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RPG游戏鼻祖:从《龙与地下城》到《最终幻想》谁才是开创者?

角色扮演游戏(RPG)是电子游戏史上最受欢迎的类型之一,从《暗黑破坏神》到《巫师3》,无数经典作品塑造了几代玩家的回忆。

角色扮演游戏(RPG)是电子游戏史上最受欢迎的类型之一,从《暗黑破坏神》到《巫师3》,无数经典作品塑造了几代玩家的回忆。但究竟哪款游戏才是RPG的真正鼻祖?是桌游改编的《龙与地下城》,还是早期计算机文字冒险游戏?本文将带你追溯RPG的起源,探寻这一游戏类型的真正开端。

1. 起源:桌游时代的雏形——《龙与地下城》(1974)

真正的RPG概念,最早诞生于桌游领域。1974年,美国设计师加里·吉盖克斯(Gary Gygax)和戴夫·阿内森(Dave Arneson)推出了桌游《龙与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简称D&D)。这款游戏首次引入了:

角色成长系统(升级、技能、属性点)开放叙事(由地下城主DM引导剧情)战斗与探索机制(掷骰子判定成败)

影响: D&D不仅定义了RPG的核心玩法,还影响了后来几乎所有电子RPG的设计逻辑。

2. 电子RPG的萌芽:文字冒险与早期计算机游戏(1)《洞穴冒险》(Colossal Cave Adventure,1976)

由程序员威廉·克劳瑟(William Crowther)开发,是最早的“文字冒险游戏”。玩家通过输入指令(如“go north”“take sword”)探索地下城。贡献: 奠定了RPG的“探索”与“解谜”元素。(2)《巫术》(Wizardry,1981)首个将D&D规则电子化的游戏,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地牢探索。引入队伍系统、职业划分、回合制战斗,直接影响后来的《最终幻想》《勇者斗恶龙》。3. 电子RPG的真正奠基者:《创世纪》与《勇者斗恶龙》(1)《创世纪》(Ultima,1981)

由理查德·加里奥特(Richard Garriott)开发,首次实现:开放世界地图(玩家可自由探索)道德选择系统(善恶值影响剧情)被视作“美式RPG”的鼻祖,影响《上古卷轴》《辐射》系列。(2)《勇者斗恶龙》(1986)

由堀井雄二(编剧)、鸟山明(人设)、椙山浩一(音乐)打造,被誉为“日式RPG之父”。贡献:采用回合制战斗+线性剧情模式确立“勇者斗恶龙”经典叙事框架直接催生《最终幻想》《女神异闻录》等作品4. 谁才是真正的“RPG鼻祖”?

候选游戏

贡献

影响范围

《龙与地下城》(1974)

定义RPG核心规则

所有电子RPG

《洞穴冒险》(1976)

最早电子化探索

文字冒险游戏

《巫术》(1981)

首个D&D式电子RPG

地牢探索类

《创世纪》(1981)

开放世界+道德系统

美式RPG

《勇者斗恶龙》(1986)

日式RPG模板

JRPG黄金时代

结论:

如果论“概念起源”,D&D是无可争议的鼻祖。如果论“电子游戏开创者”,《巫术》《创世纪》并列奠基者。如果论“现代RPG模板”,《勇者斗恶龙》影响最深。5. RPG的进化:从像素到开放世界

如今的RPG已发展出众多分支:

动作RPG(《暗黑破坏神》《艾尔登法环》)叙事RPG(《巫师3》《极乐迪斯科》)沙盒RPG(《上古卷轴5》《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

但无论玩法如何变化,角色成长、故事沉浸、探索冒险的核心始终未变——而这正是50年前D&D所奠定的基础。

结语:RPG的未来在哪里?

从桌游到3A大作,RPG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演变。随着AI生成剧情、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未来的RPG可能会更加自由、沉浸。但无论如何创新,那些经典作品所留下的遗产,将永远影响游戏行业。

你认为哪款游戏才算真正的RPG鼻祖?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

诗子
诗子 1
2025-03-30 11:43
标准分段、最终总结,浓浓的ai文风!
反复冲刺
反复冲刺
2025-03-28 14:37
严格意义上 它们都不是电子游戏rpg的鼻祖 只是它们更出名更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