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记“全国通办”,结婚更方便,离婚更容易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将施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届时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不再受常住户口所在地限制。
这无疑是我国提高结婚生育的又一大重大利民措施。
国家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倡导文明健康婚俗,积极提供结婚颁证仪式、集体婚礼等特色服务,引导更多年轻群体婚事新办简办。
一句话总结就是,只要年轻人想结婚,拿着身份证可以“全国通办”。
办结婚证比买电话卡还容易,国家积极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
国家的本意是积极鼓励结婚生育,但是部分网友的关注点却跑偏了。
有人就积极咨询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是不是离婚也全国通办?
答案是肯定的,民政部将施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这意味着,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包括结婚和离婚登记)将不再受常住户口所在地限制。
通过“民政通”APP提交基础信息,系统自动核验婚姻登记数据(2025年全国联网覆盖)。
携带原件到任意一方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民政局,签署《离婚登记申请书》并领取受理回执。
部分地区引入“婚姻咨询师介入机制”,冷静期内三次拒绝调解视为放弃撤回。
这可不是国家施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的本意。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的本意是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结婚率。
许多年轻人因工作、学习等原因离开户籍地,到外地生活。在以往的规定下,他们办理婚姻登记需要返回户籍地,这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还可能产生交通、住宿等费用。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后,年轻人可以在居住地附近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无需再为登记而长途往返,从而节省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这个政策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针对大学生和进城务工的年轻人。
只要你们想结婚,国家跟你们做主,不再需要传统婚姻的“繁琐约束”。
国家在发布婚姻登记“全国通办”的同时,要求打击婚俗陋习。
各级民政部门需要配合相关部门扎实开展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婚俗陋习治理,有效遏制婚俗领域不正之风。
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生育补贴政策,旨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多地政府出台了育儿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育儿补贴。补贴对象多为二孩、三孩家庭,部分地方也涵盖了一孩家庭。
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生育保险缴纳要求的孕妇,可享受生育津贴。
除了生育补贴外,国家还出台了延长产假、优化生育休假制度、加强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等配套政策,鼓励大家多生孩子。
呼和浩特市对一孩家庭一次性发放1万元补贴,二孩家庭分5年发放5万元补贴,三孩家庭分10年发放10万元补贴。
“人口红利”正在快速消失,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生孩子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70后和80后是人口红利,90后和00后成了“生育主力军”。
尤其是90后,基本上都是“计划生育”的产物,现在却成了“鼓励生育”的主力军。
世事变化太快,谁也想不到我们竟然能经历一次完整的人口演化过程。
现在影响年轻人结婚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结婚登记不方便,而是结婚成本太高,许多年轻人连自己都养活不起,根本没有结婚的勇气。
人人都想拥有一个美好的婚姻,但是在柴米油盐面前,更多的是“爱情的坟墓”。
婚姻市场的“马太效应”正在加剧我国的人口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有钱的人可以多婚多育,没钱的只能望婚兴叹。
解决我国人口问题最根本的就是提高年轻人的收入,激发年轻人的生活动力,大家都有奔头了,结婚的人自然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