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汉末年各路军阀都称帝建国,国号会是什么?(第二期)

小文章的大视野 2023-10-16 11:16:08

接上一期,从这一期开始我们来看一下讨伐董卓的各路诸侯,如果他们开国称帝,那么国号会是什么呢?

《三国演义》中记载的是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其实在正史中并没有那么多,有记载的,也就是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袁术已经称帝,因此在这里便不叙述了。刘岱是宗亲,在之后会统一来说。曹操当时真正的官职是典军校尉,算起来他是隶属于陈留太守张邈的,而且曹家后来也是坐了天下,所以也不叙述。

第一位:袁绍

袁绍,袁本初,汝南汝阳人。对他我们并不陌生,他算是东汉末年家世最显赫的人之一了,之二是他的同宗袁术。袁绍祖上四世三公,他的四世祖袁安在汉章帝时官至司徒;袁安子袁敞汉安帝时官至司空;他的祖父袁汤汉桓帝时官至司徒、太尉;他的父亲袁逢官至司空,均是朝廷三公之类的高官。

因为有如此显赫的家世,袁绍的起点一开始便很高。他从大将军掾入仕,到了何进诛宦官时已经是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的职责是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而且手下有一支两千人的武装,在京畿之地的作用不言而喻。

董卓进入京师洛阳,把持朝政,阴谋废除少帝。袁绍在朝堂之上当堂顶撞于他,大声吼道:“天下健者,岂惟董公”,说罢横刀而去。当然,在《三国演义》之中袁绍的话比这精彩。董卓当着众臣拔出自己的佩剑,指着袁绍说道:“你想试试我的宝剑是否锋利么?”袁绍“刷”一声拔出自己的佩剑,怒目看向董卓,说道:“我剑也未尝不利!”双方可谓剑拔弩张,紧张异常。

在这之后,袁绍逃出了洛阳,而董卓也忌惮袁绍四世三公的家世,担心万一拘捕袁绍,会导致袁氏门下门生故吏的反抗,于是干脆拜袁绍为渤海太守,封邟乡(河南临汝县东)侯。

袁绍来到渤海后,一方面厉兵秣马,一方面约合诸侯,共同讨伐董卓。各地诸侯都纷纷响应,推举袁绍为盟主。然而,各路诸侯同床异梦,根本不是真的想匡扶汉室,连袁绍自己,也只不过想趁机袭占冀州罢了。冀州牧韩馥懦弱平庸、毫无胆略,在袁绍说客的劝说下,竟然将冀州拱手献给了袁绍。袁绍得到冀州之后,实力大增,没过多久就击败了盘踞幽州的公孙瓒,势力横跨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占据整个河北之地。汉献帝遣使封其为邺侯、大将军。

邺城春秋时期为齐桓公所筑,战国时为魏国的陪都,袁绍若称帝建国,国号为“大魏”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不过,袁绍靠冀州建立基业,国号为“冀”也是可以的。至于国都,开国之初人心不稳,可以先都邺城,待局势稳定之后再迁都长安或者洛阳,降邺城为陪都或者北都。

第二位:韩馥

说起冀州,盘踞在这里的上一股势力是韩馥。刚才我们讲袁绍的时候也顺带着说了一下。其实他也就配顺带着说一下了。韩馥此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而且懦弱无断。他虽然贵为州牧,一方诸侯,但是《后汉书》、《三国志》等史书都没有为他单独列传,仅仅是在叙述他人事迹之时略带补充了一下。只要王粲的《英雄记》中简略地记载了一下他的出身。按照书中的说法,韩馥之前在朝廷之中做过御史中丞,之后董卓入京之后,被董卓举荐为冀州牧。我们知道东汉分天下为十三州,其中冀州人口殷盛、兵粮充足,被认为是天下第一州。如此资本,如果是刘备在此做了州牧,恐怕睡觉都要笑醒。

然而,韩馥坐拥如此佳土,每天担心的事情就是别人会不会来吞并自己。袁绍起兵讨伐董卓,韩馥召集州内文武商议,第一句话就是:“我们是帮助袁绍呢,还是帮助董卓呢?”治中从事刘子惠怒道:“今天起兵为的是匡正天下,怎么说是为了袁、董二人呢!”韩馥自知说话不妥,一句话也不敢反驳,最后也只是勉强响应袁绍的号召,起兵伐董,但还是时不时暗中搞点小动作,比如克扣点军粮之类的,惹得袁绍也学曹操一样做起了盖饭。

之后,韩馥的部将麹义反叛,韩馥带兵镇压,居然没有打过!而北边的公孙瓒又大兵压境,形势十分危急。袁绍也打起了小算盘,派手底下的说客来到冀州劝谏韩馥,大义就是说这么好的地方落在你手里白瞎了,不如趁这个机会往袁绍那入个干股,说不定还有些收益。古有尧舜让天下,今有韩馥让冀州。这样说来,你韩馥也是和尧舜齐名的人物啊!韩馥一听,这帽子不戴着都对不起他老韩家往上数的八十代祖宗。于是拱手把冀州让给了袁绍。

袁绍接掌冀州后,以整合资产的名义,将韩馥踢出了决策层,韩馥眼见分红无望,最后只得投奔陈留太守张邈。

某天,韩馥看着张邈和袁绍派来的使者在正堂之中咬耳朵说悄悄话,他再也忍受不了这种生活,最后选择在厕所里用一把刻字的小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然,唯一只得欣慰的是,如果韩馥不是那个懦弱无能的韩馥,他最后开元建国,国号大概率也会是“魏”或者“冀”。在这一点上,他总算和袁绍平起平坐了。

第三位:鲍信

鲍信,泰山平阳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泰安人。汉灵帝中平年间,鲍信在大将军何进帐下充当骑都尉,后来被派到老家泰山郡募兵。鲍信在泰山招兵买马,招募了一千多人,刚走到成皋,何进便被宦官所杀,紧接着董卓进入洛阳,掌控了东汉朝廷。鲍信回到长安后,十分不满董卓独断专行。暗下里劝说袁绍杀掉董卓,但袁绍处于畏惧并没有动手。鲍信见城中无援,也只得退回泰山郡,继续招兵买马。

之后,袁绍会合诸侯共同讨伐董卓,鲍信也以济北相的身份起兵响应。袁绍便推举鲍信为破虏将军。后来,袁绍与关东诸侯看到董卓势大,逡巡不敢进兵,鲍信大为失望,自己与曹操以及张邈等追击董卓的军队,但是在荥阳被董卓的部将徐荣击败。鲍信自己也受了伤。

伐董失败后,鲍信回到泰山。当时泰山郡隶属兖州管辖。兖州牧刘岱是汉室宗亲。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青州黄巾军拥兵十数万来攻打兖州。刘岱准备出战迎敌。鲍信劝告说黄巾军人数众多,且兵锋正盛,还是先坚守一段时间,待敌军疲敝之后再出城决战。刘岱对自己1万的战斗力深信不疑,果断开城迎敌,结果被杀于乱军之中。鲍信等人在城头看着被践踏为肉泥的刘岱,果断闭门坚守。恰在此时,还是东郡太守的曹操闻到了肉香,于是派遣陈宫游说兖州文武,希望他们能够拥立自己为兖州牧。鲍信等人经过三天三夜激烈地讨论,最终决定承认曹老板的老大地位。

鲍信巅峰时期能控制的势力范围也就只有他的老家泰山郡,挂着的官名也只是个济北相,但是他好歹也在讨伐董卓时为大汉打过战、流过血、立过功,所以勉强费些口舌说道说道。

泰山郡春秋战国之时隶属齐鲁两国,离鲁近而离齐远。所以鲍信如果建国称帝,那国号为“鲁”比较合适的。

本期就说到这,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收藏哦!

1 阅读:775
评论列表
  • 2023-10-30 11:18

    古代建国称帝一般都是三种形式,一,是根据他所在的位置,有没有春秋战国时候的国家,第二种就是他原来封的是什么王,就建什么国,如,魏,晋,吴,这些,第三种就是在周易里去找,如,宋,元,明,清。

    小文章的大视野 回复:
    总之,一个国号后面都会有一大堆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