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1万亿欧元计划”是让欧盟崛起还是崩溃?

环球局内人 2025-03-29 23:00:09

近日,德国联邦议院以超过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了德国候任总理默茨牵头推动的一项向德国基础设施和国防产业注入近“1万亿欧元”的财政支出方案。这项“1万亿欧元”的经济刺激方案意味着德国正式从过去十几年的财政紧缩,转入积极扩张财政支出的全新历史周期。然而,这项“1万亿欧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可能违反欧盟财政政策有关债务与赤字的相关条款。

欧盟的财政政策主要受《稳定与增长公约》(简称“SGP”)约束。该公约规定:1、债务上限。成员国公共债务不得超过GDP的60%,除非超额部分正在逐步减少;2、赤字上限。年度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不过,从当前德国的经济发展来看,其存在违反欧盟财政政策的风险。2024年德国政府公共部门债务占GDP比例为62%,显性政府债务大约为2.7万亿欧元。根据德国政府及国际机构的最新预测,2025年德国公共部门债务占GDP的比率预计为63.25%,超过欧盟60%的上限。所以从“两个上限”来看,德国未来的财政都已经突破欧盟的规定,而之后将会更加“绷不住”,必然会严重超限。

德国政府已经存在的29个预算外特殊基金总额为8700亿欧元,加上未来的两个预算外基金1万亿欧元,合计十年内政府债务将达到4.5万亿欧元,将达到2024年德国GDP规模的100%。就算按低的计算,法国巴黎银行和德国商业银行的分析师预计,未来几年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升至4%,达到自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而到2034年,德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将接近90%,跻身欧盟高负债国家行列。如果这些资金在10年内分摊,每年新增赤字可能在900亿至1000亿欧元之间,远超GDP的3%(约为200亿欧元)。

德国将会如何应对这样的欧盟规定?

德国可能援引《稳定与增长公约》提到的“特殊情况”,即在经济危机、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下,可以临时突破这些限制。其中,方案提出德国国防预算将大幅增加,总额可能接近4000亿至5000亿欧元,具体数字尚待明确。该方案的国防支出与欧盟当前强调的共同安全政策一致,尤其是在俄乌冲突和美国政策不确定性背景下。实际上,在2月份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冯德莱恩表示,她将提议启动国防投资的免责条款,通过这些免责条款,将允许欧盟成员国以可控、有条件的方式大幅增加国防开支。

与此同时,方案将允许设立金额为5000亿欧元的特别基金,用于额外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气候保护措施。其中,1000亿欧元将注入现有的气候与转型基金;另有1000亿欧元将提供给各联邦州用于投资。该特别基金使用期将持续12年。这符合欧盟“下一代欧盟”(NextGenerationEU)计划。该计划允许成员国通过欧盟层面发债融资,用于经济复苏和绿色转型,这部分资金不直接计入国家债务上限。

总体而言,“1万亿欧元”的这个方案推出不简单,在技术上可能短期内违反欧盟财政政策的债务和赤字规则。然而,德国作为欧盟的经济支柱,通过“特殊情况”有一定概率能够获得欧盟的批准,但“短期”可以变“长期”,战争准备能是短期的吗?此外,德国的“特殊”可以变为所有国家的“特殊”,这就等于让欧盟面临事实性瓦解了。所以,德国政府的这个“1万亿欧元”计划,“闯关”是必须的,它需要向欧盟委员会报告,说明其资金用途、时间表及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效果,以确保长期财政稳定,并对欧洲整体安全和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更为关键的是,这个方案还必须要修改德国法律才能进行。“债务刹车”条款由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2009年写入德国《基本法》的财政规则,旨在避免政府过度借贷,并将政府的结构性赤字率限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0.35%。现在,德国的执政联盟是一种三党联合的建制派,为了打压更加极右政党,费了很大的劲,才整出了这个“1万亿欧元”,并且成功突破了法律限制,得到了批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增加开支,在消费端提升需求,从而让德国萎靡不振的经济增长有所突破,来显示政绩。可问题在于,这套玩法实际是过时的。

首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实的经验显示,这种政策的效果不佳,风险较大,还可能为今后更加猛烈的通胀创造了条件。美国拜登政府的主要经济政策就是如此。其中,2021年,总额为1.9万亿美元的“美国救助计划”、总额为1.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2022年,总额为2800亿美元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总额3900亿美元的《通胀削减法案》。

因此,如今的特朗普政府说,美国现在的通胀是因拜登政府造成的。拜登政府任内,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四年复合平均增长4.9%。其中,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能源、食品、住房、交通运输年均CPI通胀分别为8.0%、5.4%、5.5%和7.0%。前述CPI通胀指标分别相当于特朗普上个任期的2.5、10.4、2.4、2.1和6.3倍。根据经合组织预测,2025年美国通胀将回升。预计2025年美国物价将上涨2.8%,高于2024年的2.5%;2026年美国物价将继续上涨,涨幅为2.6%。

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历史。实际上,德国在二战前就搞过这一套了,即发钞票刺激消费,刺激生产,最终的结果就是债券违约。当时,德国为支付《凡尔赛和约》规定的巨额战争赔款及国内重建,向美国发行了大量美元债券以筹集资金。1924年《道威斯计划》实施后,美国资本进一步涌入德国,部分资金甚至超过德国实际支付的赔款金额,形成“借鸡生蛋”的金融循环。在大萧条的背景下,希特拉1933年上台后,就以“摆脱国际剥削”为名,宣布拒绝偿还包括美国债券在内的所有外债,这种债务违约,曾经给美国投资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等于是切断了未来的资金管道,实质是一种“透支”未来的政策操作。最后德国走向通过战争掠夺资源,美国参战,这一切并非偶然。

大致来看,德国的这套“1万亿欧元”的计划,肯定不利于欧盟的存在和发展。根据上述分析,德国要突破欧盟的财政政策规定,只能将1万亿欧元中更多的投资用于气候变化等绿色方面。而应对气候变化等投资,效率是极低的,通常会大幅度加大成本,短时间内的经济效益难以反应在供给端,也即生产和经济增长。另外,德国的“1万亿欧元”要取得成功,还必须要美国市场的配合,让德国商品在美国和世界市场赚更多的钱,现在看这也很难,这些都意味着德国经济增长大概率是达不到预期的。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德国甚至可能遭遇到欧盟的制裁。德国是欧盟的主要国家,现在德国先行一步,而且未来可能犹如过去的希腊一样,甚至还有更多的国家跟随借债,这将会导致欧盟在解体的道路上狂奔。

德国“1万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在技术上可能短期违反欧盟财政政策的债务和赤字规则。然而,德国在修改“债务刹车”法律后,通过“特殊情况”有一定的概率能够获得欧盟批准。问题在于,这套玩法实际是过时的,一方面实践效果不佳,还为今后更加猛烈的通胀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还不上钱致债券违约的深刻教训。这意味这项经济刺激计划大概率达不到预期,甚至可能将会加速欧盟解体。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