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有癌,身体3处或会变“黑”!千万别大意,趁早检查

忆因聊健康 2023-11-09 20:43:05

55岁的赵阿姨,左手掌心上有一块黑痣,已存在10多年了。

1月前,赵阿姨无意间发现黑痣迅速增大,起初并未予以重视,可1周前,黑痣出现瘙痒,且伴有疼痛,这一系列症状,让赵阿姨感到紧张、害怕,故急忙前往医院就诊。

经检查发现,赵阿姨的左手掌鱼际可见一枚大小约0.8cm×0.5cm大小的皮肤痣,边界不清,同侧腋窝可摸到一枚鸽蛋大小淋巴结,初步诊断考虑为皮肤痣增大,待查恶性黑素瘤可能性大。

赵阿姨入院后予以胸腹部CT平扫和增强检查,提示左侧腋窝可见多发大小不等肿块,考虑为肿大淋巴结,双肺、肝、骨等部位未见恶性占位性病变。

在皮肤科予以皮肤切除活检,病理检查报告为左手掌结节性恶性黑色素瘤,根据检查结果,诊断为左手掌恶性黑色素瘤伴腋窝淋巴结转移,需行左上肢截肢和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经手术后,赵阿姨术后恢复良好,于住院14天时出院,且目前已安装假肢,日常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医生提醒:皮肤是身体的保护伞,保护身体免受外界各种病原微生物入侵、损伤。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压力,偏食,睡眠不足,再加上过多、过强紫外线照射,色斑、皱纹悄然而至,其中较为严重的皮肤病是黑色素瘤,是不容忽视的隐形杀手,恶变程度较高,一经发现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体内有癌,身上3处会变“黑”

现代医学表示,皮肤就像健康的一面镜子,身体的健康好坏都可从皮肤反映出来,尤其是身体某些地方出现异常“发黑”,一定要引起重视,这有可能是癌症信号!

01 面色发黑——警惕肝癌

患有肝癌可以导致患者脸色发黑,肝癌患者由于肝脏解毒功能不好,可导致血液中毒素增加,沉积在面部皮肤表面使之颜色变黑,这在临床上叫做肝病面容。

肝癌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异常面色,包括面色发黄、面色发青、面色晦暗等不同表现,这些异常面色和中医理论的五色主病有关系。

早期肝癌患者多数是面色发青,因为青色为肝脏本色,肝癌早期多数是肝气太过,所以表现为面色发青。

可随着病情的进展,肝胆湿热蕴结,出现黄疸,则表现为面色发黄,就像橘子皮一样的颜色。

随着肝癌进一步的发展,会表现出面色晦暗、没有光泽的情况,提示患者正气衰竭,肝肾精血亏虚,属于疾病预后不良的特征。

另外,有些恶性肿瘤可以导致皮肤的色素沉着,如恶性黑色素瘤,肾癌,肺癌等,可使患者看起来脸色黑。

恶性肿瘤的化疗也可导致皮肤的色素沉着,如果色素沉着发生在面部,也会使患者的脸色看起来很黑。

如果出现脸色发黑的情况,建议去正规医院做个身体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予以治疗。

02 皮肤黑痣——警惕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又称恶性黑色素瘤,是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常见于皮肤,亦见于黏膜、眼脉络膜等部位。

黑色素瘤是皮肤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瘤种,容易出现远处转移,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黑色素瘤多与长时间的阳光照射有关,部分患者还可能是由于其他恶性黑色素痣转变而来,外伤、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力下降、遗传因素等也会导致黑色素瘤的发生。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痣不会发生恶变,但如果出现这5种变化,就要警惕:

短期内突然变大,或直径≥6mm颜色变杂、不均匀,深浅不一边界不规则,凹凸不平对称的痣变为不对称伴随疼痛、灼热、刺痒感等不适

另外,长在这3个部位的痣需要格外小心:

手掌:为黑色素瘤高发部位;足底:经常受到摩擦容易癌变;皮带区:系皮带的地方易被挤压、摩擦,增加癌变风险。

03 大便发黑——警惕胃肠癌

排黑便可以见于各种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当出现消化道出血,血液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较长,就有可能引起黑便,如胃溃疡、肝硬化出血、肠息肉、肠炎等疾病。

除此之外,癌症也会导致出现排黑便的情况发生,如胃癌、小肠癌等。

当肿瘤侵犯到周围血管,或肿瘤本身有坏死出血时,就会出现黑便,类似柏油样,此时患者可能还会伴有腹痛等不适症状。

当出现排黑便的情况时,建议及时前往消化科就诊,它不一定是癌症,即使万一诊断为癌症,尽早治疗效果也比较好。

如何提早发现肿瘤征兆?

癌症早期虽然没有明显征兆,但我们可以通过美国癌症协会提出的「CAUTION」标准,尽可能早发现和干预:

C: Change in bowel or bladder habits

排便或排尿习惯的改变:出现黑便、果酱便、血便,同时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以及出现尿血的症状。

A: A sore that does not heal

无法愈合的创口和炎症:出现伤口难以愈合 ,或炎性疾病反复发作、持续不愈的情况。

U: Unusual bleeding or discharge

不正常、不明原因的流血或流脓。

T: Thickening or lump in the breast, testicles, or elsewhere

乳房、睾丸或其他地方变厚,或出现肿块。

I: Indigestion or difficulty swallowing

不明原因的消化不良或吞咽困难。

O: Obvious change in the size, color, shape, or thickness of a wart, mole, or mouth sore

疣、 痣或口腔溃疡的大小、颜色、形状或厚度发生明显的变化。

N: Nagging cough or hoarseness

不停咳嗽或嗓音嘶哑,且原因不明。

同时,还应警惕长期未明原因的疼痛、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反复感染、食欲减退、持续或经常低烧等症状。

由于有些症状和小病相似,容易被我们忽视或和其他良性疾病混淆;要不就过分重视而惶惶不可终日。

因此,与其纠结主观感知的症状,不如出现不适时,及早就医,同时定期体检、重视早筛,依靠科学方法预防、早筛早诊癌症。

远离癌症,从筛查开始

1.肺癌:胸部低剂量螺旋CT

肺癌在我国和全世界的死亡率都较高,有效的筛查方法是胸部低剂量螺旋CT。

建议40岁以上吸烟指数大于等于400(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戒烟时间小于15年,慢阻肺弥慢性纤维化,肺癌家族史,每年一次低剂量螺旋CT。

2.肝癌:肝脏B超、AFP

肝脏B超:常规肝脏B超能发现肝脏,至少在2cm的占位性病变,因此如果发现肝脏有肿瘤生成,敏感的B超检查则会提示给医生,患者的肝脏有问题。

AFP检查:即甲胎蛋白检测,通常指检测肝癌患者相对比较敏感的指标。

此外,如多项的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肝脏增强CT的检查等,对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均有积极意义。

建议男性40以上、女性45岁以上,长期酗酒、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肝硬化、重度脂肪肝、肝癌家族史者,每半年一次肝脏B超、AFP检查。

3.胃癌:胃镜

胃镜检查可以清楚看到整个消化道的情况,包括食管、胃黏膜有无长肿块,还可以取组织进行活检,因此胃镜在胃癌和食管癌筛查中无可替代。

建议超过40岁的人群,每1~2年做一次胃癌相关检查。

除此之外,对于高危人群如直系亲属中存在胃癌病史,也属于早期筛查人群,即使年龄没到40岁,也建议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或进行针对性检查。

4.结直肠癌:肠镜

结直肠癌筛查需要进行肠镜检查,通过肠镜检查能看到黏膜的情况,同时可以取活检。

建议超过40岁有血便的患者必须要行肠镜检查,以及连续三天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必须行肠镜检查,这些都是早期发现肠癌的手段。

有家族史的患者,如果病人家属、长辈里有得过结肠癌或者有肠息肉、长期便秘,这些都是肿瘤的高危因素,都必须行肠镜检查。

此外,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宜一年复查一次肠镜。

5.乳腺癌:乳腺超声、钼靶检查

乳腺癌的筛查依赖于乳腺超声,最好联合钼靶检查,可以筛查出90%的乳腺癌。

国际机构推荐乳腺癌的筛查年龄是20~40岁,至少每三年接受一次临床的体格检查,40岁以上每年接受乳腺X线筛查。

6.宫颈癌:TCT、HPV

宫颈癌筛查常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即TCT,配合HPV检查基本可以筛查出绝大多数宫颈癌。

宫颈癌的筛查目前是建议从21岁有性生活后再开始,一般原则上推荐30岁以内的女性进行HPV的初筛,判断是否存在HPV高危型病毒的感染。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做HPV和TCT的联合检测,如果联合检测的结果正常,最多可以5年复查1次。

如果有HPV高危型病毒的感染,一般医生会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转诊阴道镜且需每年复查1次。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皮肤病理学组.黑色素瘤病理诊断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J].中华病理学杂志,2021,50(06):572-582.

[2] 廖怀伟,刘丽忠,文辉才.皮肤黑色素瘤的治疗新进展们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1(11):2020-2021.

[3] 滕熠,陈万青.中国癌症筛查与分级诊疗[J].健康体检与管理,2022,7(3):243-247.

[4] 中国人群肝癌筛查指南(2022,北京)[J].中华肿瘤杂志, 2022,44(8) : 779-814.

[5] 张文.肿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05-338.

[6] 央视新闻.10大高发癌症筛查攻略[J/OL].2022-04-14/2023-04-10.

[7] Bleyer A . CAUTON! Consider Cancer: Common Symptoms and Signs for Early Detectionof Cancer in Young Adults[J]. Seminars in Oncology, 2009, 36(3):207-212.



,掌握更多健康、情感心理科普知识,有健康,享未来!

2 阅读:158

忆因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