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派鉏鸒刺杀赵盾。鉏鸒潜入赵府,见赵盾五更就穿戴整齐、正襟危坐等待上朝,尽显忠义。他内心陷入两难:杀忠臣不义,违君命不信。一番挣扎,鉏鸒长叹,撞向门前大槐树自尽,临终高呼提醒赵盾防备他人行刺。鉏鸒没有完成刺杀,却因这份独特的道德坚守令人动容 ,只是事迹影响力有限。

齐国刺客成庆,以勇猛闻名。虽史料对他的记载稀少,传言他的勇猛令人胆寒。不过,由于缺乏具体行刺事件支撑,我们难以全面了解他的实力与智谋,其在历史长河中的痕迹较淡。

燕国勇士秦舞阳,13岁便杀人,在燕国小有名气。被太子丹选中随荆轲刺秦,本应是一场彰显勇气与忠诚的使命。然而,踏入咸阳宫,面对秦王嬴政的威严,他瞬间胆怯,脸色苍白、浑身颤抖,差点暴露刺杀计划。这一表现凸显出他心理素质欠佳,在真正的大场面中无法发挥实力,与其他刺客相比,其表现和对历史进程的影响都较弱。

作为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在荆轲刺秦失败后,怀着为友报仇的坚定信念,凭借高超的击筑技艺接近秦王嬴政。他将铅灌入筑中,试图在演奏时砸死秦王。尽管勇气可嘉,但计划不够周密,行动也未成功,主要是基于个人情义展开复仇,对历史走向影响有限。

魏国侠客朱亥,本是隐居市井的平凡人,却因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行动被载入史册。他力大无穷,袖藏四十斤重的铁锥,在关键时刻,果断击杀魏国将领晋鄙,帮助信陵君夺得兵权,成功解赵国之围。虽然主要目的是军事协助,但击杀晋鄙难度极大,展现出强大武力,对当时局势影响重要。

吴国刺客要离,身材矮小却很智勇双全。为刺杀庆忌,他用苦肉计,自断右臂,让吴王杀死自己的妻子,以骗取庆忌信任。在与庆忌的相处中,他等待时机,成功刺杀庆忌。要离的行动难度极高,需承受巨大的身心痛苦和道德压力,其牺牲精神令人震撼,对吴国局势影响较大。

豫让在流亡中与智伯瑶相互欣赏成为知己,智伯被赵襄子消灭后,他决心复仇。第一次,豫让伪装成受刑者在厕所藏匕首行刺,被赵襄子识破,因忠义获释;第二次,他吞炭漆身改变容貌声音,桥下埋伏再遭失败。最后,他请求刺赵襄子衣服后伏剑自杀。其“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传为佳话,影响深远。

鲁国勇士曹沫,在齐鲁多次交战鲁国皆败的局势下,于齐鲁会盟时挺身而出。他手持匕首劫持齐桓公,以无畏的勇气和必死的决心,迫使齐桓公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曹沫在外交场合的果敢行动,不仅挽回了鲁国的尊严,更改变了两国局势,对鲁国发展影响重大。

战国末期燕国刺客荆轲,受燕太子丹托付刺秦王嬴政。他带着樊於期人头和燕国督亢地图前往秦国,在咸阳宫图穷匕见展开刺杀。荆轲刺秦的事迹家喻户晓,极大影响了秦燕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战国末期历史走向。但从刺杀能力看,他在技术和经验上有所欠缺,行动中出现失误导致失败,他的故事广为流传。

韩国刺客聂政,感于严仲子知遇之恩,在母亲去世后,独自仗剑闯入守卫森严的侠累府。他武艺高强,以一敌众,成功刺杀侠累并击杀数十侍卫,最后为不连累家人毁容剖腹。聂政的勇猛和重情重义令人赞叹,其刺杀行动难度和影响力都极大,事迹在当时各国引起巨大震动。

吴国刺客专诸,受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厚待。为助公子光夺得王位,他精心筹备,前往太湖学习烤鱼之术,将匕首藏于鱼腹之中,在公子光宴请吴王僚时,成功刺杀吴王僚。专诸的刺杀计划周密,行动果敢,以生命为代价改变了吴国的权力格局,对吴国后续发展影响深远,堪称战国刺客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