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币圈中的收割人

有个书商投资出版了一本书,但销售状况很不理想,几近滞销。眼看投资要打水漂,他灵机一动想出一个主意。他想方设法托人给某大师

有个书商投资出版了一本书,但销售状况很不理想,几近滞销。眼看投资要打水漂,他灵机一动想出一个主意。

他想方设法托人给某大师送去一本书,并三番五次征求意见。大师不胜其扰,想赶快打发他,便草草敷衍了一句:“这本书不错。”书商立即用这句话大做广告,书被一抢而空。

编辑

不久,书商又有新书卖不出去,再送一本给这位大师。大师不想再被他利用,说:“这本书糟透了。”

书商先是沮丧,后来脑子一转,计上心头,他又做出一个广告:“一本令某大师大为反感的书!”不少人出于猎奇心理,争相购买,一时间洛阳纸贵,各书店频频告罄。

第三次,大师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对书商送来的书三缄其口,不作任何答复。

你以为书商就无技可施了吗?错了,他蹭大师热点已经上瘾,这次他的广告是:“这是一本某大师也难下结论的书。”读者再次被吸睛,又一次引起轰动,书被一扫而空。

书商的做法可谓不择手段,其行为也有虚假广告之嫌,但就是能成功卖出并不出彩的书,在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这也是一种本领。(www.ttc110.cn)

书商的脑子就是活,他的思维方法和营运策略的确有值得学习之处。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会发现一片新境界。八十年代人们爱喝的一碗鸡汤“观念一转天地宽”说的就是这个理。

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世间万事很少有绝对的好与坏,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它、利用它。当外界条件不利于自己的时候,不妨打破思维定势,或许会化不利为有利,反败为胜。

但今天咱们是以批评的眼光来剖析这事。这三幕让我们可以联想到币圈很多事,关于空气币和垃圾项目的。

空气垃圾币最擅长,或者说惟一能做的包装、鼓吹、拉盘、站台。请不来有影响力的大咖,就拉个草根大咖,反正币圈是个新领域,很多“大咖”其实都是草根出身的,这些咖们的嘴,能把死人吹活,把垃圾币吹吹成黄金币。

那白皮书就得更往高大上里写,根本不用费劲伤神下力气,什么愿景、代码、规划、团队,都不用多考虑,直接找个专业代写,一天两天就能写好。

下面就是推广营销了,打广告,送糖果都是小打小闹,最重要的是承诺短期上线交易所、上线即百倍之类的,从而吸引大量散户,只要有了拉盘侠,这个项目就算成功了。

在区块链和数字货币这种崭新的技术面前,绝大多数人分不清项目靠不靠谱,会被各种宣传造势弄得眼花缭乱。

那个书商千万不能到币圈中来,他在书市顶多是卖出不好看的书,而到了币圈一定会变花样祸害我等小散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