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类比思考和外部视角打破局限

鹰哥爱写文 2024-08-01 22:56:33

《成长的边界》作者:大卫.爱泼斯坦

​上一节,我们介绍了作者提供的几条学习建议,那么在这一节中,我们来聊聊解决问题的思路,看看怎样才能拓宽思维的边界?

开普勒的思想漫游之旅

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这为他赢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名。在这场科学革命中,开普勒经历了曲折的思考过程,但无论何时陷入困境,他都能跳出原有的思考领域。开普勒说自己特别热爱类比法,因为类比熟悉大自然所有的秘密。

17世纪之前,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宇宙中的天体是依靠某些特殊的精神力量,围绕静止的地球运动的。虽然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认为行星实际上围绕着太阳运动。但是这种观点在当时被认为是离经叛道。

到了1596年,25岁的开普勒开始认同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同时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为什么离太阳越远的天体运动越慢呢?开普勒认为,比起众多的神秘力量,也许太阳内部还存在着一种力量,行星离它越近,受到的影响就越大。

这个新领域没有经验可循,开普勒只能采用类比法来推导。既然气味和热量能从源头发散到很远的地方,那么,他猜想,这种能为天体提供运行动力的神秘力量可能就是太阳发出来的。于是,他在记录中写道:“倾泻到宇宙的各个角落,只要是移动的东西,就有这种力量的存在。”

开普勒开始不再用“神秘力量”和“精神力量”这样的词,而是改用“动力”或“力”来表达。

在那个时代,“力”这个物理概念还没有出现在科学范畴里,开普勒就已经了解到,动力似乎是来自太阳,他对这种“神秘力量”的研究可以说是“引力”的雏形,这是一次令人震惊的思想飞跃。

开普勒擅于运用类比法打开思路,他曾经读了一篇关于磁力的文献,便联想到天体,他发现每个天体在自己的轨道运行时,距离太阳越远,运动速度就越慢,所以通过类比,他猜想,那众多的天体也许就像一块块磁铁,每个星球都有两极。天体和太阳因为各自的两极位置从而相互吸引和排斥。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众多天体有时靠近太阳,有时又远离太阳。

但为什么天体能在自身的轨道内运行呢?太阳的力量似乎也在推动着这些星球运动。于是,开普勒又换了一个类比法,他联想到旋涡和小船。太阳围绕着自己的轴旋转,产生动力的旋涡,裹挟众多的天体,这些天体就像激流中的一艘艘小船。

就像这样,每当思考卡壳时,开普勒的脑海中总会迸发出各种各样的类比,对每个类比,他都会刨根问底,发现新的问题。最终,他的结论是:天体之间互相吸引,体积越大的天体引力越大。由此,他正确地宣称,月球可以影响地球潮汐,并创立了天体物理学。而通过不断使用类比法,开普勒成了发现天体物理因果定律的第一人。

对于“类比”这种思考方式,世界上最著名的类比思考专家之一、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狄德来·根特纳也非常认同,她说:“依赖过往经验的思考方式早已不再符合当今世界的要求。面对从未见过的问题,我们需要多用类比法去思考,去想想那些具备抽象相似性或者关系上相似的东西。这一点,对我们拥有创造力极其重要。”

现在大学里经常会设置一些综合科学类的课程,但很多院系其实对这类课程没多大兴趣,都希望学生们多上自己本专业的课程,早早开始专业化学习。对这种现状,根特纳指出,学生们更应该做的,是用“各个基本领域”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因为这些知识才能培养他们的类比思维,帮助他们把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这是最擅长解决问题的人,才有的能力。

认知心理学的著名假设

此外,类比法还可以培养创造力,所谓“创造力”,就是跳出思维定式的能力。

20世纪30年代,在“怎么解决问题”的课题领域,心理学家卡尔·邓克提出了一个在认知心理学领域著名的假设问题,简称为“怎么治疗肿瘤”,具体问题是这样的:

假设你是一名医生,你的病人得了恶性胃部肿瘤。病状已经没法动手术了,但是如果不杀死肿瘤,病人就会死。现在有一种射线疗法可以用来处理肿瘤,不过情况有点棘手,因为如果射线强度足够高,肯定能杀死肿瘤,但是这种高强度的射线会破坏身体健康的组织,给病人造成新的伤害。如果降低射线强度,让它不会影响到健康的身体组织,那就无法消灭肿瘤。作为医生,拯救病人是你的天职,但是射线太强或太弱都不合适,你该怎么解决呢?

那么,说到这大家是不是一时也没有头绪呢?可以说是进退两难,怎么能做到又杀死肿瘤,又不伤害健康组织呢?别着急,我们先来听听另外两个小故事,看能不能找到思路。

第一个故事叫作“堡垒的故事”。有个将军要率军攻夺一座堡垒,堡垒被残暴的独裁者所占领。如果大军能兵分几路同时到达,就可以顺利攻下,但是,堡垒位于国家的中心地带,向四周延伸出了很多条道路,每条路上都布满了地雷,要想安全通过其中的一条路,只能用少量的士兵去尝试,如果人数太多,恐怕会伤亡惨重。

那么,将军该怎么调兵呢?他把士兵们分成了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走不同的道路前往堡垒。他们同一时间出发,既没有陷于地雷阵,又一起安全抵达了堡垒附近,最终推翻了独裁者。

第二个故事叫作“救火的故事”。多年前,一个小镇上有间木屋发生了火灾。如果不马上灭火,火势会蔓延到旁边的房屋。当时木屋附近没有虽然消火栓,不过旁边有一个湖,所以供水不成问题。于是,镇上有几十号人都慌慌张张地提着水桶去湖里打水,再回来轮流灭火,但是毫无成效,火势越来越大。

消防队到达现场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消防队长立刻制止了众人的行动,不让大家轮流泼水,而是一起去湖里取水,然后围着木屋站成一圈,倒数123,再同时把水泼向大火。按这个方法,没多久就扑灭了大火,保证了小镇上其他人的安全。

那么,听完这两个故事,大家对于“怎么消灭肿瘤”的问题有没有新的思路了呢?

其实,当初这个问题提出来时,几乎无人能解。但是听完了堡垒的故事之后,大概有30%的人想出了办法。又听完救火的故事后,将近一半的人有了解决思路。当研究人员要求大家,用“堡垒”和“救火”这两个故事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消灭肿瘤的问题时,80%的人最后都找到了方法。

回忆一下在消灭肿瘤的故事中我们面临的问题:采用射线疗法可以处理肿瘤。但如果射线强度太高,会伤害身体的健康组织。如果射线强度太低,又杀不死肿瘤。

再想想刚才两个小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将军把士兵分成多个小队,在每条路上安排少量的士兵突围,最终大部队在堡垒胜利会师。消防队长看到轮流泼水没有效果,便指挥人们同时向着火的木屋泼水,最终成功救火。那么,把这两个故事加起来,消灭肿瘤的方法也就出现了。

解决方法就是:我们可以使用多条低强度的射线,从不同角度射向肿瘤,这样,由于射线强度低,就不会损害到健康的组织。同时,因为多条射线汇集在病灶处,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足以杀死肿瘤。

这个结果,来自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系列类比思考研究。如果你一时没有想到答案,或者你的答案不正确,都没有关系。真正重要的,是这个实验所体现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你看,问题来自不同领域,毫无交集。但是通过类比,就能让更多的人找出解决方法。所以从16世纪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到21世纪的大学教授,智者们一再强调,一定要善用类比法,它可以帮我们打破思维禁锢,提高创造力。

摆脱内部视角

不过,如果仅仅使用单一类比来解决问题,还不足以让我们摆脱“内部视角”,思考还是会有局限。

那什么叫“内部视角”呢?这是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创造出来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当我们狭隘地根据眼前某个事物的特定细节做判断时,看问题往往会采用“内部视角”,过于依赖自己的直觉,进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比如,心理学家卡尼曼曾经组织了一个团队,来为一所高中编写一门科学决策课。团队每周开一次会,一年后,卡尼曼逐一询问团队成员,让他们评估多长时间能完成这个项目。团队成员们估计,最短需要一年半,最长需要两年半。

其中,有位成员叫西摩尔,他是一名出色的课程设计专家,他一开始和大家一样,估计需要两年多。但是,心理学家卡尼曼让西摩尔比较一下他过去在其他课程设计团队工作时,都是用了多久才完成一个项目的。

西摩尔思考了一会儿,说在他参与过的项目中,大约有40%最终没有完成,而且每个项目需要的时间都超过了七年。

但是在当时,卡尼曼的课程团队觉得,他们不可能再花六年才做得完这个项目,他们决定加速,认为再有两年左右就能做完。可事实是,最后用了八年,才完成了项目。

大家看,这个案例中,团队成员们都觉得,还有一两年就能完成项目,这就是从“内部视角”做出的判断。但是事实上,一个人考量的内部细节越多,做出的判断就会越极端。而团队成员西摩尔中间提到的,其他项目一般都用了七年以上才完成,这就是用“外部视角”来做的判断。

“外部视角”是相对于内部视角而言的,是反直觉的,是着眼于外部,寻找结构上相似的类比,拓宽思维模式的一种角度。所以我们看问题时,要多采用外部视角,它比内部视角更客观,更能提升我们的决策水平。

0 阅读:3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