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各官媒发布了一条令三国迷很感兴趣的新闻。
据江苏省南京市考古院发布的消息,一位三国时期重要人物的墓地在南京被发现。他就是三国时东吴重臣张昭。
为配合南京市南部新城油库公园的建设,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项目地块开展了考古勘探工作,发现地下埋藏有大量古代墓葬。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于2023年11月起对该项目地块内勘探发现的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共计清理出由汉至清代墓葬395座,以明清土坑墓居多,出土瓷器、铜器、陶器、金器等遗物300余件。其中,东吴张昭家族墓是本次考古最为重要的发现。
张昭家族墓由8座墓葬东西向并排构成,墓向基本一致,均系土坑砖室结构,规模较小、形制相近。家族墓多数墓葬后部设有明暗结合的排水沟,尽管8座墓葬尽管早年均遭受盗掘,但仍出土有青瓷砚、青瓷卣、青瓷盏、青瓷蛙形水注、金印章、铜弩机等少量遗物。
张昭墓(编号M170)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墓坑、砖室、排水沟等部分组成。墓室内长3米、宽1.8米,出土有金印、铜弩机、铜钱等遗物。
根据墓内出土的两方龟纽金印(“辅吴将军章”“娄侯之印”),结合相关史料以及墓葬形制结构所体现的年代特征,一锤定音,确定墓主为东吴重臣张昭。
好,讲到这,百年间,经过考古发掘进行证实的东吴名人墓却寥寥无几。像1984年,安徽的考古工作者在马鞍山发掘了东吴当阳侯朱然的坟墓,墓中出土的名刺(名片)证实了墓主的身份,这是第一座经出土文物确证身份的东吴名人墓葬。
2019年,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南京市鼓楼区幕府山南麓清理了四座东吴砖室,根据其中一座出土砖地券,确认墓主为三国东吴名将、都乡侯丁奉。
也就那么几位,今日能证实张昭墓,对于南京六朝墓葬,尤其是孙吴时期贵族墓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外,因为古墓群在南京南部新城的油库公园地块范围内。说有不少网友讨论,张昭墓发现之后,原本在此地规划的油库公园规划是否会有调整?还有网友以附近小区业主的身份质疑,张昭墓原址保留,会不会自己家一夜成了“墓景房”?
南京市考古研究所表示,目前对于张昭家族墓地的保护方案已有拟定,将会结合此前油库公园的规划方案进一步优化,相关方案将会在得到专家评议和有关部门批准后统一发布。
对于附近小区居民担心的“墓景房”担忧,工作人员表示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冲突妥善解决的案例不在少数。
实话讲,张昭,我们确实不陌生,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但对张昭这个人,评价不高!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年少时跟白侯子安学习《左氏春秋》,博览群书,与琅琊人赵昱、东海人王朗等名士交好,在当时的士人圈子中颇具声望。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张昭为避战乱南渡至江东。
江东小霸王孙策初创建东吴基业,用人之际,发现张昭确实为能臣,辅佐处理内政、制定策略一把好手,予以重用。任命他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孙策临死之际,将年纪很轻的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让他辅佐孙权。
张昭不负所托,在孙权继位初期,帮助稳定江东局势,功勋卓著!但小说《三国演义》,却对张昭大黑特黑,描绘成一个坚定的 “投降派”。
曹操南征荆州,给孙权写信劝降。东吴众臣大多畏惧曹操势力,张昭更是主张投降曹操,并与主张联刘抗曹的诸葛亮展开了激烈的唇枪舌剑,但被诸葛亮反驳得哑口无言灰头土脸。
但这是小说家瞎编的!
正史《三国志》,确有记载张昭曾主张投降曹操,但是基于对当时局势的理性分析。曹操统一北方,势力强大,且占据了荆州,拥有了水军和战船,东吴在兵力和后勤方面都难以与之抗衡。此外,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名义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所以张昭认为投降曹操是最有利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贪生怕死的 “投降派”。
且说,孙权称帝后,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辞去官职,孙权改拜他为辅吴将军,官位仅次于太尉、司徒、司空。改封娄侯,食邑万户。孙权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谥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