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后期,司马氏家族逐渐掌控朝政。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握了魏国大权。此后,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继续独揽大权,大肆排除异己势力,让部分曹魏忠臣的不满。征东大将军诸葛诞虽曾协助司马氏平定叛乱并因功受封,但他并非司马氏的核心圈子人物,且看到自己的很多军中好友被清洗,心中十分不安。 司马昭掌权后,对坐镇一方且手握重兵的诸葛诞不放心,下令调诸葛诞回京担任司空。诸葛诞认为这是司马昭准备向他下手的信号,决定以寿春城为基地起兵反叛。此外,诸葛诞在寿春经营多年,将淮南淮北之地的精兵聚拢在城中,储备了一年食用的粮草。
为了确保打赢这一仗,诸葛诞派儿子诸葛靓赶赴东吴接洽投降事宜,表示只要东吴出兵助阵,他愿把寿春献给东吴。吴国孙綝认为这是一个获取利益的好机会,派将军全怿、全端、唐咨、王祚等人领兵三万人,与文钦一起去救援诸葛诞,任命诸葛诞为左都护。
甘露三年(258 年)二月二十日,魏军攻克寿春城。诸葛诞单枪匹马率领麾下突击小城想要闯出城,被司马胡奋杀死,随后其三族也被诛杀。 吴将唐咨、王祚等人投降,俘虏的吴国兵卒有一万多人,缴获的兵器堆得像山一样。而诸葛诞麾下的数百人,虽拱手排成队列,却拒不投降,最终全部被杀尽。
寿春之战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曹魏方面: 司马昭为了平定叛乱,征调了26万大军,在兵力上对诸葛诞形成了压制,迅速包围寿春,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让诸葛诞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司马昭采取了围而不攻、消耗城内粮草的策略,散布谣言,称围城大军缺粮、吴兵又将至,欲撤兵退去淮北,使得寿春守城军士放宽用粮,导致积存的粮草耗费殆尽,内乱随之而起。司马昭还派石苞、州泰等将领率领精锐部队拦截东吴援军,切断了诸葛诞的外援。
2. 东吴方面: 东吴孙綝决策失误。他先是派朱异率领军队前往解寿春之围,但朱异的兵马遭到了司马昭的重创。之后孙綝不顾实际情况,强令朱异再次出战,朱异以士卒缺乏粮食为由拒绝,孙綝便将其杀害,这不仅使东吴损失了名将,也让东吴将士士气低落。 东吴的救援行动不够及时,且没有形成有效的配合。文钦等将领虽趁包围圈还未完成突入了寿春,但后续的援军未能持续突破魏军的防线,无法给寿春城提供足够的支持。东吴军队在与魏军的交战中多次受挫,粮草也被烧毁,最终未能成功解救寿春。
3. 诸葛诞自身方面: 诸葛诞手下的蒋班和焦彝曾劝谏他不要再等东吴援兵,率全军攻向一方突围,但诸葛诞不听,还意图斩杀二人,二人于是出城投降,影响了城中将士的士气。 诸葛诞与文钦之间存在嫌隙,诸葛诞杀死了文钦,导致文钦之子文鸯和文虎向曹魏投降,动摇了军心。 诸葛诞起兵后选择驻守孤城,没有派军队攻城掠地,将兵力集中在寿春城内,使得自己陷入被动。而且他过度依赖东吴的援军,对局势的判断出现偏差,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寿春之战后,司马氏成功铲除了拥护魏帝的势力,朝廷上支持魏帝的实力派大大减少,士大夫纷纷转而拥护司马氏,加快了司马氏以晋代魏的进程。 此役之后,蜀汉的北伐变得更加艰难,国力进一步下降,转为防御态势。原本就处于弱势的蜀汉,在失去了外部的有力呼应后,在三国对峙中的处境愈发艰难。 吴国在寿春之战中损兵折将,在与曹魏(后来的西晋)的对抗中更加处于劣势,只能在江南进行防守。 寿春之战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始逐渐向西晋统一的方向发展。这场战役的结果使得司马氏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为西晋最终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