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乾隆朝时期周煌涉琉著作叙述的价值

永旋说财经 2023-04-29 22:10:07

文|鎧

编辑|刺猬

乾隆朝中琉关系存续与发展的时代印证

有清一代八次册封琉球国,其中康熙朝3次、乾隆朝1次、嘉庆朝2次、道光1次、同治1次。

乾隆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强盛的帝国,它疆域辽阔、社会富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他的强盛是顺、康、雍三代的璀璨遗泽,亦是乾隆帝与士大夫阶层共同努力的结果。

琉球是“东南新月带”上的重要成员,对清朝皇帝来说,为了维系自己在东亚秩序圈中的领导角色和中心地位,册封琉球成为其彰显天朝威仪与中国声教远播,受万国景仰的行为表征。

总览此次册封遗留的文献,官方档案中仅涉及册封准备事宜、官员汇报使臣出洋与回棹的时间、册封过程只取重大事件汇报,同行人员正使全魁涉琉著述仅存诗十四首。

著名文人王文治编订《海天游草》诗集,主要记载其交流、采风经历。所以周煌著述乃此次册封使事最详尽、最全面的记录。

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蔡靖泉认为文化遗产学与历史学虽然前者主要为应用理论研究,后者主要为基础理论研究,但两者研究的基本材料都是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人类遗存。

“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物质财富遗存,包括一切体现历史文化内容和价值的物质实体。”

毫无疑问,不管是以典籍形态存在的《琉球国志略》《海东集》《海东续集》《海山存稿》等书。

还是以直轴、匾额、楹联等形态存在的周煌诗文、书法作品,或是现在只见其跋不见其画的《登舟图》,都是周煌在册封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造的物质文化遗存。

它们均具有反映历史、证实历史、补正历史、传承历史的历史价值,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一)具有反映历史的价值

周煌涉琉著述反映了嘉庆朝以前中琉交往情况。《志略》在书首列出清朝皇帝所颁御书、诏敕、谕祭文,起总结作用,体现了有清一代对琉球的持续册封。

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明清两朝中琉之间的封贡情况,内容涵盖中国招抚、恩赐、褒恤;允许琉球国配臣子弟入监、琉球向中国表贺佳节,进贡方物的细节、还记载了历代册封使出使的情况,堪称一篇中琉封贡历史年编。

同时周煌在多处记载琉球受中国影响之深,其言:“凡在域外波臣,皆知向学,文教浸兴; 则又且俎豆尼山,置师儒弟子,胶黉之设,无异华风,前此未有也。”

从周煌的观察可见,琉球国到了乾隆时期,受中国文化浸染程度已经覆盖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如周煌在琉球先王庙所题“源远流长”匾所表现的那样,中琉之间的交往历史亦是源远流长。

周煌涉琉著述反映了古琉球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物产、自然、风俗、建筑等情况。周煌“爰按前录,博采历史,并其国中撰述,亦必详译核审。”

不仅将琉球上自天孙,递至今爵的国统情况梳理成书,让后世备考。

《志略》还详细记载了琉球国的官制、兵制、法律、赋役制度的相关情况,收录在《志略》“爵秩”“赋役”“兵刑”卷中。

在“物产”卷中详细介绍了琉球的谷、货、蔬菜、水果、花草树木、竹子、禽类、鸟兽、鱼虫等等。

周煌诗《米肌》、《圆觉寺》、《九月纸鸢》、《丰见城》、《游辩岳》等等都是对琉球的写实记录。

正如《中山赋》所言:“博考广搜,或听睹所阅,或诹询所及。凡山川形势、都邑宫室,与夫典礼制度、物产人风,各附其俗,摄其体统,以成斯赋。非敢务采色、夸音声而已。抑将庶几古诗之流,合乎采风之意。”

在琉停留期间对琉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调查、考述,写成的作品都成为后世研究古琉球社会的重要参考史料。

周煌涉琉著述还反映了古代中国人航海情况,其根据封舟的航程绘制“针路图”,并将针路详情附于《志略》之中。

(二)证实历史的价值

《琉球国志略》在归国之后需上呈皇帝,系周煌领皇命而作,具有官方性质,其真实性确有保障;三部诗集都刊刻出版供文人墨客阅览,自也不会有假。

故而周煌涉琉著述是自洪武以来与中国连续、友好的互动关系的有效见证。同时,周煌涉琉著述证实了钓鱼岛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土地。

甲午战争时日本以“钓鱼岛”为无主荒地先占为由,将钓鱼岛“编入”版图,这严重侵犯了我国的领土主权。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海峡两岸学者对钓鱼岛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取得诸多成果驳斥日本政府与奥原敏雄等日本学者的谬论。

如鞠德源作《日本国窃土源流·钓鱼列屿主权辩》上中下篇,利用历史典籍中对钓鱼岛的详细记录,深刻揭露日本扭曲篡改历史的恶劣行为;

《钓鱼岛正名》更是附图130余图,以最直观的形式为我国钓鱼岛主权正名等等,随着对钓鱼岛问题的深入,学者们发现明清册封使所著诗集、使录中对钓鱼岛的描述是对钓鱼岛主权归属的有效证明,《琉球国志略》及周煌诗歌亦在此列。

除了被学界明确阐述的《针路图》与针路记载,可作为证实材料,笔者发现,周煌在《志略》卷四的“疆域”部分未将“钓鱼岛”纳入;

其次,据周煌《中山赋》记载“望鸡笼之巅,历花瓶之岛。冏凫翼以霞征,掣鲸波而电扫。钓鱼之台,渺若玦环。黄尾赤尾,泱漭其间。姑米点墨,马齿浮鬟。䞟涨截浻,暨乎中山。”

很明显,周煌将马齿山看作是入琉球的门户,尽管传统说法中姑米山为琉球门户,两者有所出入,但马齿山在姑米山之后,而钓鱼岛在姑米山之前,更不可能是琉球疆域。

且周煌之述系承续前使并结合己身见闻,可信度不言而喻,因此,周煌涉琉著述中对琉球疆域的描述、对中琉之间航线的描绘等都能作为钓鱼岛主权乃中国自古有之的证实文献。

(三)补正历史的价值

周煌涉琉著述补正了前史、前录关于琉球国史记载的舛误与阙如。《琉球国志略》很多内容都引用了前录的记载,但遇到有疑问或者错误、与现实不符的情况,周煌都会注明在文后。

周煌语出必有所据,即总结了前录对琉球的记载,又通过调查考究补正了前录记载与琉球现状不相符合的地方,体现了其扎实的史学功底与严谨的学术精神。

(四)传承历史的价值

《琉球国志略》是明清使录的承续、突破与创新。“志略”是“使录”的发展及完备形态,从使录到志略,呈现出一段发展成熟的历程。

周煌著《志略》既是延续前使书写使录旧例之传统行为,亦是写就符合历史潮流发展,紧跟社会发展态势的征信传史的创新之举。

较历代使录而言,《志略》在体例的选择与内容的记载与编排都有所突破与创新。体例方志化前文业已述及,兹不赘述。

周煌在结合自身经历与详考前史、前录的基础上,列参考书目便系周煌首创,《志略》的编订参考书目达50种。

类别涵盖正史、会典、志书、使录、航海诗稿、异域游记等等,这恰以证明周煌扎实严谨的史学根柢与科学的撰书理念。

可以说,《志略》编撰是明清使录的一个转折点,其体例选择、撰写思想亦被后世沿用,之后嘉庆十三年册封使齐鲲著《续琉球国志略》、同治五年赵新著《续琉球国志略》体例、内容、框架都没有脱离《志略》的定式。

综上所述,周煌自琉球归来后,奉皇命撰写《琉球国志略》,并绘制《登舟图》,尔后又将在册封过程中所著诗文编为《海东集》二卷与《海东续集》一卷,再后,这些诗文又被收录于个人诗集《海山存稿》之中。

这些都是周煌为后人研究中琉关系、琉球历史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与史料价值。

0 阅读:3

永旋说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