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下午,备受瞩目的伊朗与美国第二轮核问题间接谈判结束。
事后华盛顿发表声明,称美国和伊朗在4个小时的直接和间接的讨论中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伊朗外长则称,双方在一系列原则上达成了“更好的谅解”。此外透露后续进程的安排,一是伊美国同意在23日恢复技术层面的间接谈判,二是第三轮伊美核问题谈判将在26日举行。
从以上这些透露出的信息看,双方第二轮谈判并没有谈崩,甚至超出了预期。

相比于美方,伊朗对此次谈判的反映要强烈得多,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发声了,称伊朗与美国“在建设性的气氛中举行了有益的间接谈判”,除此之外,伊朗国家电视进行了广泛的报道,认可谈判结果的建设性。
这说明伊朗对于伊美核谈判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美方,同时压力也同样如此。
在这次谈判前,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做了前瞻性的讲话,称伊朗不应该将国家的问题与谈判挂钩,伊朗对谈判既不过分乐观,也不过分悲观。
这一种讲话显然在向伊朗人民做思想上工作,等于提前打了一剂预防针。

从目前来看,伊朗方面会谈结果的评估偏向乐观,对此伊朗外长也承认,阿拉格奇称:“目前对这些谈判的未来存在一些乐观情绪”,但是伊朗目前这一种偏乐观的评估或在后续遇到更大的风险。
其一,伊朗人一直在营造双方谈判融洽的氛围,这一点有利于后续谈判,也许更有利于国内政治的需求,但是一旦美方翻脸,伊朗人所要承受的落差要大,且陷入尴尬的地位。
其二,核谈判对于美国来说并不涉及根本利益,它是可以处于超然的地位,再说美在整个谈判中处在更主动的地位,在议题的确定、谈判的节奏、包括结果的发布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

此次谈判,伊朗人最担心的是美方在谈判中塞进其他项目,如剥夺铀浓缩的权利、禁止发展弹道导弹以及让伊朗与中东抵抗组织保持距离,为此会谈前伊朗不断强调,这些“红线”不得触碰,为此还通过俄国外长拉夫罗夫之口,强调了“试图将与核问题无关议题塞进谈判,将酿成非常危险局面。”
这些底线美国人此次也许没有触及,但是最终会怎么样呢?
不妨看看2018年特朗普首任的表现,当年特朗普不满原先的协议,单方面退出2015年的伊核协议,提出要一个“更好的协议”,这个所谓的协议就是要塞进伊朗人所担心的其他内容。

再说,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中明确规定,伊朗自主生产浓缩铀的浓度不得超过3.67%,且数量不得超过二三百公斤,但是根据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现在的报告,伊朗已经将浓缩铀提高到了60%,远超当年的标准。
伊朗人这次明确表示,不打算重启2015年签署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但是仅仅凭浓缩铀的浓度这一点,就是回到2015年的标准,特朗普都不一定同意,更何况现在远超呢?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不能得到一个比2015年更加有利的协议,特朗普会善罢甘休吗?对此伊朗人不要太天真,过度的乐观情绪只会遭到更大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