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午,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郑州开幕,拉开2025年河南省两会帷幕。大会释放出的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消息令人振奋,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也成为这两天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如何提高郑州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的首位度,如何创新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记者采访了省政协委员、郑州航空工业学院经济学院院长郝爱民。

郝爱民说,郑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既有利于本土高端品牌走向世界,也有助于留住外流的中高端消费红利,对加快消费转型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首发经济以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等的首次发布为切入点,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更在整合资源、提升品牌影响力以及带动产业升级、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郝爱民委员向大会提交了建议和提案。
郝爱民强调,郑州以首发经济带动国内外知名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一是消费基础扎实。郑州是全国重要的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综合交通枢和物流中心。拥有1260万人,消费基础雄厚,有利于国内外品牌在郑州进行新品首发、首秀、首展等活动,快速将新品推向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二是产业链供应链完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良好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能力是发展首发经济的支撑优势。河南是工业大省,拥有 40个工业大类。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能够为首发经济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文旅资源丰富。拥有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嵩山少林景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四是首发经济发展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有350家首店落地郑州,郑州的河南油画厂创业园,如今已经成为郑州的新地标。
然而,郑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尚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消费相关产业优势和外来消费吸引力不足。二是特色商圈知名度和国际化品牌吸纳力不强。三是消费创新供给不够丰富。当前郑州实体零售业数字化转型较慢,体验型、沉浸式消费业态比例不高,文化资源向消费贡献有效转化率较低。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郝爱民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鼓励企业创新推出具有吸引力的自主品牌首发产品 。一是支持首发经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形成链式融合发展模式。二是加强自主品牌建设。鼓励本地企业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战略,鼓励老字号品质升级,打造城市消费名片。三是大力支持首店、首展、首秀。制定首店认定标准。开通首店服务绿色通道,支持知名品牌在豫设立全国性、区域性品牌首店、旗舰店和体验店,积极培育“年轻力”“她经济”“文艺范”“夜经济”等,广泛招引各领域头部品牌首店、首展、首秀落位,激活新业态消费潜力。
加快培育发展首发消费模式,增添消费动能。一是大力发展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智慧运动设施等系列首发经济典型业态。二是瞄准新消费群体特色化、个性化、定制化、场景化新需求,大力培育绿色消费、健康消费、银发消费、定制消费等新热点。三是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培育发展无人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虚拟现实商城体验店、虚拟家居体验馆等新业态,推广“云逛街”、“宅经济”等无接触消费新模式。
加快新型消费载体建设,打造首发经济品牌高地。一是强化产业整合,构建首发经济的智慧平台。构建首发经济发展的智慧平台,支持郑州特色首发经济+文化、首发经济+体育、首发经济+旅游等模式发展,把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古都文化和历史遗产等文化优势转化为文化消费品,打造中原商业文化“IP”。二是着力打造一批“首发经济示范区”,在二七广场及周边、郑东新区CBD、花园路商圈等商业集中区域,集聚高端消费品牌、潮流品牌和创新型企业,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强大吸引力的首发经济生态圈。三是推广“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等新模式,着力打造15分钟智慧便民生活圈,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提升郑州首发经济吸引力。一是加快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依托机场、铁路等口岸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推进跨境电商平台建设。完善城市接待设施,优化旅游交通设施和景点标识,提供多语言导游资料。二是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对标国际消费制度政策,推动签证、金融支付、关检等创新,健全消费维权体系和消费争端解决机制,营造国际化消费环境。三是加强宣传和推广。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加大对郑州首发经济的宣传力度,举办郑州首发经济论坛、发布首发经济指数、新品发布会、时尚展览等,吸引媒体和消费者关注。①
河南法治报记者 杨勇 王富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