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40年前就敢公开叫板西医,专收各大医院不收的癌症病人,他是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嶅述在文章结尾。编辑/阿芷癌症,令人谈之色变的两个字。每当提及这两个字,我们会想到“死亡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嶅述在文章结尾。

编辑/阿芷

癌症,令人谈之色变的两个字。

每当提及这两个字,我们会想到“死亡”,也会想到“倾家荡产”。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当病人病重到一定程度时,一些医院甚至都不敢收。

如此一来,几乎是给患者下达了“死亡通知书”。

那些接受治疗的患者,也大都面临着“手术、化疗”。

治疗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在痛苦的背后,有治愈,也有死亡。

令人没想到的是,在大家对“谈癌色变”之时,有一位老中医站了出来。

他表示:西医治不了的,我治!

对此,很多人觉得他不过是一个骗人的“庸医”。

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这位老中医真的能治疗癌症吗?

01出生于中医世家

潘敏求出生在湖南辽阳的一个中医世家,自幼就开始接触中医书籍。

就连他小时候听的童谣,都是《汤头歌》。

他一直跟着爷爷长大,对中医知识更是耳濡目染。

年幼时,爷爷在熬药,他就在一旁看着,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爷爷在给病人搭脉看病时,他偶尔也在一旁看着。

在不断观察的过程当中,他更是对中医知识充满了兴趣。

于是,他考入了湖南中医学院。

进入大学后,他勤学苦读,不敢有一刻的松懈。

即便如此,他也从来没有觉得生活苦,因为他能从书籍中获得快乐。

对于那时候的他来说,他非常渴望遇到自己的第一位病人。

第一次治病救人的经历,他也始终铭记在心中。

那时,潘敏求是一名实习医生。

他的第一位病人,是一位被蜈蚣咬伤的病人。

在他给病人治疗之前,病人去看过西医,可病情仍旧没有得到缓解。

于是,病人转过头来看了中医。

在了解到他的病症以后,潘敏求很快作出了判断,给病人开了一副汤药。

一副汤药下去,病人的病症很快得到了缓解。

在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变化以后,病人觉得非常神奇,也对中医更加刮目相看。

这次的经历,潘敏求终身难忘。

即便是后来成为了专家级别的医生,他也总能想到这段经历。

在研究学术的过程中,潘敏求也遇到了让自己一见倾心的那个人。

他的妻子黎月恒也是一位中医,两人都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相对应地,两人之间拥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1977年,湖南省肿瘤医院成立,潘敏求和妻子被调到了这家医院。

两人都是骨干级别的医生,共同创立了湖南省首个中医肿瘤科。

因为是首个,两人承受了不少质疑,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02他们不收,我收

在1977年,人们对于癌症的了解较少。

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选择去看西医,没有人会选择去看中医。

通常来说,中医的特点是“疗效慢”,难以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

对于癌症来说,时间是比较重要的。

很多确诊癌症的病人,在几个月内就离开了。

因为种种原因,大家都觉得中医和癌症,确实是不太搭边。

潘敏求和妻子虽然成立了中医肿瘤科,却始终没有什么病人。

夫妻俩非常着急,却始终没有什么办法。

直到某天,潘敏求遇到了一位西医肿瘤科不敢收的病人。

“他们不收的病人,我能收吗?”

潘医生向院长提出了申请,他希望接收西医不敢接收的癌症病人。

他开始根据病人的情况研究药方,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研究中医典籍上。

无论是偏方还是秘方,他统统接收,希望能从其中收获一些有用的知识。

仅仅3个月的时间,他就跑遍了省内的80多个县。

有些时候,他甚至不惜远赴省外,深入调查。

最终,他还真从其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得出了自己的一番理论。

潘医生首创了“潘氏法则”,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普遍认可。

现如今,“潘氏法则”已经被录入了中医院高等院校的教材当中。

“肝复乐片中成药”

这是潘医生研究的一剂良方,用在了治疗肝癌上,如今已经成为治疗肝癌的常用药。

这一成就,对肝癌病人来说,是可以救命的。

潘医生从医数十载,始终将患者放到第一位。

此外,他还热衷于传道解惑,和妻子一同撰写了《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潘医生对患者的那颗心,令无数人为之感动。

03患者排在第一位

1986年春节,潘医生收到了一位患者的求救电话。

接到患者的求救电话后,他第一时间就乘车赶往了患者家中。

途中发生了车祸,车子翻了。

潘医生第一时间从翻掉的车子里爬出,在路边拦了一辆货车赶到了患者家。

在他的及时救治下,患者捡回了一条命。

面对病人的感激,潘医生只是坦然说了句这样的话。

“医生就应该把病人放在心上,摆在第一位。”

2022年7月,有一位患者慕名找到了潘医生。

这位患者已经病得很重了,潘医生为他把脉时,神色凝重。

即便如此,潘医生还是为他开了药方。

临别之际,他拉住了患者儿子的手,并叮嘱他:

你父亲病得很重,服药一两周后,再带来给我看看,挂不到号也要来,直接来找我就行。

潘医生的一席话,令患者家属感到非常感动,忍不住泪目。

实际上,每天来找潘医生看病的患者有很多。

面对每一位患者,他都一视同仁,也经常加班,希望能多看一个病人。

久而久之,他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

即便如此,他仍旧坚持看门诊,哪怕工作再累再辛苦。

为了病人的身体,他可以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

在他的心中,患者永远排在第一位。

潘医生救治了很多病人,他给很多病人带来了“二次生命”。

其中不免有一些,本以为自己已经时日无多的病人。

即便病人已经自己放弃了自己,可潘医生却始终不愿意放弃一个病人。

在他的不断坚持下,不少病人获得了“新生”。

这些年,潘医生花费太多的时间在病人身上,难免忽略了自己。

没有门诊的时候,潘医生也不会休息,而是坚持看书。

04“活到老学到老”

从1992年开始,潘医生就开始招收肿瘤专业的学生。

他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他们,心得、方法等等,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人。

与此同时,他的儿子也受到了他的影响。

在父亲的影响下,潘医生的儿子也成为了一位肿瘤方面的专家。

如此说起来,也算是子承父业了。

现如今,潘医生已经83岁了,可他却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书。

经常有人劝他到了年纪了,也该好好休息,安度晚年了。

可他却说:每天不看书就不舒服。

潘老几乎每天都在捧着一本书,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

这些年,他读了很多中医典籍,也看了很多西医的书籍,学习了很多西医的知识。

“中西医要有机结合。”

在看了那么多本书后,他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只要能治病救人,就是好的。

即便到了这个年纪,潘医生仍旧有一颗想要治病救人的心。

2022年2月,潘敏求入选第四届“国医大师”。

他的名字虽然响彻整个医学界,可他却只把自己看作一名医生。

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他始终铭记自己的初心。

结语

潘敏求医生拥有高尚的医德,也拥有精湛的医术。

从医50载,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拯救了一位又一位病人。

这样一位优秀的医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参考文献

国医大师潘敏求:书写中医药对抗肿瘤的传奇 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