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2010年1月12日,一场7.3级地震将海地摧毁成一片废墟约,30万具尸体被掩埋在了倒塌的混凝土下,150万人流离失所,街头的腐臭在热带阳光下发酵成地狱的气味。
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就站在白宫,对着镜头庄严承诺“美国将与海地人民站在一起”。
随即44亿美元救灾资金通过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绿色通道,像圣光般投向了这片被上帝遗忘的土地。
按照联合国统计,这笔钱足以在海地建造22万套抗震住房,或为全国儿童提供12年免费教育。

然而直到如今海地仍是全世界最贫困的几个国家之一,这不由得让人们好奇,当初美国援助他们的那些钱都花去哪了?
就在不久前15年后,马斯克在X平台用一张资金流通图揭开了这笔救灾资金背后的惊天阴谋。
根据图片所示这笔资金在从USAID的账户出发后,经过层层流转,最终仅有2%的资金真正用于灾后重建。
剩下的43.12亿美元像是被施加了了魔法一般,在账目上被分解成“行政开支”“可行性研究”“能力建设”等晦涩条目,最终汇入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某栋玻璃幕墙大楼——那里是克林顿基金会的总部。

在图片下方这位硅谷首富配文写道:“当政客们谈论‘人道主义’时,请记得先检查他们的口袋。”
而在这张图片所列举出来的人中,希拉里·克林顿的弟弟托尼·罗德姆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个。在地震发生三个月后,这位从未涉足采矿业的律师,突然摇身一变成为了海地唯一金矿开采权的持有者。
当海地议员质疑为何本国企业被排除在招标外时,USAID官员在听证会上摊开双手:“海地缺乏专业资质。”

而这种“资质”显然具有家族遗传性——希拉里的女儿切尔西·克林顿名下某家注册于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也从USAID的“粮食安全”项目中划走了8400万美元,而该公司的主要业务记录居然是是连续五年零纳税。
最经典的戏码发生在2011年。USAID豪掷400万美元用于研究“海地新港口建设可行性”,结果中标企业是克林顿基金会持股的基建咨询公司。
八个月后,报告结论是“当地地质条件不适合施工”——讽刺的是,参与项目的唯一“地质专家”后来被曝光是希拉里的大学同学,专业是法国文学。
这笔钱最终流向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某个账户,而海地人至今用木筏在太子港的废墟间运送物资。

如果你以为这仅是克林顿家族的手笔,那就太小看USAID的创造力。在马斯克曝光的档案中,超过60%的“援助项目”像是从《黑镜》剧本里抠出来的荒诞片段:
30万美元投给加州某实验室研发“机器松鼠”,用于“研究啮齿类动物对生态系统的情感影响”,
200万美元资助摩洛哥非政府组织开设陶艺课程,理由是“通过手工艺缓解性别暴力”。
250万美元砸向越南电动车公司VinFast,尽管该国当年电动车保有量不足千辆。
最魔幻的是2000万美元在伊拉克播放《海绵宝宝》动画片,USAID的解释是“用美国文化对冲极端主义”。

这些项目越离奇,政客们捞钱就越安全。一位前USAID承包商在匿名采访中透露潜规则:“你永远不能申请‘给饥饿儿童发面包’这种直白的项目,必须包装成‘通过跨文化叙事解构后殖民粮食分配体系’——字数越多,审计越难。”
2016年,某参议员侄儿创办的“西非妇女赋权基金会”就凭一份72页的晦涩提案,从USAID领走1700万美元,后来被查出其最大支出是在拉斯维加斯包场举办“性别平等研讨会”。
马斯克的报告撕开了更血腥的真相:USAID的触角甚至伸向美军正在轰炸的战场。在也门,通过约旦中转的1.2亿美元“难民援助金”,最终变成胡塞武装手中的AK-47。

在阿富汗,塔利班控制区某诊所的X光机上贴着USAID的标签,而设备采购价比市场高出47倍。
最讽刺的是叙利亚,美国财政部一边将阿萨德政权列入制裁名单,一边允许USAID向大马士革某建筑公司转账800万美元——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叙利亚总统的表弟。
这种跨国分赃早已形成标准化流程。首先,USAID会选定一个政局动荡的国家,以“民主建设”或“危机响应”为由划拨资金。
接着,当地权贵家族成立皮包公司承接项目,抽走30%-50%的资金作为“协调费”;剩余部分通过美国游说集团分配给国会山的政客,其中15%固定流入指定基金会。最后,所有参与者共同雇佣顶级律所,把审计线索切分成无法追溯的碎片。

前USAID负责人萨曼莎·鲍尔对此驾轻就熟——这位年薪18万美元的官员,离职后四年内通过“咨询费”狂揽2300万美元,可笑的是她在回忆录中深情写道:“人道主义是我的信仰。”
2018年,华盛顿智库“监督计划”发布报告,用卫星图片对比海地地震前后景象:90%的临时帐篷仍在原位,而距其五公里处,克林顿基金会资助的五星级酒店已拔地而起。
报告标题直白得刺眼——《现代海盗:如何合法抢劫一个国家的未来》。可惜这份97页的调查报告淹没在特朗普的推特风暴里,直到马斯克用一条动态点燃了炸药桶。
如今打开USAID官网,首页仍挂着海地儿童手捧联合国粮袋的微笑照片。只是没人告诉这些孩子,他们领到的每片饼干都被标好了价格——克林顿家族抽走50%,游说集团拿走30%,USAID高管分掉15%,剩下的5%用来支付摄影师工资。

这种精密剥削甚至催生了行业术语:USAID内部将贪腐称为“手续费”,而国会听证会上,政客们更爱用“行政成本合理化”来替代“分赃”。
当美军在喀布尔机场被自杀式炸弹掀翻时,他们不会想到,敌人手中的雷管可能贴着“美国制造”的标签。
马斯克在爆料结尾抛出一组数据:过去十年,USAID向阿富汗划拨的27亿美元中,有6.3亿流向塔利班关联企业。
而在也门,每10美元援助就有4美元变成射向沙特的导弹。这或许解释了五角大楼的困惑:为什么敌人永远打不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