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述人:董阿姨
记录人:穗雪
来源:作者身边的故事
丈夫家兄妹四个,丈夫排行老大。在那个物质生活相对贫瘠的年代里,家里生养三个儿子,别说读书娶媳妇儿,就是吃饭都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是那个年代里,在村子里十分流行的一句话。其实一点儿也不夸张。
从婆婆嘴里得知,她的三个儿子当年十几岁的时候,每一个人都特别能吃,家里的一袋儿面几天就空了。
丈夫作为家中老大,相对来说好一些,还算上到了高中才去下乡。家里的两个弟弟,直接初中毕业就去下乡了,主要原因就是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粮食。
我和丈夫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当时介绍人告诉我们:这个男孩儿虽然家里条件很一般,但是人很有上进心,而且还有手艺。
在我们那个年代里,有手艺的人是特别吃香的。
去丈夫家之前,我是做好了充分心理准备的。我能想象到他家中的穷,却没想象到他家有这么穷!
我的家算是普通工薪家庭,虽然早期母亲不上班,靠着父亲一个人工作养活兄妹三人。可是在我读初中以后,母亲也到小厂去工作。家里的生活虽算不上富足,却也还是能过得去的。
丈夫家住在山根儿脚下。只有三间特别矮的小草房,外墙都是拿泥土砌成的。我去的那一天,正值刚刚下过雨,整个院子特别泥泞。

还记得当初,为了跟丈夫回家,我专门穿上了父亲去上海出差给我带回来的新红色皮靴。当我看见那满院儿的,泥泞不堪的道路,内心真的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我站在门口,犹豫了许久,眼前的景象,真的让我有些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脚。。。
一旁的丈夫,走到一半,回头后大概看出了我的为难,急忙召唤屋里的公公,从屋后搬来几块儿残缺的砖头。
一段儿距离放一块儿,为我铺设了一条通向屋里的小路。
我小心翼翼的踩着砖头,在丈夫的搀扶下,艰难的朝屋中走去。尽管我再三注意,我的红皮鞋还是被弄得泥泞不堪。
走进屋里,那景象更是让我难以忘怀。进屋婆婆就招呼我上炕上坐,我看见炕上铺着一床很新很干净的被褥。
我不好意思直接坐在被褥上,就顺手把被褥掀了起来。可当我掀起来的时候,我再次震惊了,看见底下竟是破旧的炕席,同时还有黄土漏在外边。
我自知这样的家庭,是给不了我彩礼的。可是在那个有情饮水饱的年纪里,我只是告诉自己,我看中的是他这个人,其它不重要。
结婚后,我们先在厂旁边儿的农村里租了一间平房。虽然屋中平时老鼠乱窜;蜘蛛网到处纷飞;到了冬天水管儿都会被冻得出不了水。。。

可我依旧觉得,只要我和老公两个人努力奋斗,心往一块儿使,我们早晚有一天,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我们结婚大概一年后,公婆在村里开始做起了养鸭和鹅的生意。两三年后,家里的光景是越来越好了。
而我和丈夫的厂里也给我们分配了职工福利房,虽然只有两室一厅,可我们两口总算是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不仅如此,因为丈夫有修车的手艺,他还利用周末闲暇时间,在周边的小厂打临工,赚外快。我们俩的日子也算越过越好了。
两个小叔子也接二连三的结婚了。那时公婆都出了少许的彩礼。还有那个最小的小姑子,她结婚的时候,婆婆给她准备的东西,羡慕的我哈喇子流一地。
想想我结婚时的景象,不过几年时间,居然大相径庭!说实话,我心里是会有一些不平衡的。关于这个事情,我可没少在老公面前抱怨。
老公每次总会哄我道:“你都说了你图的是我这个人,你想要什么?我加倍补偿给你不就行了。”
我有时候自己想想,毕竟现在条件好了,一个时候说一个时候的事情。一切也是理所应当的,要怪也只能怪自己没赶上好时候。
人到底最还是要和自己和解!人这一生,最难过的那一关,还是自己心底的那道关。很多解不开的疙瘩,到底还是要自己去想通!

眼看着日子越过越好了。可一天晚上公公骑车出去送鸭蛋,被一个迎头开过来的大车,撞断了腿。
公公残疾后,婆婆一个人再难支撑起这个小厂。大概就在那个时候,老公提出以后每家出5000块钱给公婆,作为生活费。
可是那两个妯娌不太同意。两个小叔子也没坚持,老公也没再提起这个事情。
后来丈夫又提出了,把公婆从农村老家接到城里来,我当时就提出了反对。我在想,两个收了彩礼的妯娌怎么不照顾,为什么要让我来照顾!
当时,丈夫看我态度坚决,也没再提及此事。

我生我们家老大的时候,正值公公婆婆刚刚开始经营鸭厂。婆婆当时说厂里太忙,只是送了一大堆鸡蛋,鸭蛋,鹅蛋和一大袋子红小豆,看了看我和儿子就走了。
几年后,我又怀孕生了老二。这时公婆早已不办鸭厂了。我当时心想着这次婆婆应该,没有不照顾我理由了吧。
这次婆婆来到我家,先是寒暄了一阵,又抱了抱孩子,接着解开棉袄,从兜里掏出了一沓钞票。
笑着说:“老大媳妇儿,别亏了自己,可得吃点儿好的,把我这个小孙子也得喂得白白胖胖的。”
“你生大孙子的时候,我既没出钱也没出力。现如今家里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你爸一个人在家我也不放心,我还是没法再照顾你,这点儿钱你也别嫌少,可一定拿着。”
在我的印象中,自打我进这个家门,公婆始终就是一个铁公鸡。出钱出力的事情,基本都指望不上。这次难道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虽然我知道婆婆,依旧是没有来照顾我月子的意思,可毕竟她掏出了这么多钱,我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就笑着问道:“咋了妈?您这是中彩票了吗?出手这么大方。这是多少钱呀?”

“1万块钱,不多不少,正好100张。我数了好几遍呢,你赶快收起来。”婆婆一边说一边把钱往我的手里塞。
都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尽管我之前一直对老公家以及公婆的为人颇有微词。可自从婆婆给我塞的这10000钱后,我始终觉得对他们有亏欠。
大概也就是从这以后,我主动提出把公婆接到我们家来,人心都是肉长的,两好搁一好,我也是知道老两口在农村太遭罪了。
我把公婆安排在孩子屋里。又在我和丈夫的屋里打了地铺。丈夫和老大睡地上,我和老二睡在床上。
一天夜里,我半夜起来喂孩子。把孩子哄睡后,我出来上厕所。听到公婆的房间里传来了嘀嘀咕咕的说话声。
先听见公公的声音:“咱们在这儿住,要不每月给大儿媳1000块钱吧,作为生活费。”
婆婆:“你说给就给!”
公公:“你这老太婆也真是的。当初大儿媳生孙子的时候,儿子让你给1万,你就给1万啊。你真是一毛不拔。”
“咋啦?不是老大让我给儿媳1万块钱吗?那你的意思是我还要再添点儿。当时你怎么不说,现在你让给1000你就给,别再埋怨我了,赶快睡吧。”

都说事出反常必有妖。我一直十分奇怪,一向把钱看的很重的公婆,为什么这一次能够如此的慷慨大方?原来症结在此。
只是听到如此。我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里有些难受。难受是因为心疼我的丈夫,他在我与公婆之间两头为难的角色里,夹缝生存了这么多年。
大概是为了家庭和睦、为了寻求我心里的安慰与痛快、也或许是迫不得已,他才使用这种方式。
看着身边熟睡的丈夫,和两个可爱的孩子。我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开始庆幸,庆幸自己没有看错人;庆幸自己没有因为丈夫的条件而放弃他,否则我将错失幸福的人生。
大家说,我该不该拆穿老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