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神秘的起源,不是中原而是西域?看看专家怎么说
三星堆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出土的青铜面具和雕像,既有粗犷的风格,也有精致的质感。迄今为止,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具是中国目前种类和数目最多的。
一些专家认为三星堆的形制,与几大文明古国的许多要素都有密切的联系,认为它的起源或许不在中国。例如三星堆所发现的黄金面具,就目前所知,在中华文化的历史上,都没有这种样式的东西。不过,有学者认为这是正常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两河地区的文化发展出的皇冠和冠带,与三星堆发掘出的金冠和金面具,同样表明了一种王权的象征。三星堆青铜日轮,与埃及人在绘画中所见的日轮有一定的一致性。对于三星堆和西亚的古代文明,考古学家们并不避讳。曾有一篇文章认为“是以本土的古蜀国为基础,同时也吸纳了中原殷人和西亚古代文明的部分”。更有学者提出,这些石像和金棒既非土著,也非中原,它们起源于华南地区的浦越系统,乃至西亚和近东地区。但是,西方文化的拥护者往往只关注少数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器物,忽略了与之同期发现的众多其它器物。考古发掘出的文物,均与黄河乃至良渚文化具有较高的同一性。这种高度的统一,让一些学者说认为他们受到了夏、商两大文化的深刻影响,属于亚文明,从他们的青铜器、玉器、瓷器来看,他们的文化与中原和当地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这种特殊和统一的情况,却让考古学家们众说纷纭。混乱的断代引发了不同意见的蔓延。考古学家们本来就众口莫辩,再加上一次偶然的事件,更是让他们产生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1986年,三星堆出土后,四川官方先后将1、2号坑出土情况,刊登于《文物》杂志,自此以后,人们对三星堆两个遗址和遗址所反映的问题的探索,一直停留在仅有的资料来源上。但是,较为详尽和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官方挖掘成果,却是在10年之后,也就是1999年,才被国宝出版社公开发行。十年来,仅凭少量的介绍资料和展出照片,各考古学家对此意见不一。最重要的是,这些造型独特的铜雕,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时代,在这十年间,学术界众说纷纭。从殷墟第一期(三千四百多年前)到最晚的战国时期(两千六百多岁),这中间隔了八百多岁的时间,这种巨大的落差,导致了一种“阴谋论”的诞生。即,有些学者提出,考古学家们有意隐藏或修改陶罐中的碳14含量,以驳斥“文明西来”说。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从已经公布的信息来看,我们可以确定这两个石窟的时代,应该是三星堆的时代。17份14 C测年资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足以解决这个遗迹的时代跨度问题。目前已知的最迟样品测年结果,修正后的资料和学者们提出的最早时间限制——公元前1260年。但是,在这十年中,各种不同的观点和“阴谋论”已经被广泛地传播开来。
三星堆青铜文物中奇特的同位素组成引发一桩考古大案中国技术大学的金正耀在对殷墟妇好墓青铜制品的分析中,发现其中一些制品中存在着一种非常少见的“高辐射致生铅质”。经比对,只在云南东北地区的永善县金沙矿区与该地区的 Pb同位素值一致,据此,他认为该地区的 Pb值来源于云南东北地区的金沙江流域,这也是“西南说”。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殷墟青铜铅源的研究逐渐引起重视,这就是那个认为非洲拥有高辐射铅矿床的“阴谋论”。但是,金正耀发表了大洋洲新干青铜与三星堆 Pb同位素测试成果后,却发现,与现有的 Pb同位年代一致,均为24.5亿年左右,而现有的高辐射型 Pb矿通常都是在16亿年以后才出现的。这意味着,目前所知道的高辐射型铅矿,没有一个与殷商青铜材料特征相吻合的,“西南说”和“非洲说”都站不住脚。从这一点来看,“阴谋论”至少有两点是错误的,一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青铜都具有高放射性铅矿的特征,第二,高放射性铅不仅存在于非洲,而且在中国也存在。此外,非洲地区的高放射性铅矿也不是三星堆与殷商青铜青铜的主要原料。
金正耀博士于2017年对南阳地区一组古物进行检验时,偶然在其中一组古物中,鉴定到一组与殷墟青铜样品中存在高放射性铅同位素的同位素标记。他立即组织了一支队伍,对南阳盆地北部的矿区进行了考察,在那里找到了十几个古老的洞穴,从里面提取了一些高品质的铅矿,经过化验,这些都是富饶的铅矿,与商朝时期的富饶的铅矿资料相吻合,并且用技术来判断,这些矿场是在商朝时期被开发出来的。金博士最终能够确认殷墟中的铅矿床来自中原豫西,这一段历史之谜得以揭开。而使用相同原材料的三星堆青铜器,不论其铸造工艺、美术样式如何,其原材料是否来自东方,都可以肯定。
从以上的区别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我们对目前的资料有足够的了解,并且不要把事情想得太过偏激,那么我们将会认识到三星堆并不是简单的“一元”。不仅是中原,就连西亚和埃及的文明,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三星堆出土的甲壳类动物化石中,有一种特别的化石,其体形大约有虎斑甲壳的1/3,与近年在云南省出土的化石完全一致。中原和东海都没有这样的带沟齿的贝壳,只有在印度洋的深水里才能找到这样贝壳。还有一些专家认为,三星堆、金沙等地所发现的大量象牙,极有可能来自印度。可以看出,和南亚有着密切的联系。很久以前,有一条名为蜀身毒道的古道,连接着四川与南亚,直达西亚。因为蜀盛产丝绸,所以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称,那就是“南部丝绸之路”在这条古道上,连接了西亚,南亚,四川,以至中原的频繁来往和贸易,也是三星堆文化来源的佐证。
关于三星堆的争议,实质上是三种不同意见的冲突:一种意见主张,三星堆只是华夏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原文化的一部分,是从华夏文化中独立出来的一部分;反对其意见的人说,三星堆表现了两河、埃及的文化特性,证明了该文明就是两河或埃及人千里迢迢来到了蜀中;而持中立态度的人认为,三星堆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明显不同于中原、两河和埃及文明,这是华夏文明与西亚、南亚和埃及闻名之间的交汇,这并不是单一的起源,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至于谁更接近真相,大家都能看得出来。正如王献华博士对古代两河文化的评价:“你真的能将我们过去的生活分割开来,能准确地确定哪些知识是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知识是从某个人那里学来的?或许,这是一个错误的假设。这片古老的土地,这颗星球,都和现在一模一样,都是我们的先祖,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都是这样。”
反正说不通,就是和西亚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