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颜料用不起,而是水墨更有表现力——中国画的黑白之妙

一笑墨知 2024-11-12 16:15:13

一笑从小就喜欢画画,但在那个年代,美术工具都死贵,不好意思找家长要钱,于是穷人家的孩子就自己选择了学国画——一支毛笔,一瓶墨汁,一摞毛边纸,既可以学画,又可以练字,性价比超高。

国画入门以后,尤其是到了大学进了美术专业,才慢慢理解到:中国画以水墨为主,并非古人颜料用不起,而是国画已经形成了一套黑与白的构成法则,也有了“墨分五色”的绘画方式,并以此构筑了东方水墨的独特艺术体系。

在中国画的世界里,黑白不仅仅是颜色的对立,它们是哲学、美学和情感的载体,是东方智慧的结晶。今天,让一笑带着各位一同走进中国画中的黑白世界,探索“知白守黑”、“计白当黑”以及“墨分五色”的深邃内涵。

知白守黑:从道家哲学到国画艺术

“知白守黑”一词,源于道家哲学,老子曾提出“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的观点,意指深知是非黑白之理,却能保持内心的清净与淡泊。

在绘画艺术中,这一理念被借用。简单来说,就是懂得如何处理画面中的空白和黑色部分,让两者相互衬托,达到一种和谐的美感。就好比在一张纸上,黑色线条勾勒出的山川河流固然重要,但那些没有被墨迹覆盖的地方——也就是“白”,同样承载着艺术家的情感和意图。

计白当黑:艺术的留白之美

清代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在“知白守黑”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白当黑”的理论:“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画画的时候,要巧妙地利用留白,把留白也当作是画面的一部分来构思和布局。这样一来,画面就有了虚实相生、疏密有致的效果,让人看了之后,觉得既有趣又回味无穷。

这就像是在下棋时,每一步都要考虑对手可能的走法,留白之处,正是留给观者想象的空间,是画面的呼吸之处。一幅好的中国画,往往能在黑白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让观者在虚实之间自由穿梭,感受艺术的魅力。

墨分五色:墨色变化的奇妙艺术

白是留白,那么黑是不是纯黑一块呢?

说到中国画中的黑,那可是与文化紧密相连的。中国的画家们认为墨色有书卷气,黑具有很多层次,所以在中国画中,“墨即是色”,有“墨分五色”的说法。

墨分五色又被称为墨分五彩,语出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运墨而五色具”,是指以水调节墨的浓淡表现事物的五色之相。

张彦远认为山水中的五色,随着阴晴和季节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呈现,如果用墨把变化的特征大体表现出来,就会产生山青、草绿、花赤、雪白等效果,不必涂上空青、石绿、丹砂、铅粉等颜料。同理,凤鸟羽毛固然呈现五色,但墨画的凤鸟只要意思到了,也会给人五色杂陈的印象。

元 王渊《梅雀报春图》部分

例如元代王渊的《梅雀报春图》,画面中的梅花、雀鸟等元素,通过不同层次的墨色进行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既富有生机,又显得高雅脱俗。元倪瓒的《六君子图》以简洁的构图和淡雅的墨色,表现了江南山水的清幽之美。画面中的远山、近水、树木等元素,都通过淡墨和干墨进行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显得空旷而深远。

元 倪瓒《六君子图》

在现代画家中,黄宾虹的山水画,黑、密、厚、重,善于运用积墨渍墨、宿墨和焦墨,人称“黑宾虹”,也有人称他为“墨神”。他的画作中,墨中留白,黑为点缀,白为霜雪,展现了“墨分五色”的极致艺术效果。

尽管目前各家对“五色”说法不一,或指焦、浓、重、淡、清,或指浓、淡、干、湿、黑,然其用意可以肯定,即要求黑色有丰富的变化,犹如有青、黄、紫、翠等诸多颜色一样,描绘出事物气韵生动的本象。

中国画中的白与黑,不仅是色彩的运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哲学的思考和情感的抒发。艺术家们通过巧妙地运用“知白守黑”、“计白当黑”和“墨分五色”的技巧,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世界,展现了中国画独特的审美和情感表达。所以当你再看到中国画时,不妨试着用心去感受那些留白和墨色的变化,说不定你也能从中发现一些新的乐趣和感悟呢!

0 阅读:22

一笑墨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