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丧葬文化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对于葬礼特别讲究,并且在墓葬选址过程中有着诸多禁忌,其中这六处特殊地点不会被视为墓葬选址。
古人常说“坟有6不葬,一葬穷三年”,一旦亲人为逝者选择这六处地点作为埋葬地,那么将会对逝者家族的运势造成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亲属深入贫穷。
那么对于我国“坟有6不葬,一葬穷三年”的俗语来说,究竟是真是假?是封建迷信还是确有其事?
这六处禁忌之地又分别是哪里,为何不能作为墓葬的合适选址呢?
一、“坟有6不葬,一葬穷三年”
中国丧葬文化源远流长,丧葬形式更是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早期我国丧葬以土葬为主,“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的思想在我国普通人心目中根深蒂固。
但土葬过程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好的情况出现,为此火葬形式逐渐占据我国丧葬方式主流,并受到全国各地的推崇。
在我国丧葬文化演变过程中,各地形成不同的丧葬仪式以及丧葬文化,其中对墓葬地址的选择也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自古至今流传“坟有6不葬,一葬穷三年”俗语,含义是有六处地点不适合埋人。
一旦选错了地点,那么将导致逝者亲属经历贫穷,会给后代带来不好的运势。
那么究竟是哪六处地点不适合作为丧葬选址呢?
1、不葬神前庙后之地
第一个不适合作为丧葬之地的选址便是神前庙后之地。
神庙往往被视为神圣虔诚之地,是普通人求神拜佛、祈求神明保佑之地,香火鼎盛,往往建设在风水宝地。
一般家庭在进行墓穴选址的时候,通常也会对于风水问题比较重视。
古人认为如果将坟墓建在神庙附近,会被视为对神庙供奉神灵的冒犯以及不敬,从而遭到神明信徒的反感。
而且神庙附近往往人来人往十分频繁,人群的日常走动将会打扰到逝者的安眠,环境噪杂之地并不是理想的墓葬选址。
对于求神拜佛者来说,祭拜神佛是为了获得一个好彩头,如果在拜佛过程中遇到坟冢,无疑会令祭拜者感到不悦。
2、不葬流水湍急之地
第二个不适合作为墓葬理想选址的地点则是流水湍急之地。
在很多人眼中,古代流传的“风水宝地”指的是有风有水的地点,所以对于河流、湖泊等区域具备天生的好感,但事实并非如此。
古代智慧中认为流水湍急代表运势不稳,同时寓意财富的迅速流失。
如果将墓穴选择在河流附近,那么将会导致家族财产随水而逝,不利于家族资产的积累。
而且古代俗语讲究“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将先人坟冢选择在流水湍急之地,将会导致家族运势的不断下滑,因此流水湍急之地并不是理想坟冢选址。
坟冢如果选择在河流附近建设,周围土壤中湿度较高,产生积水现象。
大部分棺材的制造原料都是木材,木材长时间浸泡在积水中容易发生腐烂。
积水还可能导致蚊虫细菌的泛滥,如果亲人在此时对于先人进行祭拜,那么可能遭到蚊虫的叮咬,导致亲属出现感染细菌生病的情况。
除此之外,流水湍急之地还容易遭受自然灾害。
一旦爆发强降雨天气河流水流加大,如坟冢与河流过分靠近,将会导致坟冢遭到水流的冲刷,且在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坟冢被破坏。
3、不葬陡峭绝境之地
陡峭绝境之地指的是地理位置不佳、环境恶劣或者是后人难以达到的地点。像是悬崖、荒郊僻壤的地点。
这些地址往往缺乏生机,周围十分空旷见不到太多的植被以及动物。
古人认为,生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便是家族运势的象征,选择这种地点作为先人坟墓选址,将会导致家族气运的萧条。
再者则是断壁悬崖,还寓意着生机的断绝,孤立无援缺乏依靠。
如果选择此处地点作为先人坟墓选址,难以保证未来家族的昌盛以及繁荣。
这是因为前往陡峭绝境之地的道路往往十分坎坷,对于亲人祭拜来说十分困难,需要克服一系列的艰难险阻。
长此以往将会逐渐打击后人祭拜的热情,从而导致先人被逐渐遗忘。
如果遭遇强降雨天气,还有可能导致山体滑坡情况的出现;如果坟墓距离悬崖太近,将可能导致山体滑坡对于坟墓造成破坏。
4、不葬乱石林立之地
第四处不能作为墓葬之地的地点则是乱石林立之地。
古人眼中,石头散乱的石场是气运不畅的象征,石头肆意翻滚,给人一种不安定感。
如果将先人陵墓建设在乱石场,那么无疑寓意着家族失去依靠,像是滚石一般随波逐流、四处流浪。
古人认为乱石寓意着成功路上的阻碍、阻拦,是家族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拦路虎”,不利于家族的繁荣。
而且从祭奠坟墓的角度来看,将坟墓建设在乱石场等地,同样会导致亲人祭拜过程变得困难,打击亲人祭拜热情。
从环境方面的因素考虑,乱世林立之地不利于植被的生长,会导致墓葬周围缺乏生机。
而且荒凉的场景可能令亲人触景伤情,陷入悲痛回忆之中。
5、不葬植被茂密之地
第五处不适合作为墓葬选址的地点则是植被茂盛之地。古人认为家族想要发展繁荣需要有着根深蒂固的根基,从而选择大树附近,依靠大树的庇护谋求发展。
但这种思想并不正确,虽然大树为坟冢提供庇护,但是坟冢同样为大树的成长提供了养分。
大树获得养分支持之后愈发枝繁叶茂,阻挡了坟冢的阳光,从而导致家族的气运不断衰退。
而随着大树的不断生长,也会对于地下先人的棺材造成挤压,甚至会对先人陵墓造成破坏。
树木茂盛之地植被生长过快,会为祭拜者找到陵墓的具体地点增添阻碍。
6、不葬伤龙脉之地
最后一处不适合埋葬先人的地点则是伤害龙脉之地,在古代风水学中,龙脉被视为风水之中的宝地。
古人认为如果将先人埋葬在龙脉之上,将保佑家族气运昌盛,促使家族运势迎来繁荣。
但如果是埋葬在破坏了龙脉的地点上,那无疑是对于龙脉的冒犯,不仅得不到龙脉的庇佑,还有可能产生反作用。
而且为了将陵墓建设在龙脉附近,往往需要对于环境进行挖掘开垦,从而对于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不利于环境保护。
因此在墓葬的选址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尊重自然环境,保护自然条件,才是选择先人陵墓选址的正确做法。
关于六个不能选择的墓葬选址,体现出古人的智慧。那么除此之外,关于墓葬选址还有那些注意事项?
二、现代墓葬选址的注意事项
传统丧葬文化体现出古人的智慧,同时对于当代带来一定的影响以及启示。
古人丧葬思想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待丧葬的重视也体现出古人对于先人的尊重以及对于家族未来发展的看重。
而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大城市都建有规模庞大的陵园,普通人选择墓地的过程变得更为简单。
陵园墓地具备永久性,并且还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看管照料,日常祭拜也更为方便。
而对于农村生活的家庭来说,关于陵墓地址的选择也需要具备现代化思维。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像是水库、林地等地点不能作为墓地选址,亲属在墓地选择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与此同时,关于墓地的选址还需要听从家族老人的意见,尊重老一辈的意愿,这也是一种孝道的表达。
而且现如今农村生活的年轻人数量不断减少,年轻人参与祭拜扫墓活动大多都是请假参加。
尽可能家族内部商量后将亲属坟墓都埋葬在统一地点,方便此后的祭拜。
结语
中国丧葬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体现出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以及古人智慧。
我国有着“坟有6不葬,一葬穷三年”的俗语,六处地点不适合作为坟墓选址。
这六处地点分别是伤龙脉之地、乱石林立之地、荒野偏僻之地、水流湍急之地、神前庙后之地以及枝繁叶茂之地。
如果将家族陵墓建设在这六处地点,不仅无法起到庇护作用,还会令家族运势遭到破坏,甚至导致家族的衰退。
古人丧葬文化背后是对于家族观念的看重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现代人需要吸收古人的智慧,并根据当前的政策背景以及生活习惯,为逝去先人选择合适的陵墓选址。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资料
动漫研习社 2024-10-1 《老人说“坟有6不葬,一葬穷三年”,传统智慧还是迷信?》
钧宏话聊2024-09-14《老人说“坟有6不葬,一葬穷三年”,哪6不葬?葬了穷三年?》
北斗话三农 2024-9-2《农村老人的忠告:葬礼六大禁忌,这些地方葬人真的会倒霉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