个等级,分别是自发表达的强烈反对,被问及时的公开反对,在某些条件触发下的刻板印象,以及没有敌意的宽容态度。通过前面的调查可以看到,持有强烈反对和公开反对态度的人占比很小,只有两成,也就是说,人们的偏见更多是在特殊条件下触发的刻板印象。

那什么是刻板印象呢?比如,当我们遇到一个四川人时,我们会习惯性地认为四川人都很能吃辣,所以他肯定也很能吃辣。这就是一种刻板印象。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喜欢吃辣的四川人。

刻板印象看似没有恶意,但有时也会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和父亲的姓氏不同,人们往往会猜测这个孩子不是亲生的,是领养的,或者是重组家庭的。但事实上,孩子是亲生的,只不过是随母亲姓。那么,即使人们先前的猜测没有恶意,但如果被这个孩子听到了,也可能会对其造成影响。

偏见的排斥行为等级

刻板印象通常不会被人公开表达,而是藏在心里。不过,在前面的心理学调查中,也有大约两成的人会对群体外发出公开的反对意见,这些人的偏见会转化为各种排斥行为,心理学家依照排斥行为的强度不同,把它们分成了三个等级。

排斥行为的第一级是仇恨言论。和刻板印象不同,这些仇恨言论往往有很强的攻击性。比如给别人起一些难听的绰号,故意说一些羞辱性、嘲讽性的语言。仇恨言论的强度也有高低之分,当达到更高的强度时,言论会变成毫无根据的公开歧视。比如,在集体会议上当众羞辱一个人,并且鼓励大家一起羞辱他。

排斥行为的第二级是回避和歧视。在现实当中,它通常表现为隔离和孤立。比如,一些企业的招聘广告上明确写着,不招收多大年龄以上的人,这就是一种明显的歧视行为。再比如,一些国家采取孤立封锁的手段,不和另一个国家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以此达到对这个国家的制裁,也属于一种歧视行为。

排斥行为的第三级是暴力攻击。这一点很好理解,就是怀有严重偏见的人,会对其偏见对象产生攻击行为。而且,有时这种攻击行为不仅会出现在个体之间,也会上升到群体与群体之间。比如在二战期间,希特勒对犹太人发动的种族清洗计划,就是典型的暴力排斥行为。

暴力行为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还伴随着仇恨言论和歧视行为。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些排斥行为的受害者,往往也会陷入到偏见之中,形成某些带有伤害性的特质。

偏见造成的受害者特质

试想一下,如果你每天都要一遍遍地遭受某种偏见的捶打,即便你知道这种偏见是错误的,不真实的,你的性情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影响。对于一个不断被排斥和攻击的孩子而言,他就更不可能拥有良好的自尊和自信。相反,他会发展出防御,就像面对捕食者的刺猬或者乌龟,在自己身上长出坚硬的刺或者外壳。但即便如此,这对他来说也不是一次公平的较量,因为他仍会被迫听任别人的嘲笑和孤立。即便这些偏见消失了,受害者出于防御的习惯,也会产生一些负面行为。

首先,偏见受害者往往会出现过度焦虑。比如在恋爱和婚姻中,一些男性往往会暗示女性“不够理性”、“情绪容易波动”,长此以往,即便女性产生正常的情绪波动时,她也会怀疑自己情绪不够稳定,从而压抑自己的正常情感表达。并且,这位女性在面对其他人时,尽管其他人对她没有偏见,她也会非常小心,生怕自己显得情绪不稳定。事实上,这位女性的情绪很可能是完全正常的,她的担心只不过是遭受偏见以后产生的过度焦虑。

其次,偏见受害者往往会做出被动回避。也就是说,受害者不仅会被他人孤立,他们有时也会孤立自己,从而避开别人的歧视行为,这种孤立行为可能会从一个群体延续到别的群体,导致自己显得很不合群。长此以往,受害者还可能形成畏缩和谄媚的性格,比如面对别人发怒时,他们会表现得比较怯懦,面对强势的人,他们会刻意的去讨好。

有些受害者甚至会故意扮丑,就好像是在说:“你看,大家只是在和我开玩笑,并没有人歧视我。”通过扮丑角,可以取悦他人,避免更严重的歧视行为。但这种行为无疑会伤害到这个人的自尊。

受害者也可能变成施害者

除此以外,受害者的某些特质也会引发他人的谴责。比如在欧洲,历史的许多时期,犹太人都曾被视为唯利是图、不守信用、狡猾奸诈的民族,这种固有偏见日积月累,最终酿成二战时期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清洗行动。有时候,偏见的受害者不得不采取一些看似“奸诈”的手段,才能让自己得以存活,然而这种手段一旦被人发现,往往会遭受变本加厉的歧视行为,形成恶性循环。

有时,受害者会对偏见产生认同,形成自我憎恨和自我攻击。比如在美洲,黑人普遍被视作低人一等的种族,这种观念甚至会得到一些黑人的认同,他们会断绝和原生家庭的来往,努力融入白人社会。为此,他们会通过化妆让自己显得更像白人,也会从语言、姿态和生活习惯方面模仿白人。为了让自己显得和白人一样,他们还会像白人那样歧视黑人,而这对黑人群体内部造成的伤害要更为严重。

当然,比起上述情况,一个更普遍的现象是,受害者会在遭受歧视时形成反击。同样是在美洲,时至今日,很多黑人都会自发组织到一起,抗议不公待遇。有时,抗议活动还会引发骚乱,造成一些人员伤亡。

有时,这种反击还会变成反向的歧视,比如,黑人会形成自己的社区,他们会排挤社区里的白人,直到把他们赶走,如果有白人敢再次进入社区,黑人就会联合起来对他发起攻击。

有时,这种反击并非是由真正的歧视引发的,而是受害者过度敏感,变得草木皆兵,把他人的正常行为看作是一种挑衅和歧视。

心理学家指出,受害者身上的这种过度敏感,类似于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生活在一种未知的不安之中,总是怀疑自己是否被主流社会的成年人所接纳,心理压力会导致不安和紧张情绪持续积压,并形成非理性地爆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偏见的受害者或受害群体,往往会变得越来越边缘化的原因。

打破偏见的恶性循环

那么,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偏见会让施害者和受害者形成相互伤害的恶性循环,不断扩大群体之间的裂痕。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呢?答案是有的,我们可以借助自我实现的预言,来打破恶性循环,促成良性循环,在包容、欣赏和赞美中孕育出善果。

那什么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呢?它其实又被称作“自证预言”或“自我应验预言”,是由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在20世纪提出的一种心理学常见现象,指的是“人会不自觉地按照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这个现象听起来可能有些“玄学”,但是心理学家却通过实验验证了它的正确性。

在实验中,心理学家在一个班级里随机挑选了几名学生,然后告诉老师这些学生聪明过人,极具潜力,但要求老师要保守秘密,不要让包括学生在内的其他人知道。一段时间后,心理学家再次回到学校,发现那些被随机选中的学生成绩都有了很大进步,他们表现得也比其他孩子更自信。其实,这些被随机选中的学生根本不是天才,但是老师对他们形成了天才的期望,促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变得异于常人。而这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自证预言和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你越是厌恶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这个人或者群体就会展现出越多令你讨厌的特质,坐实你对他们糟糕的预期。相反,如果你把这个人或群体往好处想,对他们多一些美好的期待,他们的表现也会按照你的预想变好。

其实在我们东方哲学中,也有着类似的表述,比如“心中有佛,所见皆佛”,也是在倡导大家多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他人,面对周遭的世界。虽然这种说法与自证预言并不完全吻合,但它们提倡的行为是相通的。只要人们多以诚相待,以礼相待,多用善意的眼光看待他人,看待世界,偏见和歧视就会越来越少,冲突和矛盾也会随之化解。

0 阅读:0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