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云南沧源翁丁大寨,原始拉木鼓祭祀仪式,祝祷平安康泰的佤族木鼓

来到“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惊叹佤族经典传统文化的魅力佤族是一个中国的山地民族,佤族在古语当中的意思为“住在山上的人”

来到“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惊叹佤族经典传统文化的魅力

佤族是一个中国的山地民族,佤族在古语当中的意思为“住在山上的人”,佤族的村寨多借山势而建。在云南佤族特色保留最原始的,当属于是在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翁丁大寨了。

翁丁大寨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这座村寨的面貌和清代外国教士拍摄的黑白照片基本一致,依然是原始的建筑格局和样子,保留了很多佤族非常传统的习俗和传统,堪称是佤族文化的活化石。

翁丁大寨是云南省非遗名录中的“佤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村子的布局依然延续了几百年前的排布方式,基本没有改变。 村寨的上部有一片神林,神林里供奉的是佤族“梅依吉”神,寨子下部有鬼林,鬼林紧靠墓地,还保留有原始的人头桩遗迹。

整个翁丁大寨村里全部是佤族,民族传统保护的非常完好,这里有佤族村寨的各种传统元素,如寨门、寨桩、撒拉房、打歌场、祭祀房、木鼓房、人头桩、牛头桩等,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原始部落气息。

佤族的传统建筑是干栏式的,下部用来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上面才是居住的茅草屋,屋顶上会开有天窗,村寨里处处可以见移栽的花卉和植物,村里处处绿意盎然,有些人家还有种大仙人掌来做围栏。

翁丁大寨四周有农田,一条河流穿村而过,村寨的四周有大树和围栏保护,神林在东边的山上,而鬼林在村寨的西部低处,民居几户房子合在一个区域,四周有宽阔道路间隔,具有一定防火隔断作用。

佤族的图腾是牛,从进入村寨开始,就可以在木桩上、神树上、重要的建筑墙上,看到挂着的硕大牛头骨。在以前,悬挂牛头骨的多少,反应了村寨或家庭的财富多寡。从进入村寨开始,就可以在各处看到挂着的硕大牛头骨,包括佤族房顶上的造型也和牛角有关。

佤族的茅草屋建筑规模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屋顶很矮的单层椭圆型屋,一种是上下两层楼,楼上住人,楼下畜居的房子。单身成人、成年未婚和孤寡中老年会住第一种房子,另一种就普通家庭住的房子。新婚的夫妻是要住单层的草房,不管多么有富有,都必须住满3年以后才能搬到两层楼的房子里。

每当清晨和傍晚,整个村寨就会被袅袅炊烟所笼罩,呈现出非常原生态的自然生活场景。翁丁村寨的晨曦和夕阳,以及美丽炊烟和那婆娑树影奇幻光影,都是让人着迷的景观。

这里也被中国摄影界,誉为云南最具代表性的拍摄胜地之一,原始村寨的生活让人返璞归真,很难想象在我国还能保留着,这样一座神奇的村寨,这里的景色如梦如幻。

翁丁大寨目前用传统民俗来发展旅游,村寨里目前可供游客观赏或参与的旅游活动项目有:取新火、拉木鼓、镖牛、射弩竞技、摸你黑狂欢等传统民俗,有些活动可以电话或网上提前付费预约。比如全村动员参加的大型活动拉木鼓,村里会组织全体村民进行民俗活动,并穿着民族服饰,所有参加活动的村民都可以记工分,也作为后面村民分配奖金的依据。摄影团和大型旅行团很喜欢预定这种表演,一般游客有时运气好,也能免费凑看到这种大型民俗活动。

非常幸运,遇上了让人惊叹的佤族“拉木鼓”传统仪式场景

在翁丁大寨,是可以看到传统的佤族民俗“拉木鼓”和“打歌”活动。“拉木鼓”是佤族木鼓文化的重要活动之一,在神林里献祭后,全村寨的村民会一起拉着木鼓,唱着歌曲,将木鼓从山上树林拉到村寨的广场,场景盛大而隆重,佤族有着很深的木鼓文化传承融在其中。而“打歌”是围成圆圈边演奏、边跳舞,乐手们吹着民俗乐器,村民们边跳边唱,场景非常有感染力,常常会带动访客共同加入舞蹈之中,各种佤族的民族乐器和舞蹈都会在其中登场。

来到翁丁的那一天,运气特别好,村长已经通知全村今天要进行拉木鼓的仪式,所以居民都穿起了民俗盛装,洗漱梳妆起来,翁丁寨子里格外生气勃勃,小孩都被打扮了起来。村民们穿戴和饰品的非常齐全,佤族妇女非常勤劳,拉木鼓的准备工作大多数都是村寨里的妇女们完成的。妇女们将木鼓从木鼓房拖到了山上的神树林,放置停当后,就三三两两地坐下树下抽烟斗。

清晨的薄雾笼罩树林,光线一道道射了下来,烟斗的烟雾,以及祭祀烧树叶的烟雾,让神树林烟雾缭绕。木鼓是佤族的重要文化符号,佤族视为通天的神器,要敲响木鼓才能和神对话,佤族木鼓有众多的传说。仪式开始,所有的村民跪拜在周围,魔巴开始对着神树的树桩念咒文,然后用一只活鸡作为祭品,割了鸡的脖子,然后让鸡的鲜血洒在木鼓上,围绕着木鼓转了几圈后,站登上了木鼓,并用铁枪插入了木鼓的孔洞之中。

村民们分成前后两队,分别拉拴在木鼓上的绳子,将木鼓一路从山上的神林,拖到村寨的广场上。下山的道路上,有些地方很陡,木鼓以前的拖痕已经留下了深深的一道印记。

村民们拉动木鼓的时候,会唱起拉木鼓的歌曲,站在木鼓上的魔巴也会发出响亮和有节奏的呼喊,指挥大家拉动木鼓,魔巴手中的树枝和着歌曲的节奏挥动,这种声音震动心灵,让人心脏血液加速。有时魔巴还会发出号令,所有的人会倒着快速拉木鼓,整个拉木鼓的歌声盈荡在树林中。场景画面非常的跃动,不仅喊号声音好听,每个村民都在拉木鼓的活动中得到愉悦。

在队伍的最前面,走的是手捧祭祀物品的长老,后面跟着民族乐器的吹奏者,再后面才是拉木鼓的队伍。 木鼓被拉到了寨门前的石路上,拉动木鼓的村民开始跳起整齐的舞步,唱起更加嘹亮的拉木鼓的歌曲。

当木鼓拉过寨门,进入寨子的广场后,村民们就围着木鼓,排成里外两圈,开始跳“打歌”,事后看航拍录像的时候,才发现“打歌”的圆圈是如此规整,跳舞和转圈都不曾影响圆圈,村民们边跳边唱,场景非常有感染力。

当整个“拉木鼓”的仪式结束,依然是勤劳的妇女们来做搬运和整理工作,青壮年的妇女分拉两根绳子,将木鼓拉回到木鼓房停放,整个村寨又恢复了恬静祥和的气氛之中。

这就是翁丁大寨,这是一场祝祷平安康泰的佤族木鼓仪式,这种佤族传统民俗真是让人看过之后难以忘怀,心生感动,这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旅游融合,非常的真实有感觉,很值得宣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