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曼联为何遇强则强,遇弱不稳?骨子里适合防反战术?

曼联的新挑战在新任主教练阿莫林的引领下,曼联在一系列最为严峻的挑战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自阿莫林于去年1月接替滕哈格以来

曼联的新挑战

在新任主教练阿莫林的引领下,曼联在一系列最为严峻的挑战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自阿莫林于去年1月接替滕哈格以来,球队在伊蒂哈德、安菲尔德以及酋长球场先后取得1胜2平的佳绩,特别是在昨日的足总杯中,曼联通过点球大战成功晋级。

然而,其余比赛的结果则显得平淡无奇。在这三场精彩对决之间,曼联在主场接连败给诺丁汉森林、伯恩茅斯和纽卡斯尔。尽管这三支球队本赛季状态不俗,但在赛前的赔率中,没有任何一支客队被认为有机会在老特拉福德取胜。此外,阿莫林的球队还在客场负于处于降级区的狼队。

上周日,曼联在与利物浦的较量中以2-2战平,赛后曼联中场大将B费表达了心中的忧虑。

“我感到非常失望,”他坦言道,“因为我们今天在安菲尔德面对联赛领头羊利物浦时能够有这样的表现,为何我们不能在每一场比赛中都做到这一点?虽然我对今天每个人的努力感到欣慰,毕竟对手是利物浦……但随后,我或许会更加担忧接下来对南安普顿的比赛(下轮联赛主场对阵垫底球队,双方积分差达8分),认为这已经足够好,但实际上,这又将是一场极其艰难的对决。”

正如B费所言,这究竟是一个心态上的问题,还是战术安排上的不足?实际上,这种本不应频繁出现的现象,在当今足坛却变得日益普遍。

强队克星之谜

以2012-13赛季波切蒂诺执教的南安普顿为例。在那个赛季的冬季,波切蒂诺接替了阿特金斯,成为南安普顿的新任主教练。他一上任便面临了艰巨的任务,在他的首个主场中就迎战了曼城(当时排名第二)、利物浦(第七名)以及切尔西(第三名),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同一时期,他们却未能战胜处于降级区边缘的女王公园巡游者(倒数第一)、维冈竞技(倒数第二)以及诺维奇(第十一名)。

克洛普执掌利物浦时的情况也与此相似。在2015年10月接手安菲尔德之后,他在最初几个月的比赛中展现了非凡的能力。他的球队在首场比赛中与热刺战成平局,而热刺最终获得了联赛第三名。随后,他们击败了莱斯特城(冠军)、曼城(第四名)和切尔西(仅排名第十,卫冕冠军)。与此同时,利物浦也在这段时间内击败了沃特福德(第十三名)、水晶宫(第十五名)和纽卡斯尔(第十八名)。

曼联昨日的对手阿森纳,在阿尔特塔的带领下,也经历了类似的经历。在2019-20赛季的上半段,即因疫情停摆三个月的那个赛季中,阿森纳击败了最终排名前四的所有队伍。阿尔特塔带领球队在主场以2-0战胜了曼联(最终排名第三),赢得了他们的首场胜利。阿森纳还以2-1击败了已经提前夺冠的利物浦,并在足总杯半决赛和决赛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战胜了曼城(第二名)和切尔西(第四名)。然而,他们同样输给了布莱顿(第十五名)和阿斯顿维拉(第十七名)。

高位逼抢战术的双刃剑效应

在当时,波切蒂诺和克洛普作为英超主帅中的佼佼者,其独特之处在于他们对高位逼抢的执着。因此,他们的球队在面对擅长从后场发起进攻的强敌时,往往能够占据上风,因为这种战术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抢断的机会。然而,当面对那些采取快速推进策略并避开逼抢线的弱旅时,南安普顿和利物浦则显得束手无策,难以迫使对方在后场犯错,从而错失创造得分良机。

不过,时光荏苒,这一切在2024-25赛季是否依然成立,却值得打个问号。比如,去年孔帕尼麾下的伯恩利和今年初马丁带领的南安普顿,都向我们展示了英超赛场上的某些弱队在后场组织进攻的能力,甚至不输于顶级豪门。这意味着,这些球队不仅不会轻易给你机会,反而可能主动出击,让你陷入被动。

防守反击的有效性

或许更为关键的是,在新任主教练初期执教时,特别是在战术体系与前任教练截然不同之际,复杂的进攻策略尚未成型。尤其在周中的比赛中,球员们在训练场上停留的时间极为有限。

因此,防守反击成为了一种更为有效的策略——尤其是在面对强敌时。这就是曼联昨日在酋长球场取得领先的缘由。上个月在伊蒂哈德球场,曼联的进球源自迪亚洛的速度突破,而不是典型的防守反击。这样的进球方式,在对阵马尔科·席尔瓦带领的富勒姆时可能难以实现。

在阿莫林的指导下,曼联已在国内赛事中参与了11场比赛(包括英超、足总杯和联赛杯)。我们可以将这些比赛逐一审视,根据对手的平均控球率进行分类(单场比赛的控球率受比赛进程影响,可能会对球队的常规风格造成一定偏差)。

在英超联赛中,曼联五次对阵控球率超过55%的队伍,战绩为1胜2平2负。尽管这并非完美的表现,但那两场平局却得到了积极的评价。

另一方面,在与控球率低于51%的队伍的六次对决中,曼联输掉了四场。即使他们唯一的一场胜利——看似轻松的4-0战胜埃弗顿——也并不如最终比分那样令人信服。

曼联的传统打法:稳守反击与快速前插

阿莫林的经历是否与那些最终带领球队走向冠军的教练如克洛普和阿尔特塔相似?曼联的情况是否有着更为独特的复杂性?从首发中卫马奎尔和德里赫特的表现来看,他们似乎更倾向于防守时的稳守反击,而非积极的高位逼抢。而球队的主要进攻球员,特别是迪亚洛和加纳乔,则更擅长通过速度和灵活跑位来撕开对手防线。这种打法让人不禁联想到15年前弗格森爵士时代的曼联,在酋长球场的比赛中,他们同样以迅猛的前插和快速反击著称。这是否意味着,曼联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风格,始终是那股向前推进的力量,而非对球权的执着掌控。

曼联:杯赛专家之路

在过去的十年里,曼联似乎更擅长在这种局面下作战,这种策略更适合杯赛而非联赛。自从弗格森在2013年夏天卸任之后,红魔再未对联赛冠军发起强有力的冲击,但在杯赛中却屡创佳绩。他们两次捧起足总杯和联赛杯,还夺得了欧联杯冠军,另有一次进入决赛的经历。

尽管作为拥有20个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和3个欧洲冠军杯/欧冠冠军的豪门,曼联有着更高的追求,但不得不承认,在弗格森离开后的岁月里,曼联的平均联赛排名仅为4.7,与热刺的4.8相差无几。这两支球队在过去十一年里始终处于伯仲之间。然而在奖杯数量上,曼联以5-0遥遥领先,或许这并非偶然现象。

赢得奖杯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习惯。例如,阿莫林在2020年接手布拉加仅三周后便夺得了葡萄牙联赛杯,随后他转战葡体,并在2021年带领球队赢得了19年来的首个冠军。

曼联的战术风格一直在变化,但本赛季他们在联赛中的表现已变得不再重要,不过在足总杯和欧联杯中,他们的当前打法或许能够发挥出最佳效果。就像上周日对阵阿森纳时那样,这样的表现或许无法赢得风格上的赞誉,也无法夺取联赛桂冠,但却有可能帮助他们捧起杯赛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