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越南46%关税,泰国36%关税,印尼32%关税,美国围堵中国转口贸易

文|川流儿编辑|川流儿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两项行政令,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其中,越

文|川流儿

编辑|川流儿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两项行政令,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政策。

其中,越南、泰国、印尼分别面临46%、36%、32%的高额关税,而中国则被列为34%的“对等关税”对象。

很多人仅认为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内贸易政策的全面升级,但笔者看到了其中美国对中国转口贸易的精准打击意图。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以“公平贸易”为名,实则通过综合计算各国对美商品的关税、非关税壁垒及增值税等因素,对主要贸易伙伴征收差异化的高额关税。

根据白宫发布的清单,除中国外,东南亚国家成为重点目标:越南(46%)、泰国(36%)、印尼(32%)、柬埔寨(49%)的税率显著高于基准的10%。

2024年,中国对东盟出口额达5865亿美元,远超对美出口,其中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的对美出口额激增,被美方视为中国“暗渡陈仓”的转口贸易通道。

特朗普团队认为,其首个任期内对华关税效果不佳的主因在于中国通过东南亚国家进行贴牌和组装,间接规避关税。

此次新政通过拉平东南亚与中国的关税成本,很有可能是在试图堵死这一路径。

据美国国盛证券测算,特朗普上任前对华商品平均关税为10.9%,两次加征10%后升至30.9%。而此次新政中,白宫称对华“综合税率”为54%,引发市场震动。

这一数字实为叠加此前关税及“对等关税”后的理论值,实际落地需考虑豁免条款和过渡期安排。

相比之下,中国对美反制后进口关税仅从14.5%升至16.9%,反制力度克制。

2018年中美贸易战期间,中国通过转口贸易抵消了约38.9%的对美出口损失。

但此次美国“无差别”加税使越南等传统转口国失去成本优势。若东南亚出口受阻,中国对美直接出口又面临34%的高关税,双重夹击下,2025年中国出口增速或从预期的3%降至0%。

中国商务部在美方宣布对等关税政策时就已经回应,在2月份已经对美农产品、能源、汽车等加征10%-15%的关税,直击特朗普的农业州票仓。

此外,中国加速推进与中东、拉美的自贸谈判,并扩大对“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链布局,以分散市场风险。

4月2日,美国对中国加征的20%新关税正式生效,覆盖全部商品类别。

尽管一季度“抢出口”效应支撑了中国出口韧性(增速约5%),但二季度起压力将显化。以纺织服装、电子、轻工制造为例,这些行业对美出口敞口超过20%,且价格竞争力较弱,受冲击最大。

电子与半导体行业虽面临25%的较低关税(低于钢铁、汽车等行业),但其高度依赖全球化供应链。

虽然遭受到美国对俄制裁,但是我国企业已经有多项策略进行应对。

华为、中芯国际等加大研发投入,推动7纳米以下芯片国产化;在墨西哥、东欧设立分厂,利用区域贸易协定规避关税;扩大对中东、非洲的5G设备出口,降低对美依赖。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连锁反应,欧盟宣布对260亿欧元美国商品加税,加拿大计划反制,墨西哥则成为中美企业供应链转移的“避险地”。

市场层面,4月3日亚太股市普遍下跌3%-4%,黄金价格突破3180美元/盎司,反映避险情绪升温。

美国零售联合会警告,关税成本将转嫁至消费者,普通家庭年支出或增加数千美元。而中国凭借完备的产业链和新兴市场布局,虽短期承压,但长期仍具调整弹性。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与其说是贸易政策,不如说是地缘战略工具。其核心目标不仅是缩减逆差,更是通过重构供应链遏制中国崛起。

对中国而言,这场围堵既是挑战,亦是倒逼产业升级、深化内循环的契机。当关税壁垒重塑全球贸易地图时,灵活性与创新力将成为破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