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专家解读活动主题
由中国抗癌协会1995年倡导发起的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如约而至,2023年第29届宣传周的活动主题为“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
“全人群”
——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个体癌症的发生是外因(外在的危险因素)与内因(遗传自父母双方的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癌症的三级预防中指出“1/3的癌症发生是可以预防的”,每个人主动了解导致癌症发生的环境因素,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避免二手烟、接种乙肝及人乳头瘤等疫苗、避免过量饮酒、膳食平衡、适量运动和心情愉快等。
结合家族中肿瘤患病情况及慢性病情况,主动参加防癌健康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不幸罹患癌症后,科学就医,遵医嘱、不迷信,主动学习相关防治知识,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和长期生存。
“全周期”
——积极预防,主动筛查,规范诊治,定期复查,安宁疗护,全周期管理癌症患者。
随着全民医疗保障的健全、国民健康意识的增强,职业人群的定期参加体检,社区组织的越来越多的肿瘤筛查,早期癌症得以发现,通过规范化的诊治,生存期明显延长。
患癌后通过规律的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复发、转移,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抗肿瘤治疗,疾病得到及时缓解。
即使到了癌症晚期,通过靶向、免疫、内分泌等温和的抗肿瘤治疗也可以在享受高质量生活的同时适当延长生存期;即使到了癌症终末期,也能够通过适宜的舒缓治疗、安宁疗护来缓解痛苦。长期带瘤生存,癌症已经纳入慢性病管理。
通过积极预防、主动筛查、规范诊治、定期复查,降低了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了癌症早诊率和生存率,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全社会” ——全社会支持科学有效预防及治疗癌症,造福全社会。通过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活动、多种形式的媒体科普宣传,引发全社会对癌症这一危害大众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整合政府机构、各级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各种媒体等资源,全面行动,让大众对癌症有了正确的认识,不再谈癌色变。
越来越多的抗肿瘤药品进入临床应用、纳入医疗保险支付目录,抗肿瘤药物通过国家谈判、集中采购,价格越来越亲民,减轻了个人医疗负担,提到癌症不再是家破人亡;政府救助和社会援助体系日趋完善,通过这些救助体系,大部分癌症患者都能获得有效治疗,最大限度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防治癌症、全面行动,
全人群动员、全社会参与,
实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提高癌症早诊率和生存率,
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做出应有的贡献。
专家介绍:刘宁红,北京老年医院 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青委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分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安宁疗护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八届缓和医疗学组委员、北京市海淀区肿瘤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专家组专家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舒缓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伦理学会安宁疗护研究分会委员、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等。
从事老年肿瘤内科工作19年,擅长老年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包括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及终末期的安宁疗护。参与发表SCI文章3篇,发表核心期刊文章十余篇,参编《临终关怀与缓和医疗》、《老年医学实践技能进阶培训教程》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