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到底怎么治?一文就能读懂,赶紧转发!

若菱评健康 2024-10-23 21:24:53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关键节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自霜降起,天气变冷的速度加快,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正所谓“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值此之际,天气渐寒,草叶枯萎,落木萧萧,水凝为霜,万物呈现出一派萧索、寂寥之象。

此时秋冬交替,风、寒之邪将至,若处江南沿海地区,则湿气亦盛,“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故对类风湿病患者来说,这是一年当中颇为难耐、病情易反复的时节。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类风湿性关节炎。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是0.34%左右,按照14亿人口计算,我国大约有400多万人患有此病。

类风湿关节炎以女性患者居多,特别是绝经期前后或产后妇女,因其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更易发病。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旦出现哪些症状,就应当开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提高警惕呢?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有关节症状和关节外症状。其临床表现为慢性、多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关节畸形、关节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外的多脏器损害。

早晨起床时,会有关节粘滞感,即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不灵活或僵硬的主观感觉,起床活动一段时间后症状便会缓解或消失,同时可伴有四肢发凉、麻木等现象,持续时间多超过30分钟。

以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大关节则主要累及膝关节。

关节疼痛也是所有类风湿患者的表现,关节疼痛程度常与关节肿胀轻重相关,开始可为关节酸痛,随着肿胀越明显,疼痛越重。

受限程度与肿胀、疼痛、关节及周围结构损坏程度相关;晚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

可有发热,多为低热;部分患者会出现类风湿结节、血管炎、心包积液等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学属“痹症”的范畴,也被称为“历节风”“顽痹”“尪痹”等。

《黄帝内经》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它形成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为先天禀赋虚弱,或后天体质调养不足;外因为感受风寒湿热之邪,郁于经络,气血不利,痹而致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的证候包括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痰瘀互阻证、肾阳亏虚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以及瘀血阻络证。

而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秉承祛邪扶正、调整阴阳的原则,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选择不同的药物治疗。

除此之外,中医最早对类风湿关节炎就采取了“治未病”的防治思想,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在明晰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及其辨证之后,甘草君为大家呈上一份日常养生攻略。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日常保健

秋季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多发季节,也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最佳时期,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发现,秋季风湿免疫性疾病病情相对稳定,而到冬季病情则会加重,所以秋季治疗能够防范冬季复发及加重。

霜降时节,天气渐寒,对于类风湿病患者而言,从日常防治角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安然度过。

PART1

顺应天时,防寒保暖

《黄帝内经》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霜降后,气温骤降,风寒之邪易侵袭人体。类风湿病患者本身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更易受邪。

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选择质地柔软、轻便且保暖效果好的衣物,如羽绒服、羊绒毛衣等。

尤其要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如佩戴护膝、护腕等。夜晚睡眠时盖好被褥,防止肩部、腰部等关节外露受寒。

居处宜温暖干燥,可以使用空调或暖气来保持室内温暖,但要注意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一般建议室内温度保持在20~22℃左右。

同时,要注意室内的通风,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但通风时要避免冷风直接吹到患者身上。

PART2

适度锻炼,以动养阳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十月秋高气爽,此时肺金主事,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

类风湿病患者可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散步等。

每次运动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运动时间可选择在上午阳气较盛之时,以顺应阳气的升发。

PART3

饮食调养,健脾益肾

霜降时节,宜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上应选择容易消化的温热食物,烹调方式应以清淡爽口、营养丰富为原则,少吃辛辣,油腻、冰冷及过咸、过酸的食物。

形瘦相火偏旺者,宜食清凉之品如莲子心、百合等;形胖气虚多痰者,宜食薏苡仁、山药、扁豆等;风邪偏盛者,宜食豆豉、荠菜;寒邪偏盛者宜以茴香、桂枝、花椒佐菜;湿邪偏盛者,宜食薏苡仁、赤小豆、炒白扁豆;热邪偏盛者宜食绿豆、青菜、水果等。

PART4

泡脚按摩,散寒除湿

首先需说明,并非所有类风湿患者都适合泡脚,这里主要针对湿热痹阻证和寒湿痹阻证人群。对于他们而言,采用中药足浴法,能有效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显著减轻患者的关节疼痛、发凉、肿胀及活动不利等症状。

那么,如何正确泡脚呢?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不同体质和病情的患者应选择适宜的中药配方。

如湿热痹阻证,可选用金银花、刘寄奴等清热燥湿、活血化瘀的药材;而寒湿痹阻证,则可选用制川乌、桂枝等温经散寒、祛湿止痛的药材。

同时,掌握正确的泡脚方法也至关重要:水温40℃左右为宜;时间20~30分钟,睡前最佳;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以免影响消化;泡脚过程中,可配合按摩涌泉穴、太溪穴等脚底穴位来增强效果。

最后提醒,泡脚虽相对安全,但并非适合所有人。如患有严重心脏病、低血压、孕妇等特殊人群,尝试前应咨询医生意见。若泡脚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就医。

PART5

调畅情志,怡情养性

中医认为“七情致病”,不良的情绪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加重病情。类风湿病患者在霜降时节要注意调畅情志,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绘画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同时,家人和朋友也要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霜降这个充满变化的季节,类风湿病患者可从中医的防治角度出发,一方面顺应自然规律,借助中药的调和之力;另一方面,通过适度运动、合理饮食以及调畅情志等措施,平稳地度过这个多事之秋,有效减少疾病的发作,让生活更加和谐健康。

0 阅读:0

若菱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