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赢球了,这事儿本来没啥好稀奇的。但这次有点不一样,赢的是摆烂的爵士,赢得方式还挺戏剧性。你说范弗利特表现糟糕,火箭反而赢了,这听着是不是有点黑色幽默?
故事的重点,其实不在火箭赢球,而在于申京。33分10篮板,数据亮眼,关键是,正负值+17,这意味着啥?他在场上,火箭就赢分,不在场上,火箭就容易被追分。更让人觉得火箭捡到宝的是,去年夏天,他们用5年1.85亿续约了申京。这事儿放眼整个联盟,能找到几个同类型的?约基奇算一个,但约基奇那是MVP级别的。申京现在能跟约基奇相提并论吗?恐怕还差口气。但关键在于,申京才多大?还有进步空间啊!你看,火箭球迷现在肯定乐开了花,觉得这笔签约简直是神来之笔。但冷静下来想想,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当我们习惯性地将火箭的成功归结为申京的个人能力时,是否忽略了联盟整体的生态环境?现在NBA流行啥?小球时代,内线凋零。
能打的内线本来就少,稍微有点潜力的,都成了各队哄抢的对象。这就像相亲市场,好男人就那么几个,大家都盯着呢。火箭能抢到申京,一方面是他们有魄力,另一方面,也得感谢大环境,感谢内线球员的稀缺性。当然,火箭管理层的眼光确实不错。但话说回来,NBA的球队,哪个不是拿着放大镜在看人?选秀、交易,都是一场豪赌,赌的就是球员的未来。火箭这几年,一直在重建。重建啥意思?说白了,就是交学费,交各种各样的学费。选秀选错人,交易被坑,这些都是重建的代价。仅看申京的合同,5年1.85亿,这数字够吓人的。但你要知道,NBA的工资帽一直在涨,通货膨胀嘛。现在的1.85亿,可能过几年,就跟现在的1亿差不多了。与普遍认知不同,NBA球员的薪资,其实跟球队的战绩息息相关。战绩好,球队赚钱,老板自然愿意花钱。
战绩差,球队亏钱,老板抠门也是人之常情。所以,火箭签下申京,不仅仅是看中了他的个人能力,也是在赌球队的未来。赌他们能围绕申京,打造出一支有竞争力的球队。当然,这其中也存在风险。申京能不能兑现天赋?能不能保持健康?能不能适应联盟的竞争?这些都是未知数。有人说,火箭未来可期,有望冲击总冠军。这话听着挺振奋人心的,但也要看到,NBA竞争有多激烈。西部强队林立,光是掘金、太阳、湖人,就够火箭喝一壶的。更何况,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光靠申京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火箭还需要找到更多的帮手,打造更合理的阵容。火箭的这笔签约,是成功还是失败,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NBA的竞争,永远充满变数。而我们这些看热闹的,就等着看好戏吧。毕竟,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呢?没准过几年,申京就成了联盟第一中锋,火箭真的拿了总冠军,也说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