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巨富盛宣怀:家里2名女佣,一个生了赵一荻,一个生了宋美龄

浩舞默话 2025-02-10 15:21:24

“我瞧不上他,离他远一点。”

吕葆贞看不上张学良,反对女儿与他交往。

同样对女儿感情表示反对态度的还有倪桂珍,她当年得知女儿宋庆龄跟孙中山在一起的时候,也是极力反对。

倪桂珍和吕葆贞都曾在晚清官办商人——盛宣怀家当过女佣,而张学良和孙中山在当时,都已经是非常有份量的人,她们却敢直言不讳。

她们为什么不支持女儿的感情?她们是如何从盛家的女佣,一步步变成社会名人?

一、盛家两名女佣,因婚姻而改变人生

盛宣怀,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因参与轮船招商局、电报局、卢汉铁路等实业公司的创办,而被称之为“中国实业之父”。

清政府无能,人民生活艰苦,但盛宣怀赚到了很多钱,是名副其实的晚清巨富。

他在商业领域,受到西方的新思想的影响,但是在个人生活方面,依旧奉行封建社会妻妾成群制度,仅妻妾就有7房,子女共计16个。

家中人口众多,伺候他们的人也很多。据统计,仅女佣就高达两百多人。

名门望族的的孩子,身份尊贵,伺候他们的女佣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

别人家的女佣,可能只需要品行端正,干活利索,但是进入盛家的女佣仅有这些,还不够。

尤其是照顾孩子们生活起居的女佣们,要内外兼修,除了会做家务活以外,还要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经历。

这些女佣的日常工作是不能让孩子冻着饿着,有耐心教孩子识字、算账,如果能教孩子们弹钢琴、说英语等西方教育课程那就更好了。

盛家挑选女佣的条件,虽然非常苛刻,但是对待女佣的态度,并不是非常讲究封建社会里的尊卑贵贱之分。

只要在盛家做的好,盛宣怀和妻妾们都会规划女佣们的婚嫁。

盛家的女佣,背靠盛家的声名,在择偶上,会被人高看一眼。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对家境不好的女性来说,进入盛家当女佣,是她们改变人生命运的一种方式。

倪桂珍和吕葆贞就是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结婚生子,母凭子贵。

孩子们在近代史上都是有名的人,也让她们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里凸显出来,被后来人熟知。

二、吕葆贞出生寒微,耿耿于怀妾室身份

吕葆贞反对女儿赵一荻与张学良往来,跟她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她出身寒微,十几岁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去当女佣。

盛家女佣众多,而吕葆贞很快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机灵,又加上办事靠谱,很快引起了盛宣怀等人的注意。

赵庆华当时是交通部次长,吕葆贞能够嫁给他,是盛宣怀从中牵线搭桥的结果。

吕葆贞作为一个女佣,嫁给赵庆华,实现了阶级跨越,摆脱了贫困的生活状态,可是她并不高兴。

因为赵庆华有了正室太太,吕葆贞只是一个妾室,即便后来她与赵庆华生了子女,她还是觉得自己的在家里低人一等。

正是因为她始终因身份而自卑,导致后来赵一荻与张学良的感情,不仅她反对,连带着丈夫赵庆华也不愿意让女儿成为张学良的妾室。

妾室低于正室,妾室将来生下的孩子,身份也比不上正室。而赵一荻却不认可吕葆贞的观点,坚持不肯与张学良断掉关系。

面对女儿执拗的态度,吕葆贞便和丈夫商议,将女儿软禁在家里。

而当时年仅16岁的赵一荻,对待爱情的态度是爱情至上,从家里逃出来,去见张学良。

事后,吕葆贞夫妇在报纸上发表声明,解除了与女儿赵一荻的父母子女关系,往后与她有关的任何事情,都跟家里人没关系。

回顾历史,即便后来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赵一荻也一直陪在身边,并未放弃不被父母看好的感情。

三、倪桂珍自幼广泛学习,重视子女教育

倪桂珍虽然和吕葆贞都在盛家做事,但是两人的原生家庭却大有不同。

倪桂珍家境在当时也算的上是富裕家庭,是书香门第世家。父亲精通法律,还是牧师。

在当时,倪家的思想非常开明,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从幼年时期,都必须要读书学习。

倪桂珍在上私塾之前,在父亲的引导下,就已经会写很多字。

等到上了高中之后,倪桂珍开始接受西式教育,不仅会说英语,还擅长数学,弹琴技能也是一流。

倪桂珍与女儿

当同龄的女孩在家人的张罗下,陆续订婚成家时,倪桂珍却一直处于形单影只的状态。

倪桂珍幼年时期,大人们聊天的时候,给她定了一门娃娃亲。

双方家长随口开个玩笑,倪桂珍没放在心上,但男方却总以倪桂珍“未婚夫”自居。

无论男方如何努力,倪桂珍依旧态度坚决:即便是嫁不出,也不会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

直至读过书、留过洋、谈吐不凡的宋嘉树出现,倪桂珍动了结婚的念头,在与他相识两个月后闪婚。

宋嘉树的家境并不好,但是倪桂珍并不在乎。

婚后,宋嘉树的工作依旧处于瓶颈期,时常被上司刁难,只能到条件非常艰苦的地方传教。

即便如此,倪桂珍还是毫无怨言地支持丈夫的工作,她则负责照顾家庭。

宋嘉树认为自己不能再继续深陷在糟糕的工作环境里,也不能一直让妻子一个人扛起家庭重担,他决定下海经商。

生意不断发展壮大,经商成功的宋嘉树,很快成为上海滩有名的企业家。

宋嘉树事业成功,家庭也很圆满。

宋嘉树和倪桂珍总共生了6个孩子,等到家里经济条件改善之后,一家人住进了花园洋房。

夫妻二人给孩子们提供富裕的生活环境,也非常重视对他们的教育。

倪桂珍宋嘉树与子女

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倪桂珍就开始张罗着,请能力突出的家庭教师,来家里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不过,他们并不是完全依赖于家庭教授,很多时候,他们会亲力亲为。

孩子们最先接受的是英文教育,夫妻二人都会说英语,因此,他们亲自教孩子们读英文幼儿读物,用英语给他们讲故事等。

倪桂珍不仅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而且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生活能力。

家里虽然有钱,但是倪桂珍杜绝让孩子们过着安逸的生活。

当时,社会上依旧流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倪桂珍却不以为然。

她不仅重视女儿们读书学习,还教女儿们学做饭、针线活等,确保女儿们长大之后,可以独立自主生活。

在女儿们年幼时,倪桂珍就已经谋划着要让她们将来去国外读书。在她的引导下,三个女儿都曾去国外接受教育的经历。

她反对女儿的婚姻,主要是考虑到女儿与女婿之间的年纪差距太大。

这一点,与吕葆贞的反对出发点完全不同,是她的原生家庭给了她无忧无虑的生存环境,后来的婚姻生活里,得到了丈夫的尊重。

总结

吕葆贞和倪桂珍虽然都曾在盛宣怀家工作过一段时间,而两人并不能完全放在一起做评价。

倪桂珍的原生家庭给她往后改变人生,打下了基础;可是吕葆贞的婚姻则完全是由盛家主子说的算,让她嫁给赵庆华,不排除是盛家拉拢赵庆华的一种手段。

两人不同的人生经历,也决定了她们后来反对女儿的婚事时,出发点也不一样。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